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院自1996-04以来,采用大力士(Storz)膀胱碎石镜直视下钳夹碎石治疗膀胱结石82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9例,女33例,年龄22-75岁。均有尿疼、排尿困难以及排尿刺激症状,其中16例因结石嵌顿于后尿道并发尿潴留,12例为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除前列腺增生患者外,术前检查尿道无器质性梗阻病变,B超及X线腹平片显示单个或多个膀胱结石,直径约0.8-2.5 cm;后尿道结石直径0.8-1.5 cm。  相似文献   

2.
对输尿管癌超声误诊为膀胱癌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5岁。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 a,加重2个月,近期伴有尿频、排尿不畅来诊。超声检查:膀胱充盈可,于膀胱右后壁探及3.2 cm×2.5 cm的略强实性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凸向膀胱腔,基底较宽,右输尿管扩张约0.7 cm,末端显示不清,右肾盂扩张约2.6 cm,CDF I示该团块内见点状血流信号。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大小约5.8 cm×4.4 cm×4.0 cm,回声不均匀,内可见数块0.5 cm×0.6 c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超声诊断:膀胱右后壁实性占位(考虑膀胱癌);右肾盂积水;前列腺肥大并结石。术中见:膀胱内右输…  相似文献   

3.
对巨大盆腔肿瘤长期误诊为前列腺增生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9岁。4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伴尿频、尿等待、尿滴沥等症状,夜尿增多,约5~6次/晚。多家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d前出现排尿不出,于当地医院留置尿管,2.5d后拔除,拔除尿管后夜尿7~8次/晚。遂来我院要求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门诊B超示前列腺约2.8cm×3.5cm×4.8cm,并且见前列腺区一肿物显示不清,建议进一步检查;门诊以前列腺增生收入科。查体:肾区无隆起,无叩痛,输尿管行程区无压痛,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男,62岁.排尿困难2a余,近5个月症状加重,且出现排尿不尽,充溢性尿失禁、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2000-08-12入院.肛诊:前列腺Ⅱ°大,质韧,表面光滑,中间沟变浅.血Hb88 g/L,RBC2.88×1012/L.尿常规正常.血BUN7.55 mmol/L,血K+2.84 mmol/L.B超:前列腺4.8 cm×3.4 cm×3.7 cm,包膜完整,于其上方探及1.8 cm×1.2 cm低回声,向膀胱腔内突出;双肾盂输尿管扩张,双肾皮质变薄.2000-08-16手术中见膀胱壁增厚,弹性差,有小梁形成,在膀胱颈口右侧有一约1.5 cm×1.0 cm×1.0 cm有细蒂、椭圆形肿物,质硬、光滑、表面粘膜覆盖,恰好阻塞颈口,切除肿物及前列腺.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纤维瘤,前列腺增生症.  相似文献   

5.
我院收治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慢性前列腺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1岁。病程1.5 a,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诉,无尿急、尿痛、尿血等其他不适表现。前列腺液常规(EPS)检查3例次,间隔约4个月1次,第1次EPS:WBC 13个/HP,卵磷脂小体+++/HP,pH 7.2。后两次EPS:WBC 2~4个/HP,卵磷脂小体++++/HP,pH 7.1。尿常规4次,1次尿常规WBC+/HP,另3次均未见白细胞、红细胞及尿糖和尿蛋白均阴性。发病初泌尿系前列腺B超:双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双输尿管未见扩张;前列腺回声均匀,大小形态正常。症状明显时服用喹诺酮类消炎药及泽桂窿爽胶囊或舍尼通片。症状反复发作,效果不佳。再一次来我院就诊,复查泌尿系前列腺B超示:左肾集合系统分离64 mm×35 mm,右肾集合系统分离72 mm×38 mm,双输尿管扩张约9~11 mm。进一步行尿动力学检查:(1)Vmax=13 ml/s,尿量162 ml。(2)充盈性膀胱测压:中速膀胱灌注下,初感容量141 ml,强烈尿感容量148 ml,可诱发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膀胱充盈期间膀胱压迅速上升,充盈压-空虚静止压=42 cm H2O。(3)排尿期...  相似文献   

6.
导尿管表面结石形成致拔管困难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例1:男,75岁.因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留置导尿管51 d后不能拔除尿管就诊.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增生,行B超检查提示膀胱内导尿管表面强回声物质附着,考虑导尿管表面可能有结石粘附,KUB检查示膀胱内阳性结石.于硬膜外麻醉下经耻骨上膀胱切开,见以导尿管气囊为中心形成一大小约3.5 cm× 5.0 cm的梭形结石,质脆.膀胱粘膜炎性充血,前列腺向膀胱内明显突出.剪断导尿管将结石取出,同时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0岁.因"排尿困难、尿痛2d"就诊.经腹检查(图1)见膀胱充盈尚可,壁光滑,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前列腺形态饱满,体积增大,大小约3.5 cm×4.8 cm×2.7 cm,包膜欠光滑,实质回声欠均匀.前列腺下端正中探及直径约0.9 cm的强回声团,形态欠规则,距尿道内口约1.8 cm.CDFI:可见彩色伪影.疑为后尿道结石.即行经会阴(图2)及直肠(图3)超声检查,均见近端尿道扩张,内径约0.4 cm,扩张尿道远端探及与经腹超声所见一致的团状强回声.超声提示:(1)后尿道结石;(2)前列腺增生.经随访知来诊患者次日尿出1枚白色状物表面不光滑、大小与超声所见的结石相仿.后经超声复查:后尿道强回声团消失.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但术后发生膀胱痉挛使患者感到痛苦不堪,并可诱发术后出血、漏尿等。2006-03/2008-03我科共实施前列腺切除124例,其中发生膀胱痉挛67例,发生率54%。年龄54~83(平均67)岁。其中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29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3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纤维肌瘤样增生。其中有1例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过再次留置尿管,抗感染治疗,5 d后拔除尿管排尿顺利,其余病例顺利康复。现将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旨在指导今后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1膀胱痉挛的诱发因素膀胱痉挛时患者出现强烈的尿意,肛门坠胀,下腹部痉挛性疼痛,膀胱冲洗液流速减慢、停止甚至发生逆流。其直接原因是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而发生的自发或诱发的,并且不能被意识所消除的膀胱逼尿肌间断或持续的收缩。引起膀胱痉挛的诱发因素有:(1)前列腺切除术中由于创伤及手术刺激容易诱发膀胱痉挛[1]。(2)术后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管,引流不通畅,使膀胱内液体潴留,压力增加刺激膀胱发生痉挛。(3)由于气囊导尿管的气囊压迫膀胱,造成膀胱颈及三角区的持续性压...  相似文献   

9.
安菊  任旭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88-6688
对腺性膀胱炎误诊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43岁。因血尿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B超示膀胱左侧壁见乳头瘤样新生物,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膀胱镜见膀胱左侧壁有2.5cm×2.0cm×2.0cm乳头状新生物,临床诊断为膀胱癌,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用电切镜设置合适的电凝功率从瘤体顶部逐层向基底切割,完全切除肿瘤及基底周围1.0~2.0cm膀胱壁深达浅肌层,电灼基底创面及周围黏膜,术后留置三腔尿管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0岁.健康查体时,超声检查: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壁光滑,内未见异常回声;前列腺形态饱满,大小约4.4 cm×3.1 cm,内回声不均质,部分切面见其向膀胱内凸出成柱状,约2.7 cm×1.2 cm,其实质回声欠均质,柱状物回声与前列腺回声基本一致(图1).B超诊断:前列腺瘤样增生(性质待定).术中所见:在尿道内口处,见2.0 cm×1.0 cm的肿物,表面光滑,有蒂.病理诊断: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1.
对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冰冻切片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72岁。因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2个月于2007—02—09入院。2个月前自觉劳累后出现尿频,每晚9次。排尿踌躇、尿细、滴沥、尿不尽,尿道内灼痛。无畏寒发热,无血尿。曾外院静点先锋V效果不佳,无其他病史。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约为4.5cm×3.7cm×3.2cm,内部回声不均,无内突。提示:前列腺肥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72岁。因排尿不尽 10余年 ,尿频 ,尿急 ,尿痛伴血尿一周就诊。肛诊前列腺 度肥大 ,质硬无触痛。尿常规检查 :RBC ,WBC 。超声检查 :膀胱后方及侧方见二个液性暗区 ,紧靠膀胱 ,呈椭圆形 ,均有通道与膀胱相通 (图 1、图 2 ) ,与膀胱通道图 1 膀胱双憩室 ,小憩室口宽约 0 .7cm图 2 大憩室口宽约 1.0 c宽约 1.0 cm和 0 .7cm,其中一个暗区大小约 8.2 cm×4 .9cm× 6 .2 cm,另一暗区大小约 3.2 cm× 2 .1cm×2 .3cm。二暗区内均见约 0 .8cm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图 3、 4 ) ,并可随体位改变向重力方向移动。排尿后暗区较前缩小。前…  相似文献   

13.
以颈肩痛为首发症状的巨大肺囊肿少见,我院发现1例,为了提高本病的诊断认识,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12岁.主因颈、肩痛3d而于2009-05-18就诊于外科,摄颈椎侧位片未发现异常,次日(2009-05-19)出现左胸痛、咳嗽于内科再诊.摄胸部正侧位片示:左肺上见-6.7 cm×5.7 cm椭圆形囊性阴影,边缘较光滑整齐,内侧边缘略模糊,并见小片状阴影,该阴影上1/3处见一液平,液平大小约1.2 cm×1.5cm,内壁光滑整齐;侧位片示:左肺上野见-8.3 cm×6.5 cm类圆形阴影,边缘光滑整齐,上1/3处见4.5 cm×1.4 cm的液平.CT扫描肺窗示:左肺上叶见一含液囊腔、壁薄,大小约7cm×6 cm,其内见气液平面.X线及CT诊断:左肺先天性肺囊肿.入院后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于2009-05-23复查:左上见边缘光滑整齐约7.2 cm×6.3 cm大小的,内侧边缘模糊的类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14.
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本文所报告的1例因缺少良性肿瘤的特征,而造成误诊,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5岁。B型超声体检时发现膀胱右后壁一约3.7 cm×2.7 cm×1.0 cm的强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超声提示膀胱内占位病变(首先考虑膀胱癌),于2008-11-19入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后CT检查膀胱右后下壁见菜花状软组织影,其内密度均匀,CT值38 Hu,增强扫描膀胱壁软组织块影明显强化,CT值64 Hu,膀胱外壁局部光滑,提示膀胱内占位,考虑膀胱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黏膜光滑,于膀胱右侧后壁见约3.5 cm×2.5cm×1.2 cm占位病变,基底宽,向膀胱内突起,活检病理检查为腺性膀胱炎。2008-11-24因膀胱肿物表面光滑,内部回声均匀,性质难以确定,征得患者同意后,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膀胱右侧壁约3.5 cm×3.0 cm×2.5 cm肿物,凸向膀胱腔内,表面光滑,基底较宽,深达肌层,界限清楚,膀胱壁内、外组织均未见侵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平滑肌瘤。2讨论膀胱平滑肌瘤为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膀胱壁的任何部位,常呈多发,大小不一,肿块常向膀胱腔内突起,  相似文献   

15.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11月 ,我院对 10 0例B超常规检查疑为尿道前列腺部结石的患者 ,采用超声引导下行导尿术检查 ,并将导尿前、中、后的声像图进行对照分析 ,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治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男性患者 10 0例 ,年龄 4~ 6 8岁 ,平均 44.9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和尿线变细。既往诊断为 :血尿原因待查 41例 ,前列腺炎 2 9例 ,膀胱结石 8例 ,尿道结石 2 2例。后经临床观察、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后证实为尿道前列腺部结石5 3例 ,前列腺内结石 42例 (这 42例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 ) ,尿道前列…  相似文献   

16.
王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11-6011
2006-01-2010-01我院泌尿外科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 134例,术后30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石莉  杨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922-1922
1病历摘要女,28岁。因停经42 d伴早孕反应及尿妊娠试验2次阳性就诊,经妇检、B超检查为宫内妊娠(2006-11-10),应患者要求行人流术,手术顺利,刮出物检查见绒毛组织,术后有轻微腹坠胀,3 d后无阴道流血,(2006-11-20)术后10 d突发下腹剧痛并晕厥一次,于1 h后来我院急诊,查体: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搏细弱116次/min,BP 75/45 mm Hg,四肢湿冷,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宫颈举痛明显,宫体略大,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直径4 cm包块,压痛明显。Hb 80 g/L,B超检查显示:盆腹腔大量积液,左附件区探及一3.8 cm×4.2 cm混合性包块,子宫、右…  相似文献   

18.
对胆囊结石多次检查误诊为肾结石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19岁。因右上腹隐痛、右腰部胀痛10 d余在外院就诊,外院仰卧位腹平片显示约于右输尿管上端(L2右横突下缘)见一椭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约1.2 cm×0.9 cm,考虑右侧输尿管上端结石、未除外右肾结石,静脉泌尿系造影显示该结石位于右肾上盏部,诊断右肾结石。  相似文献   

19.
1999/2006年我院共收治前列腺结核1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1~78(平均42.5)岁。病程11个月~6 a。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8例,有排尿困难症状7例,终末和(或)全程肉眼血尿5例,血精并射精痛3例,会阴部坠痛不适3例。有明确结核病史者2例。1.2辅助检查尿常规:RBC-~+++、W BC+~+++,3例pH<5.0。前列腺直肠指检(DRE):前列腺增生8例,其中3例有压痛,6例韧硬触及结节。ESR增高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6例,4例<4μg/L,2例4~10μg/L。5例行尿沉渣找抗酸杆菌检查,1例阳性。5例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行结核杆菌DNA(TBDNA)检测,阳性3例。11例行超声检查示前列腺体积3.7 cm×4.0 cm×4.8 cm~4.2 cm×5.9 cm×5.2 cm,回声不均匀4例,低回声2例,高回声1例,其余4例前列腺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轻度积水1例。5例行CT检查,2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并钙化灶。8例行膀胱镜检查,均见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及尿道,其中5例膀胱三角区充血明显,2例前列腺尿道呈暗红色,见少量...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5岁.患前列腺增生病史三年余.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伴夜尿增多加重一周就诊.超声检查:膀胱适度充盈,壁弥漫性增厚,不光滑,最厚约0.8cm,内见多枚强回声,后伴声影,最大约1.0×1.5cm.膀胱壁底部5点处见中断约1.6cm,可见约3.4cm×2.9cm无回声区,向外突出,与膀胱相通,内见多枚强回声,后伴声影,最大约1.0cm×1.2cm,强回声可随重力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