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段云  高晓凤  陈耀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398-2400,240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师的工作现状及满意度。方法对3所医学院校205名教师进行配额抽样调查,分析影响医学院校教师工作量及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205人教师中,73%的教师工作压力大,43%的教师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8h以上,学历及职称与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呈正相关。73%的教师对目前职业满意,对学校最满意的3个项目是教师同事、本岗工作环境和条件及学生,对学校最不满意的3个项目是津贴讲课费等待遇、管理体制及职称条件。结论尽管医学院校大多数教师对目前职业较为满意,但其工作强度总体较大,尤其是高学历及高职称教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肥市高等医学院校专职教师工作满意度状况,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高校管理者提出管理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20名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中医学院的教师应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合肥市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未婚教师比已婚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的八个维度(除工作本身满意度外)上差异均为显著(P〉0.05),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的同事满意度、报酬满意度、管理者满意度、利益满意度和操作程序满意度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青年教师(职称为讲师、副教授或30岁~49岁年龄段的教师)的整体满意度较低。[结论]医学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应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国家职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并基于大学的职称评审制度,总结并分析附属医院在职称评审工作中所做积极探索与实践情况。方法:以2010—2016年晋升卫生系列高级职称低职高聘结果数据为样本进行分布统计,从科室分布、学历、年龄等方面,通过各年纵向比较,分析指标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低职高聘占比合理,从学历分布可以看出,不论正高还是副高,本科学历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从年龄分布来看,正高低职高聘聘任人群聚集年龄段在50~54岁,而副高低职高聘聘任人群聚集年龄段在45~49岁。结论:实践证明,调动了这部分职工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才干、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同时,通过提出低职高聘考核竞聘、高职低聘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职称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项目培训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类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2009年全省职业病防治项目培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826人,时间31 d。职业病诊断医师、职业健康检查医师中以中级职称、本科学历为主,从事职业卫生及放射卫生的工作人员以初级及以下职称、专科学历为多。32名师资年龄多为41~50岁之间,以副高职称、本科学历为主。培训班平均得分93.67分(满分100分)。结论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提升教学水平;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54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较大,男性压力大于女性。36-45岁年龄段教师压力最大。压力表现在4个方面:自我观念、负向情绪、不良躯体感觉、职业倦怠。压力来源于3个方面:被评价意识不满足、考评压力、焦虑。结论高校教师压力较大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评价因素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的不协调,关注教师的压力,要充分认识高校教师压力源的特殊性,重视提高教师及管理者对处理压力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6.
周军  崔军  李少兰 《现代保健》2009,(19):87-88
目的了解口腔科门诊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及对策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年龄及职称的55名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劳动强度大是口腔科护士普遍存在的压力源,不同职称及年龄的护士压力源不同。结论口腔科门诊护士长期处于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等多种压力源的环境中,管理者应给予人文关怀,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护士也要不断提高自我,学会自身减压。  相似文献   

7.
永州市冷水滩区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健康筛选表、工作压力源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213名中学教师中,亚健康发生率为69.99%。41岁~年龄段亚健康发生率最高为78.59%,31岁~年龄段次之为72.08%,二者均显著高于21岁~、51~60岁年龄组(均P〈0.01);22岁~年龄组与51~6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49名发生亚健康症状的教师,症状表现以躯体症状的疲劳发生最高为77.03%,其次是咽部有异物感,发生率为63.60%;心理症状以多梦、休息不好最高为62.31%,其次是记忆力差,发生率为55.01%。亚健康教师工作压力评分为43.35±25.35,健康教师为23.75±22.9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1,P〈0.01)。结论永州市冷水滩区在职中学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付出与收入反差大,考试压力、学生升学率,学生的管理,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中学教师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及压力来源。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医院级别分为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均为公立医院,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编号,随机抽取调查目标医院,对调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般情况、专业、院感专职人员配比、继续从业意愿以及压力来源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7所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44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3.18%;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占63.64%;专业以护理为主,占81.82%;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为5~10年最多,占47.73%;年龄40~50岁占比最高,占34.09%。专职人员配比符合要求的仅4所,占23.53%。有转岗意愿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30名,占68.18%,其中40~50岁人员中最多,占86.67%,其次为30~39岁,占78.57%。不同级别医院专职人员主要压力来源调查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工作压力大(95.45%)、管理涉及面广(81.82%)、医院领导不够重视(72.73%)、专职人员少(61.36%)、职称晋升难(50.00%)。结论 该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管理涉及面广及领导重视不够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本课题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的从事临床输血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成分输血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患者的病情与输入成分血以及输血风险的相互关系,以做好解释和宣教工作及心理护理,提高成分输血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主要对象是濮阳市三级甲等医院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学历从事临床输血的护理人员,以匿名的形式对部分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填写完整的问卷视为有效问卷。结果 31~40岁与41~50岁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与31~40岁年龄组之间比较,护龄组之间的比较,不同职称之间比较,不同学历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项输血操作规程、输血适应证及相关成分输血知识,保证成分输血安全,避免发生各种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来源、压力程度,为管理者能有效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全体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工作压力程度较高,均分2.52;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为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平均分为2.96、2.67、2.76);不同年龄、工龄、职称的护士工作压力来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的护士工作压力来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低,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越高(OR=0.737,95%CI:0.546~0.994,P=0.045)。结论: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需要重点关注,尤其是对于低学历的聘用护士应当作为重点人群给予持续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南京某高校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亮 《中国校医》2005,19(3):299-300
目的通过体检,了解某高校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脂肪肝患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方法清晨空腹进行抽血生化检查、B超检查。结果在副高职称以上的职工中不同性别脂肪肝患病率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并且与三酰甘油升高有一定关系。结论副高职称的教师脂肪肝患病率偏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85例子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及其病理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描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2~2006年间,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颈癌的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结果]患者的年龄范围21~98岁,平均年龄(45.0±11.1)岁,患病高峰年龄段31~50岁;2006年的子宫颈癌确诊病例数较2002年增加了1.11倍;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平均年龄低于子宫颈腺癌;但子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与年龄无关。子宫颈癌的病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结论]应加大31~50岁年龄段尤其年轻妇女的普查和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1、2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紧张反应的因素及不同个体特征时工作紧张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11所中小学教师85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组织支持缺乏:40岁~年龄段高于20岁~和30岁~年龄段,20年~工龄段高于10年~和<10年工龄段,高级职称高于初级职称,女性高于男性(均P<0.05);工作紧张和工作压力:男性(2.34±0.51;1.96±0.51)高于女性(2.19±0.59;1.85±0.55,均p<0.05);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紧张主要的因素有时间压力、负性生活事件、环境紧张因素(如噪声、工作场所小等)、任务危险性、任务不确定性、以及客现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缺乏问题(均P<0.05).结论 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组织支持越缺乏,工作紧张反应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工作任务本身和社会生活紧张因素影响工作紧张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调查供电企业职工工作压力来源及与年龄、工龄和岗位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择某供电企业380名一线职工为调查对象,进行关于工作压力来源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来源主要为"注意力高度集中""劳动强度大""工作单调"等。各来源在不同年龄职工之间未见差异;不同工龄职工间比较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倒班"对压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职工之间比较,"倒班"、"劳动强度大"、"工作单调"等因素对压力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压力干预中应当根据职工岗位的不同以及工龄选择相应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探讨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儿科护士共48名,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统计。结果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及工龄和职称。不良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结论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应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减轻儿科护士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体检中心对健康人群实施腰椎X线摄片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针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82例健康人群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布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年龄段的三组患者,其中包括30岁以内的患者121例、31~49岁的患者570例、50岁以上的患者191例等,针对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在体检的过程中实施腰椎X线的摄片检查,根据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腰椎X线的检查结果计算不同年龄段腰椎X线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发生率,对比三个不同年龄小组健康人群之间腰椎退行性病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5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体检后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内及31至49岁之间的健康人群(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30岁以内及31~49岁之间健康人群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发生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体检项目中应针对30岁以上健康人群纳入腰椎X线摄片作为常规的健康体检项目,主要是由于30岁以上健康人群属于腰椎疾病发生的主要群体,通过腰椎X线的摄片检查能及时的发展健康群体是否存在腰椎疾病方面的风险,方便临床中早期发现腰椎疾病并及时展开治疗,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们对全市18663名男女青年进行了婚前医学检查服务。现将检查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来源于本所婚前医学检查门诊登记。18663名受检对象中,男性9318名,女性9345名。年龄大多在23~28岁之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714例患者行宫颈TCT,分析涂片结果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活检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TCT结果 经活检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分布在>40~50岁及>30~40岁年龄段,鳞癌主要分布于>50~60岁年龄段,腺癌高发年龄段为>40~50岁.活检阳性结果 年龄分布与TCT阳性分布基本相同.随着TCT诊断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TCT结果 与活检结果 的符合率显著提高.结论 TCT可提高各种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714例患者行宫颈TCT,分析涂片结果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活检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TCT结果 经活检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分布在>40~50岁及>30~40岁年龄段,鳞癌主要分布于>50~60岁年龄段,腺癌高发年龄段为>40~50岁.活检阳性结果 年龄分布与TCT阳性分布基本相同.随着TCT诊断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TCT结果 与活检结果 的符合率显著提高.结论 TCT可提高各种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山东淄博地区823名(11~15)岁青少年身高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性别与年龄进行分层选取山东淄博地区823名(11~15)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测量。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年龄、性别分析青少年身高水平,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身高水平的因素。结果 823名(11~15)岁青少年中,各个年龄段95%以上调查对象身高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其中2名(0.24%)处于下等水平,29名(3.52%)处于中下等水平,543名(65.98%)处于中等水平,205名(24.91%)处于中上等水平,44名(5.35%)处于上等水平。根据全国标准,山东淄博地区青少年身高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各个年龄段身高的中位数平均高出3.94 cm,女性各个年龄段身高的中位数平均高出3.68 cm。身高水平在包括年龄、性别、睡眠时间以及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作用下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山东淄博地区(11~15)岁青少年身高水平高于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性别、睡眠时间以及饮食习惯为青少年身高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