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根据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干预。 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杜娴  杨燕  王丽  谭彬彬 《护理学杂志》2021,36(16):47-49
目的 探讨微视频教育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低位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96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微视频教育,录制肠造口患者初识肠造口、呵护玫瑰、口诀式造口袋更换技术、向阳而行四大版块13个健康教育微视频.结果 两组出院后1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P<0.05,P<0.01).结论 微视频教育有利于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低位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护理,在术前、术后、出院后3个阶段进行精确化、固定化、规范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自我效能,出院后1个月的自护能力,出院后1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精准护理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尽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自我效能和适应水平现状,探讨自我效能与适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造口适应量表对105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自我效能和适应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均分(74.50±25.93),适应水平均分(116.22±21.40);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其适应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自我效能与适应水平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中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来提高患者的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8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CNP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出院前)焦虑、抑郁情绪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97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造口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造口自护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对掌握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较常规护理方法能快速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能显著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行动导向宣教对结肠造瘘患者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结肠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变化情况,分析自护能力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两组护理后护理技能、健康知识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护理前(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后积极态度、减轻压力、自我决策及自我效能总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总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呈线性相关(r=0.9389,P0.001)。经Pearson偏相关分析发现,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均P0.05)。结论行动导向宣教能显著提高结肠造瘘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自我效能,结肠造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可能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套以健康行为HAPA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健康行动过程取向)为指导,有利于增强膀胱癌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医院-家庭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选取58例膀胱癌行泌尿造口手术的患者,应用医院-家庭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于患者出院后1年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造口自我护理调查问卷对患者的自我效能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除5例患者在1年内死亡,不能参与自我效能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价外,其余53例患者中,自我效能评分:优(31~40分)32例,良(21~30分)15例,一般(10~20分)6例,优良率为88.68%;44例(83.02%)患者能独立完成造口护理,46例(86.79%)患者没有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结论以健康行为HAPA模型为指导增强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康复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4例接受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营养教育效果。方法 将66例直肠癌拟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n=33)和干预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营养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的BMI、实验室相关营养指标、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PG-SGA)得分及造口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干预组BMI和实验室相关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得分、造口自我效能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其造口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