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临床上许多心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或最终的病理生理环节,但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近几年人们已发现一些小气体分子如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在调节HPH中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小气体分子H2S也具有与NO和CO相似的作用,但对HPH调节作用的机制不清。本实验通过大鼠低氧模型和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首次探讨H2S对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结构重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2 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肺动脉结构重建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体重 180~ 2 0 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 硫氢化钠 (NaHS)组。监测其血液动力学变化及肺动脉结构重建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Bcl 2凋亡蛋白表达 ,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 (mPAP)明显升高 (P <0 .0 1) ,右室 / (左室 室间隔 )比值显著增加 (P <0 .0 1) ,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 (RMT)和相对中膜面积 (RMA)增加 (P均 <0 .0 1) ;NaHS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及抑制肺动脉重建 (P <0 .0 1)。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Bcl 2凋亡蛋白表达分别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1) ;NaHS可明显下调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Bcl 2蛋白表达 (P <0 .0 1)。结论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H2 S可降低肺动脉压力 ,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在HPH及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肺动脉高压(PH)的发病机制,探讨PH与肺组织中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分析内源性H2S在低氧性PH中的作用及高肺血流量对其的影响,发现H2S参与肺血管结构重建、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H2S在PH形成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PH)大鼠肺动脉硫化氢 (H2 S) /胱硫醚γ 裂解酶 (CSE)体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19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低氧组 ( 7只 )、低氧 +L NAME组 (予NOS抑制剂Nω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处理低氧组 ) ( 6只 )和对照组 ( 6只 )。低氧 2 1d后 ,分别测定肺动脉平均压 ,检测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LV +SP)比值 ,测定肺组织匀浆NO含量、血浆H2 S含量及肺组织匀浆CSE活性变化。结果 低氧 2 1d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和RV/LV +SP明显增高 ,同时肺组织中NO和血浆H2 S含量及肺组织CSE活性亦明显下降 (P均 <0 .0 1) ;而低氧 +L NAME组 ,伴随NO含量的下降 ,肺动脉平均压亦显著上升 (P <0 .0 5 ) ,同时血浆H2 S含量及肺组织CSE活性较低氧组显著上升 (P均 <0 .0 5 )。结论 内源性NO对肺动脉H2 S/CSE系统在低氧性PH大鼠中呈抑制作用 ,这一过程参与低氧性PH形成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研究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调节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 =8)、低氧组 (n =5 )、低氧 +NaHS组 (n =7)。低氧处理采用常压低氧方法 ,控制氧浓度在 (10± 0 .5 ) % ,每天 6h ,共持续 2 1d。低氧 +NaHS组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NaHS 14μmol/kg。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 ,称量右心室游离壁和左室 +室间隔的湿重比值作为右心室肥厚指标。结果 低氧组大鼠经 3周低氧后形成明显肺动脉高压 (PH) ,伴右心室肥厚。与低氧组相比 ,低氧 +NaHS组大鼠的肺动脉压显著降低 ,右心室肥厚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硫化氢对大鼠HPH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对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重构的调节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 NaHS组各6只。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H2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Ⅰ型胶原表达,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肺动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结果 与低氧组比较,低氧 NaHS组大鼠血浆H2S含量显著增高,肺动脉Ⅰ型胶原及TIMP-1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血浆H2S含量与肺动脉TIMP-1 n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H2S可能通过减少TIMP-1合成从而增加低氧大鼠中、小型肺动脉的胶原降解,进而改善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硫( SO2)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源性硫化氢(H2S)/胱硫醚-γ-裂解酶( CSE)以及H2S/巯基丙酮酸转硫酶(MPST)体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 SO2组和低氧+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ydroxamate,HDX)组,每组8只.低氧处理采用常压低氧的方法,氧浓度为10%,每天低氧6h,持续21 d.对照组大鼠在常氧环境中饲养.低氧处理结束后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采用硫电极法测定肺组织H2S含量和H2S产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及中膜CSE和MPST的蛋白表达.结果 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较对照组高[(33.38 ±6.32) mm Hg vs(16.74±3.81) mm Hg,1 mm Hg=0.133 kPa,P<0.01];低氧+SO2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较低氧组低[(29.65±2.53)mm Hg vs(33.38±6.32) mm Hg,P<0.01],低氧+HDX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较低氧组高[(39.44±6.26) mm Hg vs(33.38±6.32) mm Hg,P<0.01].低氧组大鼠肺组织H2S含量[(2.02±0.43) μmol/g vs (3.11±0.42) μmol/g,P<0.01]及H2S产率[(19.64±3.48) nmol/(g· min)vs(28.20±5.95) nmol/(g·min),P<0.05]均较对照组低.给予SO2供体后,低氧+SO2组肺组织H2S含量[(2.73±0.20)μmol/g vs(2.02±0.43)μmol/g,P<0.01]及H2S产率[(26.24±1.92) nmol/(g· min)vs(19.64±3.48) nmol/(g· min),P<0.01]均较低氧组升高.当给予内源性SO2生成酶抑制剂HDX后,低氧+HDX组肺组织H2S含量[(1.64±0.23) μmol/g vs (2.02±0.43)μmol/g,P<0.05]及肺组织H2S产率[(13.94±3.63) nmol/(g·min) vs (19.64±3.48) nmol/(g·min),P<0.05]均较低氧组低.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0.31±0.02)vs(0.36±0.01),P<0.01]及中膜[(0.27±0.01)vs (0.30±0.01),P<0.01]中CSE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低.低氧+SO2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CSE蛋白表达较低氧组高[(0.35±0.02) vs (0.31 ±0.02),P<0.01].低氧+HDX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CSE蛋白表达较低氧组低[(0.26±0.01) vs (0.31±0.02),P<0.01].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及中膜MPST的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低氧+SO2组大鼠肺小动脉中膜MPST的蛋白表达较低氧组高[(0.32±0.02) vs (0.29±0.01),P<0.01];而与低氧组相比,低氧+ HDX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及中膜MPST的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给予SO2供体可上调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内膜H2S生成酶CSE及肺小动脉中膜MPST蛋白表达,促进H2S生成增多,从而间接缓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 ADM组,每组各8只。对于低氧 ADM组大鼠通过微量渗透泵皮下持续给予ADM(300ng/h)。低氧2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量体循环平均压(mSAP),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比值[RV/(LV S)]。结果低氧2周后大鼠sPAP、mPAP和RV/(LV 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低氧 ADM组大鼠sPAP、mPAP和RV/(LV S)较低氧组明显减低(P均<0.01),而mSAP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微量渗透泵皮下持续给予低氧大鼠ADM,缓解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源性及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低氧组(n=8)、低氧加SO2组(n=10,予外源性SO2供体Na2SO3/NaHSO3)和低氧加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DX)组(n=10,予内源性SO2生成酶抑制剂HDX).对低氧组、低氧加SO2组和低氧加HDX组大鼠予低氧处理21 d,对照组大鼠置常氧环境.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升高127.13%(P<0.01),其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降低42.64%(P<0.01),肺小动脉内皮细胞NF-κB表达阳性百分比升高303.47%(P<0.01),ICAM-1表达升高119.25%(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氧加 SO2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降低15.09% (P<0.05),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升高40.54%(P<0.01),内皮细胞NF-κB表达阳性百分比降低37.71%(P<0.01),ICAM-1表达降低13.65%(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氧加HDX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升高13.58% (P<0.01),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降低40.54%(P<0.01),内皮细胞NF-κB表达阳性百分比升高22.18%(P<0.01),ICAM-1表达升高11.92%(P<0.01).结论 SO2在HPH炎性反应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硫化氢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血浆硫化氢(H2S)含量与正常小儿有何差异,并探讨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和对照组各9例,测定其心率、血压、肺动脉压及血浆H2S含量,分析CHD患儿与对照组血浆H2S含量的差异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结果CHD患儿血浆H2S含量为(32.13±2.2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43.69±2.05)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H2S含量与肺动脉压力呈明显负相关(r=-0.864P<0.05)。结论内源性H2S的下调可能在CH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