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及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模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参照NRS 2002工具标准,36例患者住院后第1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给予营养支持,术前术后进行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30例患者术前不进行任何营养评价,术后全部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术后SIRS发生情况、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ST)及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入院时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者,术前、术后联合营养支持有益于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肝癌术后患者肝脏蛋白合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肝癌切除术后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卡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蛋白、CD4+、CD8+及其比值、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经过术后连续7天的治疗,研究组血浆蛋白、CD4+、CD8+及其比值、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肝癌术后患者肝脏白蛋白合成,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2009年2月1日至6月1日收治的4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术后2组连续行7d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每天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10g。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8天分别抽血检测炎症反应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和营养状态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水平)以及手术前、后体重变化(体重差)。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第2天2组患者各项炎症反应指标和营养状态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8天,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体重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减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因胰体尾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行胰体尾切除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组(SPDP组,18例)和联合脾脏切除术组(DPS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血小板计数、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 SPDP组与DPS组相比,术后第3天及第7天血小板计数较低且基本在正常范围内[第3天(187.8±50.4)×10^9/L与(253.9±54.5)×10^9/L,第7天(202.7±48.0)×10^9/L与(356.4±63.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观察时间短[(11.6±2.2) d与(14.1±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188.6±20.1) min与(180.8±29.8) min]、术中出血量[(212.2±120.9) ml与(224.0±113.3)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与30.0%)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胰体尾部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肝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FTS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3、6d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所有患者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9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FTS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2.3±1.0)d和(4.6±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4,P<0.05).FTS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为(2.5±0.5)d和(3.1±0.7)d,对照组分别为(4.3±0.7)d和(4.8±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4,1.70,P<0.05).FT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7.0±0.8)d和(3.6±0 3)万元,对照组分别为(8.5±0.9)d和(4.1±0.3)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3,0.57,P<0.05).FTS组患者术后1、3、6d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6±7) mg/L、(122±7) mg/L、(35 ±7) mg/L,对照组分别为(198±24) mg/L、(137±5)mg/L、(49±8)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91,P<0.05);FFS组患者术后1、3、6d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96±14) mg/L、(243±17)mg/L、(260±10) mg/L,对照组分别为(198±24)mg/L、(199±16) mg/L、(245±7)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2.69,P <0.05);FTS组术后1、3、6dALT水平分别为(379±34) U/L、(166±12) U/L、(49±14)U/L,对照组分别为(367±75) U/L、(210±28) U/L、(197 ±22)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51,P<0.05).FTS组患者术后并发腹腔积液1例、胸腔积液1例,无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术后并发腹腔积液4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1.11,4.44,2.11,P>0.05).所有患者随访2~24个月,无因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或住院患者.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快患者肝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肠吻合术患者的远期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腺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胃吻合者19例,胰空肠吻合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以及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参数。结果胰胃吻合组和胰空肠吻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胰瘘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胰胃吻合组和胰肠吻合组的BMI分别为(17.1±7.0)和(19.0±4.8)kg/m2。白蛋白分别为(30.1±0.5)和(32.1±1.3)g/L,转铁蛋白分别为(1.89±0.57)和(2.01±0.61)g/L,前白蛋白分别为(0.18±0.05)和(0.18±0.09)g/L。较术前均略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上述营养参数均恢复到术前或高于术前水平,但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和胰空肠吻合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合并术中脾脏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伴有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接受开腹切除肝癌同时行脾脏微波消融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肝功能、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的主要副反应为轻至中度发热、腹痛及少量腹水,术后第9天患者血小板由术前(52.8±13.4)×109/L升至(122.8±519.4)×109/L,白细胞由术前的(3.64±0.61)×109/L升至(6.14±1.87)×109/L,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的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损害,至第10天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脾功能亢进消失。随访半年,血小板、白细胞值维持在(101.6±23.3)×109/L及(4.44±0.78)×109/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合并术中脾脏微波消融术疗效确切,是治疗肝癌伴有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早期诊断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胃肠外科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183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171例(无吻合口漏组),发生吻合口漏12例(有吻合口漏组),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无其他感染性并发症。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有吻合口漏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5±5)d,术后死亡3例(25.0%),长于或高于无吻合口漏组的(12±2)d及5例(2.9%),P〈0.05。术后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在发生漏早期无明显差异,有吻合口漏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在漏出现临床症状时显著升高(P〈0.05)。术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都较术前增高,无吻合口漏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开始逐渐降低;有吻合口漏组患者在术后第4天至第11天与无吻合口漏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C反应蛋白相对于白细胞计数在早期诊断吻合口漏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术后第4天以后出现的C反应蛋白下降后再次上升或持续性升高可能提示有吻合口漏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均分至实验组(26人)和对照组26人,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的情况,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营养指标及生化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46.7±11.12)小时、术后排便时间(76.31±24.32)小时,术后住院天数(8.4±1.6)天;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56.32±12.21)小时、术后排便时间(98.12±28.51)小时,术后住院天数(10.1±2.0)天。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血红蛋白(109.2±12.62)g/L、白蛋白(34.95±5.28)g/L,IgA(2.08±0.33)g/L;对照组术后1周血红蛋白(100.6±9.82)g/L、白蛋白(28.27±5.18)g/L,IgA(1.15±0.12)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术后机体疼痛及应激反应等方面探讨改良戳孔孔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否优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6月高淳人民医院因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改良戳孔孔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75例(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临床指标,以及术后第1、3天疼痛评分及应激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1±0.4)d vs(4.5±0.3)d],术后VAS疼痛评分[第1天:(1.2±0.3)分 vs(5.4±1.2)分;第3天:0分 vs(3.1±0.7)分]及术后应激反应生化指标[皮质醇:(50.2±11.4)nmol/L vs(76.6± 13.9)nmol/L;白介素-2:(61.5±21.3)ng/mL vs(83.1±19.5)ng/mL;C-反应蛋白:(10.1±2.3)mg/L vs(32.4±9.5)mg/L;肾上腺素:(60.3±11.5)pmol/L vs(98.6±12.2)pmol/L]均低于对照组,另外研究组在治疗费用上亦低于对照组[(9 912±217)元 vs(10 226±165)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良戳孔孔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程度,更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补充双歧三联活菌对术后免疫状况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术前5 d起在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上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对照组30例术前肠道准备按传统方法进行.两组患者手术前3d和术后第1次自然排便(术后3~5 d)时分别留取粪便作肠道菌群分析,检测粪便SIgA;术前1 d和术后1、9 d进行免疫和炎性反应指标检测,并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B)/大肠杆菌(E)比值(2.01±0.36)较术前(26.53±4.22)明显下降(P<0.05),但仍大于1: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B/E比值(0.72±0.14和0.02±0.06)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术前两组免疫和炎性反应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粪便SIgA均下降,炎性因子均上升.术后第9天,两组患者血清IgG水平逐渐上升,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SIgA水平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上补充双歧三联活菌能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益于术后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状况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R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48 h、72 h,治疗组血淀粉酶分别为(367±158)U/L,(92±38)U/L,比对照组(634±308)U/L,(182±36)U/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3 d、7 d,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分别为(50±17)μmol/L,(21±9)μmol/L,比对照组(94±27)μmol/L,(48±13)μmol/L明显降低(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胰酶分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CO2 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患者肝功能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符合标准的45 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23 例(气腹压力为8~12 mmHg),B组22 例(气腹压力为13~15 mmH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血清前白蛋白(PA)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B组比,A组术后第1 天血清ALT [(55.51±19.43)U/L vs( 69.90±19.82)U/L,P=0.018]、AST [(58.26±16.09)U/L vs( 71.64±19.43)U/L,P=0.009]、血清TBIL [(23.44±7.88)μmol/L vs( 32.48±13.96)μmol/L,P=0.010],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第4 天血清ALT、AST、TBIL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PA水平均在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PA值,A组明显高于B组[(34.90±5.67)mg/dL vs( 28.08±4.41)mg/dL,P<0.05)],A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1.22±3.42)h vs(18.50±5.87)h,P<0.001]、排气时间[(15.74±2.94)h vs( 22.95±5.33)h,P<0.001]均短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68.52±15.57)min vs( 60.45±16.85)min,P=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12 mmHg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肝功能、前白蛋白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当的低气腹压更利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高原LC围手术期管理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 1年3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一一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L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FTS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3±19) min和(59 ±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5±6)h、(36±9)h、(5.6±1.3)d、(10.8±1.1)千元和(10±4)h、(23±5)h、(3.1±1.3)d、(7.9±1.3)千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3.67,-6.40,-4.08,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 (2/44)和2.3% (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1,P>0.05).结论 FTS应用于高原LC围手术期,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病人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上消化道重建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引流量)、营养状况(术后7 d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的含量)、并发症(肺部感染、胃排空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与TPN组比较,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提前[(41.5±8.8)h vs(67.9±10.0)h,(54.4±11.1)d vs(63.6±17.3)d,P〈0.05],引流量显著减少[(369.3±111.4)mL vs(564.6±173.6)mL,P〈0.01];EEN及TPN均能提高术后7 d血浆白蛋白的水平(P〉0.05);EEN组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TPN组[(296.47±36.44)mg/L vs(259.62±42.41)mg/L,P〈0.01;(2.18±0.35)g/L vs(1.94±0.37)g/L,P〈0.05];EEN组术后肺部感染、胃排空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瘘的并发率均低于TPN组;EEN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结论: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及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病人预后,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病人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Lipoplus(力保加)脂肪乳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早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Lipoplus组和Lipofundin(力保肪宁)组,每组32例。术后1.5d,两组患者按等氮、等热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于术前及术后1、2、3、6d,检测营养指标(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氮平衡)和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三烯(LTB5和LTB4)];并观察患者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发生率、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6d又明显升高(P〈0.05).并已达到正氮平衡。术后6d,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较术后3d明显下降(P〈0.05),且Lipoplus组较Lipofundin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Lipoplus组LTB5/LTB4较术后1d明显升高(P〈0.05),但Lipofundin组LTB5/LTB4的升高却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Lipoplus组术后感染发生率(3.1%,1/32)和SIRS发生率(6.3%,2/32)低于Lipofundin组『分别为9.4%(3/32)和15.6%(5/32)],APACHEⅡ评分(3.6±2.0)高于Lipofundin组(3.3±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ipoplus组术后住院时间则较Lipofundin组明显缩短[(6.4±1.1)d比(8.2±1.3)d,P〈0.05]。结论Lipoplus脂肪乳剂可显著改善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降低术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恢复的关系的差别,评价早期将血清白蛋白达到合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7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第1~3天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 20例,为I组,其余27例为II组。I组肛门排气时间为(72.6±4.6)h,II组肛门排气时间为(92.3±6.6)h,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I组少于II组(P<0.01)。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保持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术后危重病人炎症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后需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危重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后连续行7d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每天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10g。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d和Bd的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和营养状态指标(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水平)以及手术前后体重变化(体重差)。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2d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和营养状态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试验组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减轻术后危重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合适起始时间.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研究标准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术后第2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第1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变化、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术后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疾病和手术类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早[(3.33±1.10)d vs.(4.03±1.51)d,P=0.02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低(8/40 vs.17/40,P=0.030),术后住院时间短[(3.33±1.10) d vs.(4.03±1.51)d,P=0.020]和营养支持费用少[(2144.49±1210.96)元vs.(2915.99±1615.68)元,P=0.018].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营养指标和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第2天(24 ~48 h)开始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和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够更好的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11例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86)和研究组(n=125),其中对照组均行乳房切除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均行乳房切除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损伤情况,并比较患者术后2周、术后4周T细胞亚群和IL-2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术后5年病死率和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2.7±6.5)分、(93.5±8.2)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内旋等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对照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2.86±2.58)%、(34.66±3.05)%,研究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3.21±2.60)%、(34.98±3.1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2水平为(1.29 ±0.22) μg/L,研究组IL-2水平为(1.27±0.17) μg/L,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8.65±2.62)%、(26.56±2.57)%,研究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4.45±3.34)%、(22.85±2.4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2水平为(1.40±0.34) μg/L,研究组IL-2水平为(1.61±0.42) μg/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5年病死率和复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安全可靠的,相对于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