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腹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辉  林玉存 《临床医学》1995,15(4):40-4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最常见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目前尚无有 效的治疗方法。本文试用腹蛇抗栓酶对46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良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46例病人为我院1991年1月~1993年7月间住院患者。诊断标准:①具备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具有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及/或感觉障碍,并排除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神经、肌肉损害。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神经病变分类采用上海华山医院方案。46例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34~67岁,平均51岁;糖尿病史5个月~16年;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病史2个月~3年。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我科采用葛根素和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60例DPN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依据:(1)有感觉运动异常表现:如肢体麻木、针刺、灼热或踏棉感,感觉过敏,肢痛,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深浅感觉减退,腱反射减退或消失。(2)肌电图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减退。(3)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肾病变。60例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2岁,糖尿病病程4月 ̄15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d ̄10年。…  相似文献   

3.
甲钴酰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应用甲钴酰胺 (又称甲钴胺 ,Methylcolbal)治疗 5 7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 5 7例 ,其中Ⅰ型糖尿病 15例 ,Ⅱ型糖尿病 42例 ,符合WHO诊断标准。男 30例 ,女 2 7例 ,年龄 2 8~ 6 8岁 ,平均 39 1岁 ,糖尿病病程 10个月~ 2 0年。患者均有四肢自发性疼痛或感觉障碍等 ,排除其它原因所致 ,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 1个月~ 7年。1 2 治疗方法在所有患者血糖稳定 ,停用其它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的基础上 ,给予甲钴酰胺 (由日本卫材公司Ei…  相似文献   

4.
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中药灯盏细辛对常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2)有四肢麻木疼痛或感觉障碍。(3)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4)神经电生理检查尺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所有患者均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1.2观察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1年1月~2002年3月收治的病例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39例 )。其中治疗组年龄32~78岁 ;糖尿病病程 (8.9±6.2)年 ;神经病变病程 (4.0±2.1)年。对照组年龄35~71岁 ;糖尿病病程(8.6±4.…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为此,本文对本院2003年6月~2005年11月的DNP住院患者试用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结合针刺治疗,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全部病例符合以下DNP诊断依据[1-2]:①四肢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烧灼、无力、痛觉障碍。②查体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同时本文排除了妊娠…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用彩色超声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进行检查,观察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旨在早期诊断并对病变程度做出判断。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型糖尿病60例均符合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0-81岁,病程1个月-27 a。  相似文献   

7.
147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观察组(有周围神经病变组)83例和对照组(无周围神经病变组)64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胫后神经及腓总神经的D1、D2、CSA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观察组D1、D2、CSA数值均大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腓总神经CSA与感觉传导速度、波幅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潜伏期及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1)。运用高频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病变检查,可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部位,为DP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58例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 5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NCV)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以提高对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观察 5 8例均为 2型糖尿病住院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及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控制病情进展,是防止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观察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例,均符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MNCV,SNCV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NCV,SNCV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腓总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32例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30例,并选取同期28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各组腓管处腓总神经图像变化,测量并比较腓总神经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腓总神经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较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腓总神经的横截面积与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0.552,P0.01)。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腓总神经的异常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变组(43例)与无病变组(57例);同时选取此期间内体检科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均行高频超声彩超检查,对比各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病变组与无病变组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CSA、D1、D2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变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的效果确切,可以帮助患者尽早确诊周围神经病变,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68-356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辅助神经营养剂对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神经营养剂单用和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TSS评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SF-36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加快(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辅助神经营养剂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功能,并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疗法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用该疗法治疗3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8年1月~1999年6月我院收治DPN 34例,均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2型糖尿病29例,1型糖尿病5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岁(24~72)岁。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为: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烧灼感等。肌电图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改变,以正中神经或/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正常值减慢超过5m/s,肌电图正常值由50例正常健康人检查结果而定。肌腱反射…  相似文献   

15.
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2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神经病变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我科近 2年来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2 3例 ,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5 0例病人中有 49例Ⅱ型糖尿病 ,1例Ⅰ型糖尿病 ,均系住院患者 ,按先后次序分成治疗组 2 3例 ,对照组 2 7例 ,年龄 3 0~ 76岁 ,平均 5 2 5 2岁 ,病程 1个月~ 2 2年 ,平均 4 0 3年。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第二次报告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都伴有不同及 (或 )相同系统的神经病变。其中治疗组男 6例 ,女 17例 ,四肢躯干麻木、疼痛、蚁行感…  相似文献   

16.
楼晓佳 《临床医学》2002,22(1):55-5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1999年4月~2001年5月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42~78岁,平均49±9岁;糖尿病病程10.8±6.3年,周围神经病程4.0±0.7年。治疗前1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及/或感觉障碍,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④排除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7.
华文进 《临床医学》1998,18(3):14-15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植物神经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我们观察了154例Ⅱ型糖尿病的膀胱功能,并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154例均为1996年10月~1997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70例,女84例,病程2周~25年(6.8±5.7年),年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03-06~2005-09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总结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6(平均48.9)岁。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52例,1型糖尿病患者8例,糖尿病病程2~26a,平均9.6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2个月~15a,平均4.7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8只眼,根据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其中Ⅰ期39只眼,Ⅱ期46只眼,Ⅲ期33只眼。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疾病及其他眼病合并造的视成网膜病变患者。本组均符合1999年WHO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后的病情变化,评价该药在2型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糖尿病中心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患者36例,女9例,男27例。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沉重感发凉、麻木、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之一,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下肢动脉硬化或/和肌电图神经提示神经损害的患者。排除标准:患有脑血管病变所致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腰椎病变、坐骨神经病变导致的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其他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对3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患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160~320mg/d静滴,治疗14~21d后复查症状改善情况,下肢血管彩超及肌电图。对照分析治疗前后病情变化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后下肢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症状明显改善。②36例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犤(18.5±3.1)mL/min犦与治疗前犤(15.9±5.2)mL/min犦比较,有明显改善(t=3.550,P<0.01)。③治疗后诱发电位波幅犤(5.8±4.8)mV犦比治疗前犤(3.1±1.3)mV犦显著升高(t=2.021,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明显改善糖2型尿病患者下肢血液供应及周围神经功能,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神经损害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吴森  陈霞  覃少东  李必迅  刘国林 《临床荟萃》2000,15(24):1123-1125
钙拮抗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近年也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但在使用过程中钙拮抗剂对胰岛 β细胞功能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有争论 ,我们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采用双盲对照法 ,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观察尼群地平对老年人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DM组 ) :按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的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合并轻中型高血压 2型糖尿病患者 40例 ,均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