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大型综合医院进行群体地震伤员转运过程采取的有效观察和护理对策,为我国大型灾害医疗救援的伤员群体转运提供护理参考依据.本文分别从生命体征观察、必要治疗的维持、转运过程的护理等方面介绍了观察要点;从伤员飞机转运的特点和要求、伤员转运工作流程、转运前伤情评估、转运过程中伤员搬运要点、重点患者观察要点、引流管护理、心理支持、特殊伤员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护理措施总结.认为采取针对伤员特点的重点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保证伤员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预防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其转运流程和护理要点可以为我国大型医疗救援中伤员群体转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四川汶川地震中需要大规模转运伤员的病情评估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总结四川汶川地震中我医疗救治转运小组接收的43例伤员,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原则进行检伤,采用院前指数法(PHI)评分,对伤员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结果 经以上原则及评分进行病情评估的43例伤员中,5例伤员在病情评估过程中考虑病情不稳定,存在较大潜在危险,拒绝转运.其余38例安全转运.结论 在地震期间大规模转运伤员时,采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检伤原则及院前指数法(PHI)创伤评分进行病情评估,是伤员成功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大灾难造成多发性创伤伤员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5月12日地震中造成多发性创伤并需要转运的30例伤员实施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结果30例伤员均被安全转运,最远的路程用时8h,未发生二次骨科及压疮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陈晓华  王立  陈群  魏毅 《华西医学》2009,24(3):745-746
目的:总结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汶川地震伤员的院内转运情况,为未来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伤员院内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汶川地震伤员情况,成立急救转运小组,合理配置转运人员,优化流程,采取预防感染,落实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共接诊地震伤员2598例,推送地震伤员行各种急诊检查4768人次,推送伤员人院住院治疗1771人次,院内转运伤员无交叉感染、无一例险情发生。结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作为承担转运护送工作的中央运输科应及时评估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有效的转运对策,对伤员实施安全的转运护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复苏后患者转运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本院110例全麻术后患者转运途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交接程序。结果全身麻醉术复苏后患者安全转运风险因素包括意识不清、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休克、坠床、管道滑脱等。本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安全转运措施,患者均安全转运。结论全麻术复苏后患者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血压、呼吸、心律的改变或者因为躁动而发生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在转运前医务人员应准确对患者转运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其对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实施风险核查评估在院内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5例院内危重转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2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转运前实施风险核查评估流程,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实施院内患者转运流程。比较两组转运前急救措施落实率、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转运前实施风险核查评估流程,患者转运前急救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内危重患者实施转运前风险核查评估流程,能有效落实转运前急救措施,降低了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保证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强烈地震后列车医疗队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436例伤员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 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结论 组建列车医疗队运送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途中应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总结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复苏后患儿转运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分析本院69例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患儿转运途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和交接程序.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复苏后患儿安全转运风险因素包括:意识不清、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躁动、坠床、管道滑落等.本组患儿给予针对性安全转运措施,患儿均安全转运.认为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复苏后患儿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血压、呼吸、心率的改变或因为躁动而发生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在转运前医务人员应准确对患儿转运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确保患儿安全转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章倩婧  陈秋雯  叶素娟  杨静 《全科护理》2016,(15):1547-1549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病人转运风险因素评估及措施,提高麻醉复苏室护士对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意识,降低风险,确保病人安全。[方法]总结分析12 646例麻醉复苏室病人转运途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交接程序。[结果]麻醉复苏室病人安全转运风险因素包括意识不清、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休克、坠床、管道滑脱等。[结论]麻醉复苏室病人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血压、呼吸、心律的改变或者因为躁动而发生坠床等意外事件。在转运前医务人员应准确对病人转运进行综合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抗震救灾列车医疗队护理组织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抗震救灾列车医疗队在伤员转运中的护理组织管理方法。方法制订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快速进行检伤分类、安置伤员,转运中加强病情观察、处置,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开展心理救助。结果列车医疗队共救治危重伤员185例,转运伤员1048例,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及其他意外情况发生,也未发生差错事故及纠纷。结论护理人员良好的协作精神及应急能力、有效的转运流程及预案是确保成批伤员安全转运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流程、护理措施。结果:全部10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除因颅脑损伤过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1例、发生脑疝者2例外,其余所有患者在转运途中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制定合理安全的转运流程,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操作,可以避免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大批伤员的安全转移方法.方法 在地震现场做好急救处理与及时转运,前方医院迅速做好检伤分类,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进行转运,并与后方医院做好交接班.结果 绵阳市中心医院成功转运伤病员802例,用飞机、火车、汽车等转运至省内外20余家医院.除1例老年伤员在途中因突发心血管意外猝死外,其余伤员均安全转运至目的 医院.结论 面对短期内大量涌入的地震伤员,积极做好初期治疗、及时转运至后方医院,有利于整合救援资源,提高救援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伤员的大规模空中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四川大地震伤员大规模空中转运的经验及注意事项,以为大规模伤员转运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省其他6家医院在2008年5月22日至6月3日期间进行空中转运3 482例地震伤员的过程与经验,转运伤员的选择标准为:骨科和脑外伤神志清楚、病情相对稳定的术后患者,腹部手术术后5 d以上且有肛门排气者.转运前人员及物资的准备、转运过程中的各项处理措施以及地面交接.结果 本次共计3 482例伤员符合转运选择标准,分99批次经民航专机转运至广州、上海、沈阳等全国19城市,仅8例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轻度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一例伤员病情加重或死亡等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均安全转运至日的地.结论 结果说明本次空中转运伤员的选择标准是安全可靠的.空中转运伤员保障安全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转运指征,结合伤员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保障预案,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伤情,同时注意加强心理疏导和安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医院扩建的情况下保证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方法:成立品质圈小组,回顾性分析急诊外科转运病人过程中发生意外及并发症的原因,并评估现有情况下病人转运中的风险,制定落实解决措施。结果:急诊外科病人转运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保障病人转运安全,工作质量得到病人及其他科室的肯定。结论:品质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急诊外科病人院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5.
总结150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主要措施是制定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转运制度和转运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安排,转运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正确选择转运途径、方法,备好急救仪器、药物和物品,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的途中急救,完善患者的交接班等,减少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150例患者转运途中出现低血压25例、急性左心衰1例、心律失常27例,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途中无意外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大批量地震伤员安全转运的经验。方法通过441名地震伤员安全转运的实践,就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41名地震伤员全部安全转运到指定地点,顺利交接,伤员安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序的护理管理以及多方协作配合是安全转运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汶川地震后到灾区接收100例伤员转运至后方医院过程中的护理.转运前成立护理转运小组,充分准备好各种药品和抢救器材;转运中妥善安置伤员并进行伤情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对症处理、压疮护理和心理护理;到达目的 地后指挥安全地搬运伤员,并与接受医院做好交接班.转运过程中本组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安全抵达目的 地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空巾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地震伤员窄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空中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 地震伤员空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 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 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何梅  王东  冯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486-1488
目的 交流和探讨大批量地震伤员由灾区医院向省外医院大转运的流程管理经验.方法 在832例地震伤员转移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论,通过周密计划、合理组织、细节管理、过程控制,建立和优化了转运伤员流程.结果 832例地震伤员均安全送达接收医院,没有因转运不当造成的二次损伤.结论 灾区医院接收救治大量震灾伤员时,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转诊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及时应用、建立和优化有效的转运管理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