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岸卫生控制》2003,8(3):22-22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 ,近年来新发现的人体间质肺炎病毒 (hMPV)有可能感染儿童。科学家们说 ,这一结果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对一些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治。人体间质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家族 ,在此次全球非典疫情早期 ,有些科学家曾一度认为 ,人体间质肺炎病毒可能是非典的病原体。这一推测在确认非典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家族新成员后被排除。人体间质肺炎病毒据认为已在自然界中存在几十年 ,但其真实面目一直不为人知。直至两年前 ,荷兰科学家才首次识别出这种病毒 ,并发现它与已知的病毒不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 ,美国的儿童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   

2.
由德国、瑞士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 ,研究出一种可大量产生非典病毒抗体的有效方法 ,由此获得的抗体在实验中成功阻止了非典病毒在老鼠体内的扩散。科学家就此撰写的论文 ,将于 2 0 0 4年 8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论文作者之一、德国马尔堡大学研究人员施特芬·贝克尔博士说 ,人体内存在一种“B记忆细胞” ,在患者初次感染非典病毒 1~ 2个星期后 ,它能调动机体产生抗体。在患者痊愈后 ,这种细胞还能一直在体内“巡逻” ,一旦再次遇到非典病毒 ,就能在很短时间里让机体产生抗体。德国《世界报》2 9日报道 ,研究人员从非典痊愈…  相似文献   

3.
十四、新药研制前景可观 美国在全力研制“非典”疫苗的同时.正在组织庞大的力量开发治疗“非典”的新药。药物学家安布罗西诺所在的生物制品实验室倾向于开发针对已感染病毒的人的快速治疗方法。目前,她已经和新泽西州普林新顿的一家医药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合作利用基因工程开发抗击“非典”病毒的人工抗体。抗体是免疫系统用以抵抗病菌或病毒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人工抗体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4.
2004年“非典”期间热线咨询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咨询热线在宣传预防“非典”知识,引导市民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非典”,稳定市民情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2004年4月23日至2004年5月9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咨询热线的数量变化情况和咨询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此期间共接听热线咨询电话985个,2004年4月23日热线电话最多达191个,随后逐渐减少;疫情初期以咨询疫情情况和预防控制措施为主;疫情后期咨询发病表现的相对增加。结论 2004年“非典”疫情咨询热线反映出本次疫情时期市民情绪平稳,社会影响较小,这与2004年政府对“非典”疫情透明度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得力,现场处理及时和疫情有效控制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医药与保健》2003,11(5):6-6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  相似文献   

6.
目前“非典”传播已经减缓,专家们对战胜“非典”比过去乐观。但在来年的相当条件下,“非典”是否会再次肆虐还很难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根据历史的经验指出,“非典”这一新的传染病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由此可见,战胜“非典”要打持久战。我们应尽量多的了解SARS,尤其要掌握SARS病毒的生存条件,有针对性地做好“非典”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献斌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1):843-844
由于非典型肺炎 (简称“非典”)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 ,人们普遍对其缺乏认识 ,致使一部分人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为此 ,引导人们科学认识“非典” ,保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科学认识“非典” ,理智对待“非典”1 “非典”并不可怕 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了“非典”的病原———变异的冠状病毒 ,而且破译了基因遗传密码。这样 ,是否感染了这种病毒就有了检测手段 ,医生甚至可借此查出病毒的数量 ,以确定病人的感染程度。从已经掌握的所有证据来看 ,“非典”疾病具有相同的季节模式。从中国大陆对防治“非典”的临床实践可以看出 ,…  相似文献   

8.
个人使用防护口罩防“非典”常见问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肆虐我国的传染性“非典”病毒的传播,迫使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使用个人防护口罩,帮助降低受传染的危险,在疫情集中的几个城市,象广州、北京等,多数人都已经体验了戴口罩的感觉。事实上,受“非典”病毒最直接威胁的人群,是在医院工作的广大一线医护人员,由于他们能够密切接触“非典”病原,受传染的机会比其他人群高许多,而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及其它个人防护用品,已经成为一线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有效保护自身,降低医院内传染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为医院内采取的预防呼吸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使用呼吸防护口罩可以说过…  相似文献   

9.
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迎着烈焰而上的灭火战士 ,“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者就是构筑“防火墙”切断“火路”的人。从 2 0 0 3年 3月初“非典”在北京开始流行 ,4月肆孽 ,到 5月底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这中间包含着许多流调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虽然现在疫情已接近尾声 ,人们和“非典”的斗争已告一段落 ,但是“非典”还不能在短时间内被人类所认识 ,只要“非典”存在一天 ,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就不会停止。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 ,进一步提高“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质量 ,使得我们大量流…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10月6日在日内瓦再次警告.鉴于目前一些国家的医学实验室缺乏可靠的安全措施等原因.“非典”在今年11月份有复发的危险。世卫组织防治传染病负责入罗迪埃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非典”病毒的传染虽然已于今年6月份在全球完全得到控制,但9月份一位在新加坡实验室工作的年轻研究员感染上“非典”的事实说明.“非典”病毒有可能从缺乏安全措施的实验室中传染开来。他还说.东南亚地区被感染的野生动物也是传播“非典”病毒的重要途径。因此.世卫组织希望亚洲国家能定期对市场上被怀疑携带有“非典”病毒的果子狸进行严格检测。“非典”可能又要来了,那么,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医院.还有普通群众?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本刊记者为此走访了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1.
SARS病毒、冠状病毒与肉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仲田 《肉品卫生》2003,(10):35-39
2003年10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各国必须警惕11月非典型肺炎卷土重来。世界卫生组织说,非典可能通过人们与感染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而再次传播,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SARS为变异的冠状病毒,那么动物性食品中SARS病毒及冠状病毒的检验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中国发生了一次全国性的重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或SARS。这次传染性疾病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以至到现在人们对“非典”还有恐惧心理。本文是利用当时记录的资料,分析“非典”疫情的增长模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非典”传染规律。使我们在以后遇到类似传染病。做到心里有数。  相似文献   

13.
医药新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 冠状病毒变种 引起非典病原体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4月16日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海曼说,自从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12日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后,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招集各路专家潜心研究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非典型肺炎的“病根”。 来自这1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一致认定了变种冠状病毒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京,广东、香港等地前期出现了“非典”疫情根据有关专家研究证明“非典”要通过病人飞沫.触摸等途径传播,虽然目前我国的疫情已得到控制.但专家指出不排除再度爆发的可能性。针对“非典”预防工作.只有保持工作间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才能有效地预防非典.传统的空调机是闭合循环系统.容易造成  相似文献   

15.
《医院管理论坛》2005,22(3):7-7
据新华社讯美国科学家日前说,他们让一种艾滋病病毒“改头换面”,追踪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随血液扩散的动向,成为对付癌症的“导弹”。  相似文献   

16.
由抗"非典"看如何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典”疫情传播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灾害,它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及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是一个严峻考验。现在“非典”疫情暂告一个阶段,痛定思痛,总结过去,反思“非典”时期暴露出来的问题,防止反复,对确定今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向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国“非典”疫情的稳步下降,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非典”防治应急时期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疫情的下降,部分地方出现了麻痹松懈和厌战情绪,给“非典”防治埋下了隐患。在目前情况下,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痛定思痛,引以为戒,建立“非典”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既有效防治“非典”,又保证其他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卫生部门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我们在深刻分析全国“非典”防治形势,全面把握上级有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建立3个体系,构筑“非典”防…  相似文献   

18.
比非典(英文简称SARS)更加来势汹汹的埃博拉病毒几乎是“死神”的代名词。但你不必担心,眼下非洲疫情的失控自有原因,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于 2 0 0 3年 3月 1 2日向全世界发出警告[1] 以来 ,我国疫情便由蔓延而被有效控制的疫情曲线让人们看到了科学防治和健康教育的巨大作用。“非典”的发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 ,人类对新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周期越来越短。 1 0个国家和地区的 1 3个实验室相关专家仅用了 4周时间就找到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根”。 2 0 0 3年 4月 1 6日世界卫生组织即宣布冠状病毒是“非典”的起因[1] ,并且推断“非典”病毒可能来自动物。这一发现对于寻找治疗方法、研制疫苗以及更…  相似文献   

20.
近来,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发现疫情,但需要加强对公众防控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为此,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就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