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真菌性肺炎的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继发性真菌感染肺炎的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另选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影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继发性真菌感染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中共检出475株真菌,其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63.58%。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不同,其中抗菌活性最好的是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高龄、机械通气、长时间入住ICU、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以及两种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等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真菌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继发性真菌感染肺炎主要为感染白色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活性最好的是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于此类患者应尽早发现病原性真菌、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同时减少影响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菌株分布、耐药特点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297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161株真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61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86.3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5.4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念珠菌中氟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等是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结论我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降低其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01~2003-06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科住院期间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4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无肺部真菌感染COPD患者44例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对44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4项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73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AECOPD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73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真菌115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63株,占54.78%;其他假丝酵母菌31株,占26.96%;曲霉菌21株,占18.26%。两组患者性别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发生率及行机械通气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及入住ICU时间长于对照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6,95%CI(1.021,1.050)]、肺源性心脏病[OR=1.096,95%CI(1.079,1.114)]、糖尿病[OR=3.177,95%CI(2.340,6.437)]、呼吸衰竭[OR=1.070,95%CI(1.040,1.102)]、抗生素使用时间[OR=4.059,95%CI(2.273,7.250)]、激素使用时间[OR=3.725,95%CI(2.061,6.733)]、入住ICU时间[OR=1.040,95%CI(1.020,1.059)]及机械通气[OR=3.380,95%CI(1.878,6.086)]是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清蛋白水平[OR=0.903,95%CI(0.868,0.939)]是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且年龄、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及清蛋白水平是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老年COPD患者,以并发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为观察组,未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0例为对照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同时行真菌培养及鉴定,统计感染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吸烟史、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同时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2周,并发糖尿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例数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低白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及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均是导致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结论对于COPD治疗,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尽量避免侵入性机械通气,同时重视相应并发症的治疗,从而有效避免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2007年3月住院诊断为COPD患者的痰液标本,连续3次培养,使用CAN—DIFAST真菌二合一鉴定系统做鉴定及药敏。结果57例痰真菌阳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检测出白色念珠菌35例(61.4%),光滑念珠菌7例(12.3%),热带念珠菌(8.8%),克柔念珠菌3例(5.3%),酵母样真菌6例(10.5%),毛霉菌1例(1.8%)。药敏分析:真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其中二性霉素B对所有真菌耐药率仅为0.2%,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9.3%及12.3%,而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为26.3%。结论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它真菌亦有上升趋势。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等抗真菌药物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135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时间长、机械通气、糖尿病、Ⅱ型呼吸衰竭等有关(P0.05),其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Ⅱ型呼吸衰竭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理运用药物,加强营养支持,早期脱机和控制血糖,可减少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无院内真菌感染50例对比。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球菌,其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高龄、低蛋白血症及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者多见。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对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依据病人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究影响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11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中有50例病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率为45.45%;感染组COPD分级(3、4级)、合并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既往有机械通气、既往有侵入性操作百分比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既往有机械通气及侵入性操作是老年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而合并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既往有机械通气及侵入性操作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为病人实施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广东省高州市慢性病防治站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61 ~81岁,平均年龄(71.5±10.5)岁.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史长,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生素.入院时行常规真菌检测,收集老年结核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所见及与疾病的关系、使用抗生素情况、真菌培养及耐药情况.结果 75例老年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8.0%(51/75);光滑念珠菌占10.7%(8/75),热带念珠菌占6.7%(5/75),克柔念珠菌占5.3%(4/75).以白色念珠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好.肺内病变占据≤1个肺野10例(13.3%,10/75)、2个肺野13例(17.3%,13/75)、≥3个肺野52例(69.3%,52/75).真菌感染易发生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占78.7% (59/75).75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6例(88.0%),好转7例(9.3%),2例(2.7%)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老年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后累及病变广泛,往往会破坏多个肺段或肺叶.同时随着肺内病变的增多,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应尽量避免真菌感染,降低耐药率,以利于结核病的控制及减少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菌株分类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确诊的185例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真菌检查,并分析其病原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85例患者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28例,真菌感染率为15%。念珠菌是真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原因,占96.4%。两性霉素B的中间状态率和耐药率高于其他5种抗真菌类药物(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念珠菌是真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原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避免应用耐药率较高的两性霉素B药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疑诊患者应早期检测下呼吸道分泌物。尽可能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更好地降低真菌感染率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86例。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肺真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为46例和40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2组患者间差异,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继发肺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感染组糖尿病人数占23.91%,机械通气人数占45.65%,呼吸衰竭人数占63.04%,激素使用人数占84.78%,营养不良人数占50.00%,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8.32±3.78)d,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白蛋白含量(31.34±4.54)g/L,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低白蛋白血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相关。结论分析老年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声萍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505-1506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原谱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A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总结,设为研究组,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等,同期选择50例非继发真菌感染AE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50例继发性真菌感染均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其中,克柔假丝酵母菌感染10例,4例曲霉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共23例,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13例,所用的两性霉素B对50例患者所感染的真菌均敏感,用药中,氟胞嘧啶与伊曲康唑的耐药较低,分别为19.4%,9.5%,所有药物中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为49.6%。结论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激素,控制真菌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分析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感染组,n=80例)和COPD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n=80例)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结果 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并发症和Ⅱ型呼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长期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和低蛋白血症均为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积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可有效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3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无院内真菌感染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对比分析。结果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除与患者年龄、并发症有关外,还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等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尽快脱机,加强全身营养支持,警惕真菌感染,及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治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肺部真菌感染和药敏测试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ICU及神经外科ICU住院患者确诊为肺部感染的呼吸道标本1200份,对其检出280株真菌进行6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在检出的280株真菌中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96株,占70.0%,其次为热带假丝念珠菌48株,占17.1%;对6种常用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除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外,其他真菌对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比较敏感。结论临床上念珠菌的感染和耐药菌株在不断上升,应加强念珠菌的临床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80例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入院时常规真菌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基础疾病、病原菌分类、药敏状况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史长,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生素。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0%且耐药率低。随着肺内病变的増多,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増加,以肺内病变占据≥3个肺野多见(占75%)。真菌感染易发生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占80%)。 结论 老年肺结核较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的发生,有利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预防及控制肺部真菌感染提供临床及实验室依据.方法 调查确诊或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507例,收集患者深部咯痰、气管导管吸出物、支气管镜套管吸出物及胸腔积液等标本,行真菌培养、分离、鉴定分型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真菌57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377株,65.5%)仍为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10.8%)、近平滑念珠菌(6.8%)等]的检出率有所增加(P<0.05);本组患者中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3.6%)、恶性肿瘤(11.6%)、脑出血(10.1%)、重型颅脑损伤(9.7%)及肺结核(6.1%)为主;真菌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为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低蛋白血症、高龄(年龄≥60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等有创性治疗.体外药敏试验提示对真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真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及5-氟胞嘧啶,而本组主要念珠菌对氟康唑及酮康唑的耐药性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本院肺部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对现有氟康唑及酮康唑的耐药性均有明显升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74例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东省结核防治医院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9月间山东省5家结核病防治医院临床细菌培养及鉴定获得的真菌感染病例74例并进行分析.结果74例真菌感染中致病菌以念珠菌居多,其中白色念珠菌52例,占70.3%;光滑念珠菌9例,占12.2%;热带念珠菌5例,占6.8%;克柔念珠菌3例,占4.1%.另外还有少数近平滑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及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据菌落颜色判定菌种并通过ROSCO纸片扩散法,在规定时间内测定抑菌圈的直径,确定真菌菌株的敏感(S)、中介(Ⅰ)与耐药(R)情况.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物,白色念珠菌敏感性较好,克柔念珠菌耐药率相对较高.感染的诱发因素多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有关.结论肺结核较易继发真菌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的发生,有利于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