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院16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收集16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Wheat、David、Bentall及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等术式。根据术式分别采用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ACP)等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其中,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均行右锁骨下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DHCA加SACP下完成主动脉远端支架植入及弓部血管吻合,期间脑灌注流量5~10ml.kg-1.min-1。术中采用单泵双管及单侧选择性脑灌注、α+pH稳态和高氧血气管理及超滤等技术。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97.3±28.3)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5.3±3.8)min、SACP时间(45.2±7.7)min、心肌阻断时间(86.1±10.8)min。重症监护室时间72~516(181.31)h。院内死亡17例(死亡率11.25%),余134例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正确选择体外循环方法及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的保障。主动脉全弓替换术中采用单泵双管及单侧选择性脑灌注、α+pH稳态和高氧血气管理及超滤等技术切实可行,临床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2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术。当体外循环鼻咽温度降至20℃时,停止下半身灌注,经无名动脉近端升主动脉横断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植入主动脉弓和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植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的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端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地植入三分支支架血管,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3.2±19.21)min、心肌阻断时间(89.4±10.02)min、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和下半身缺血时间为(32.7±6.63)min。术后出现短暂性神智障碍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支架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血管植入部位夹层假腔闭合;16例患者远端胸降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是简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弓重建、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新方法。主要适应证为弓内内膜无破口而需主动脉弓重建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血管大小、分支支架血管间的距离的选择和放置过程中避免内膜损伤时术中三分支支架血管成功放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在B型夹层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改良支架"象鼻"手术的7例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9~50岁,平均(40.29±7.52)岁;所有患者均合并高血压,体质量60~110 kg,平均(91.43±17.73)kg,其中≥90 kg 5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弓切口置入支架型人工血管。术后出院前均复查主动脉CTA。结果:手术时间4.5~5.5 h,平均(4.86±0.38)h,体外循环时间129~163 min,平均(145±12.9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59 min,平均(44.43±7.93)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32 min,平均(24.29±4.50)min,脑灌注流量5~8 mL·min^-1·kg^-1,平均(6.71±1.38)mL·min^-1·kg^-1,深低温停循环鼻咽温23.5~26.8℃,平均(25.21±1.16)℃,深低温停循环左上肢血压20~31 mmHg,平均(25.58±4.65)mmHg,术中动脉插管位置:无名动脉人工血管+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插管4例,无名动脉人工血管+右股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插管3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8~15 h,平均(10±2.65)h,监护室滞留时间1 d,术后住院时间6~8 d,平均(7.14±0.69)d,无手术死亡,支架周围假腔闭合率100%,股动脉切口延迟愈合1例,无吻合口漏,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16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64.25±4.49)〕岁;男性12例,女性4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先进行近心端操作,降温至20℃时,停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术中直视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中都顺利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本组体外循环时间(181.88±26.51)min,心肌阻断时间(81.69±14.58)min,停循环时间(8.75±7.0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5.19±5.89)min。术后胸腔及心包积液引流量(812.19±357.29)ml。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急性肾衰竭。15例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复查主动脉增强血管CT(CTA)提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血管通畅,无扭曲,主动脉弓和胸降主动脉假腔部分血栓形成。结论老年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简化主动脉弓部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适合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但手术例数尚少,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搭桥及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的优势。方法:对6例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常温非体外循环杂交手术治疗。6例均先行旁路搭桥后,再行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3例为右优势型椎动脉,仅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术;2例为左优势型椎动脉,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术后,再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搭桥术;1例为均衡型椎动脉,先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术及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出现"盗血综合征",遂行左颈总动脉-左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偏瘫、截瘫、严重感染、凝血障碍及脑肺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出院前复查主动脉螺旋CT(64排),6例患者的搭桥人工血管及支架血管血流均通畅。术后随访6~12个月,6例患者恢复好,主动脉及人工血管血流良好。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搭桥及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能简化传统外科治疗方法,避免深低温停循环对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43.6±8.4)岁,分析其治疗策略及疗效。结果 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人工支架象鼻手术;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术前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外科术后第4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于TEVAR后次日因急性肾衰竭死亡;余5例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11±5)个月。随访期间3例均病情平稳,血压控制良好,患侧下肢疼痛及麻木感消失,术后恢复良好,无截瘫等事件发生。1例右下肢活动仍受限,1例虽病情相对平稳,但活动后仍存在下肢疼痛症状,于术后6个月植入微创腹主动脉覆膜支架1枚,右髂总动脉至髂外动脉植入金属裸支架1枚。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活动后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主动脉夹层愈合良好,双髂动脉及下肢动脉血流通畅,肾动脉可见一小破口。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患者病情危重,围术期病死率高,需加强围术期管理,TEVAR后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加支架象鼻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5例男性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加直视下支架象鼻手术。平均年龄(48.4±10.5)岁,合并高血压5例,急性夹层2例,慢性夹层3例,胸降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Ⅰ型内漏2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1例,合并糖尿病1例。结果: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于全麻下行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加直视下支架象鼻术。同期手术包括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51.8±29.2)min,心肌阻断时间平均(76.0±34.39)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平均(21.2±8.0)min。住院时间平均(19.8±6.2)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0±2.7)d,ICU时间平均(1.4±0.5)d。5例患者均无截瘫、脑梗死,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复查夹层破口均封闭良好,未见残余漏。结论: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加直视下支架象鼻手术对复杂型Stanford B型夹层,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我中心应用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行支架"象鼻"手术的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18例为直接行支架"象鼻"手术,10例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I型内漏二次手术改行支架"象鼻"手术修补漏口。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支架"象鼻"手术,其中20例患者同时行左锁骨下动脉至左颈总动脉转流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50±28)分钟,平均心肌阻断时(75±32)分钟,平均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0±6)分钟。所有患者术后无截瘫发生,无脑出血及脑梗死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出院时及术后3月复查CT均无内漏发生。结论:应用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确实可靠,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结果还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分为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3例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手术情况,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动脉夹层病史、高脂血症发生率、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心包积液发生率高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8.224,95%CI(1.188,56.913)]、心包积液[OR=3.888,95%CI(1.539,9.826)]、手术时间[OR=5.824,95%CI(1.880,18.046)]、体外循环时间[OR=7.078,95%CI(1.988,25.206)]、主动脉阻断时间[OR=7.776,95%CI(1.027,58.775)]、入住ICU时间[OR=8.891,95%CI(1.103,71.693)]及呼吸机使用时间[OR=7.996,95%CI(1.131,56.547)]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心包积液、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全弓置换手术(孙氏手术)的改良,避免深低温停循环,以获得更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连续13例患者采用阻断弓部术中支架血管联合分支优先技术行全弓置换手术。右腋动脉和股动脉插供血管,单泵双管建立体外循环,首先以2分支人工血管先后吻合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建立持续双侧脑灌注,然后处理主动脉根部病变,在短暂停循环(1min左右)、中浅低温(鼻咽温28~30℃)下剖开主动脉弓部至无名动脉根部,置入术中支架血管,术中支架血管连同弓部血管一并阻断,恢复体外循环,继续完成重建手术。结果:1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平均下半身停循环时间(76±32)s,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13±28)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05±22)min,手术后清醒时间(220±43)min,全组患者很快脱离呼吸机(25±17)h,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无肝肾功能损伤。结论:此改良全弓置换术式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提供充分的大脑和内脏灌注,有效降低了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内脏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孙氏手术治疗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A型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孙氏手术治疗的所有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A型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和随访。结果:共有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5. 95岁。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近期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竭1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中支架人工血管远端漏行介入覆膜支架封堵1例,胸骨哆开行清创术1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不明原因死亡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结论:孙氏手术中采用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单侧颈总动脉插管进行选择性脑灌注、气管旁结扎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主干治疗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A型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CT脑灌注在评价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分析32例影像上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头CT灌注扫描(CTP),头颅及体部CT血管成像扫描(CTA)。并获得C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灌注参数图,CTA采用CPR,MPR重建头及体部血管。观察CTA所示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与CTP脑灌注参数间的关系。结果:3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双侧颈总动脉均未受累者10例,双侧受累并轻度狭窄患者8例,两侧脑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受累(右颈总动脉)10例轻度狭窄患者中,患者脑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4例中度狭窄患者中,患侧MTT与Tmax较健侧略延长,而CBF与CBV无明显变化。主动脉真腔狭窄双侧脑灌注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灌注参数MTT与Tmax能敏感地显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颈总动脉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诊断脑缺血最敏感的指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实施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撑型人工血管"象鼻"手术3例,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术)及全弓替换+支撑型人工血管"象鼻"手术8例。结果全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02.65±22.31)分,体外循环时间(159.09±34.25)分,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6.10±12.83)分。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有: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暂时意识障碍2例。出院前复查全主动脉CT,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升主动脉及弓部人工血管血流通畅,主动脉管壁结构恢复。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急性与慢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应用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0.2±6.2)岁,平均身高(171.92±4.98)cm,平均体质量(77.50±8.43)kg,所有患者均无相关家族遗传病史,均有高血压病史,与第一次TEVAR术间隔时间平均34.4个月。支架"象鼻"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如漏口暴露清楚,可缝闭漏口;如置入支架裸区妨碍象鼻支架缝合,可剪除部分裸露部分金属支架或将置入支架取出;如漏口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可将左锁骨下动脉近端缝闭,截断左锁骨下动脉,其远端与左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建立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或8mm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至左腋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转流。于之前置入的支架内置入26~30mm Microport术中支架血管,覆盖内漏破口。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6.53个月。结果:12例支架"象鼻"术均为择期手术,其中7例患者漏口位置累及左锁骨下动脉,4例剪除置入支架金属裸区;1例将置入支架取出;3例术中支架血管近端吻合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8例吻合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4例同期行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2例行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2例行升主动脉-左腋动脉转流术;1例患者因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同期行升主动脉-右腋动脉转流术。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平均(5.92±1.14)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21.92±9.14)天,2例患者术后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胸骨哆开,行再次胸骨固定痊愈;1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经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所有患者术后内漏均消失,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6.53个月,均无复发。在术后随访期间,3例患者支架远端病变需再次处理,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支架感染、咯血、死亡。结论:应用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结果:2例(2.5%)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1例在术中出现不可控出血,4例(5.0%)脑部并发症, 1例(1.3%)肺部感染,4例死亡,1例术后不清醒,1例偏瘫,3例出现插管位置皮肤延迟愈合、感染,2例(2.5%)肾功能不全,术后均未出现插管远端肢体缺血及神经损伤。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88~321 min,平均(231±30.1)min,心肌阻断时间67~152 min,平均(95±21.1)min,全身停循环时间2~5 min,平均(3±0.8)min。结论: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能有效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减少插管并发症、缩短全身停循环时间,安全用于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累及弓部的B型夹层及弓部动脉瘤处理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总结15例病例,其中男性13人,女性1人;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17±10.62;发病时间3日-3月。13例为复杂型Standford B型夹层;2例行Hybrid手术,其中1例累及无名动脉,升主动脉未累及,予以在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与三分支血管转移至升主动脉;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但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部,予以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转移至升主动脉。11例行TEVAR 烟囱手术,其中一例累及左颈总动脉,予以行双烟囱手术治疗。2例主动脉弓部瘤,均行Hybrid手术;其中1例为主动脉多发弓部瘤,瘤体位于无名动脉近心端,升主动脉无受累,予以在非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与三分支血管转移至升主动脉;1例瘤体累及左颈总动脉,予以行右侧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转流术。结果 1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42±53分钟,1例体外循环时间75分钟。1例“烟囱”术后出现II型内漏(9.1%),术后3月复查CTA提示内漏闭合。术后均无特殊并发症,治愈出院,现均存活,术后住院时间(16±5天)出院。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予以行CTA复查,显示夹层假腔内血栓机化,真腔内径扩人,旁路血管通畅,无狭窄或闭塞。结论 TEVAR 烟囱技术及Hybrid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给我们很多处理复杂累及弓部主动脉瘤的方法,并且可以在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减少致残律及死亡率,但远期的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缺血性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e,SCI)的病例资料,探讨围手术期发生SCI的病例特征,为SCI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30例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脊髓缺血损伤19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分为两组,13例单纯SCI患者(单纯组)和6例合并两种或多种并发症患者(复合组)。分析比较每组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术中情况、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SCI发生率为5.79%。单纯组中5例患者存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夹层累及,而复合组全部6例均存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累(PO.0s)。左锁骨下动脉受累发生率在两组中均较高,其中单纯组中11例患者受累,发生率为86.7%;复合组中6例均受累(PO.05)。两组患者胸段肋间动脉均严重受累,发自假腔肋间动脉平均为15.77±2.51支和15.5±4.82支,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单纯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均低于复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组患者ICU治疗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复合组(PO.05)。单纯组中11例患者接受脑脊液引流治疗,12例缺血症状明显缓解;复合组中3例患者行脑脊液引流治疗,其中2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SCI患者,术前多伴有严重的左锁骨下动脉和胸段肋间动脉受累。复合组患者较单纯SCI患者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累更严重。复合组SCI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偏长,其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单纯SCI患者脊髓缺血症状大多可有效缓解,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采取右半弓手术及全弓置换术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胸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弓置换组(53例)及半弓置换组(47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选择性脑灌注时间,术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除了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外,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右半弓置换或者全弓置换术复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影响无差异,应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决定患者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9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 93例 ,平均年龄 41.2岁 (2 3~ 6 9岁 )。对于主动脉夹层或累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 ,选择右锁骨下动脉插管 ,行象鼻手术时加用股动脉插管。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根部替换。 2例合并象鼻手术。  结果 :93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平均心肌阻断时间 72 .5± 17.9分钟 (42~ 133分钟 )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113.6±32 .7分钟 (6 0~ 2 32分钟 )。住院死亡 1例 (1.0 8% )。 8例手术未输血。  结论 :精湛的手术技术和麻醉、体外循环等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膜内翻窦部成形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50例外膜内翻窦部成形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4±10.0)岁;合并高血压病48例(96.0%);发病到入院时间平均(0.7±1.3)d,入院到行手术时间平均(2.8±5.4)d,术前血肌酐(104.6±76.8)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9.9±27.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0±43.2)U/L,主动脉窦部直径(40.9±6.1)mm,升主动脉直径(46.1±7.3)mm。结果:体外循环时间平均(187.0±43.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122.0±34.3)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平均(18.9±4.2)min。术中出血平均(2 409.4±1 572.1)ml。术中输悬浮红细胞平均(1.3±2.0)U。术后24 h胸液引流平均(355.9±282.7)ml。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平均(42.7±44.4)h。住院天数平均(25.7±10.6)d。全组患者无院内死亡;二次开胸5例;一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一过性截瘫2例;消化道出血、肠梗阻2例;轻度膈肌功能障碍1例。所有患者出院前复查主动脉增强CT,人工血管吻合口血流通畅,均康复出院。结论:外膜内翻窦部成形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效果明确,合理的选择该手术方式,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