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陈幽婷  高向阳 《徐州医学院学报》1994,14(2):103-106,T000
在14只SD大鼠的一侧听皮质泳注HRP,观察听皮质与中缝背核以及蓝斑的联系。标记细胞分布于DR的各部,主要见于中缝和同侧,对侧汉占总数的30%;在LC见到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该核同侧尾份的3/5,对侧者稍多于6%。作者并进行了标记细胞类型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应用HRP顺、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等方法对大鼠延髓腹外侧区(VLM)向伏核(Acb)的投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将HRP注射到Acb尾侧的腹、内侧区,结果在VLM尾段出现大量的标记细胞和终末,以同侧为主。2.HRP注射Acb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在VLM尾侧发现HRP/TH、HRP/NT、HRP/CCK样双标细胞。3.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VLM有纤维投射到Acb,有的纤维含有TH、NT、CCK样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对猫丘脑腹后内侧核内投射神经元向头面部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定位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猫丘脑腹后内侧核大细胞部的内侧部投射至冠状回下部;腹后内侧核大细胞部的中部投射至冠状回上部;腹后内侧核大细胞部的外侧部投射至上斯氏回前下部。本文所见标记细胞均出现于HRP注射部位的同侧,为中型圆及椭圆形细胞。  相似文献   

5.
大白鼠臀中肌神经的脊髓内起源——F-HRP和CT-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探讨腰背痛的机制,日益重视了对臀部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本文用HRP法研究了大白鼠臀中肌神经的脊髓内起源,旨在为臀中肌筋膜综合症的发病机理提供神经解剖学资料。在大白鼠一侧臀中肌内注射HRP后,该侧L_2~S_2髓节前角有标记细胞914个,以L_3~S_1节段最多,向吻侧及尾侧递减。标记细胞大都出现在前角外侧部,以大型细胞为主。腰骶段后根节内也见有一定的标记细胞,其节段低于运动细胞的节段。本文还就臀中肌及其筋膜解剖特点与臀中肌筋膜综合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HRP逆行标记法对20只猫蓝斑核(Lc)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全面观察、分析了起源细胞的形态及分布,发现Lc向大脑皮质有广泛的投射,其优势区在前半皮质。向前乙状回投射的神经元最多,占Lc神经元总数的15.2%,其次是冠状回和后乙状回,分别占10.3%和7.3%。向各个脑回的投射均以同侧为主。Lc内标记细胞形态在各例差异不大,主要为中等大小的卵圆形、梭形和三角形细胞,分布在核的全长,但多数例在核的中、尾段有更多的标记细胞,向前乙状回投射的标记细胞则以核的尾段较多。  相似文献   

7.
<正> 一些资料证明,上丘浅层和深层有着不同的纤维联系,其浅层主要接受视网膜和纹状皮质的输入,而深层除与视觉有关外,还是多种感觉的会聚地带。最近Edwards报告,上丘广泛接受视结构,听结构、体感觉结构、儿茶酚胺神经核团以及特殊网状区的输入,从而认为上丘深层具有脑干中心网状结构性质。我国在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有人报导电针可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内痛敏神经元放电,表明该结构可能与针刺镇痛有关,因而了解上丘与间脑和脑干  相似文献   

8.
用 HRP 逆行标记法,对猫中缝核簇向嗅前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观察、分析了起源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发现中缝核簇——嗅前核投射起源于脑干吻侧的中缝背核、中央上核、中间线形核和吻侧线形核,其余中缝核与嗅前核无直接上行联系。RD 内的标记细胞多为梭形和多极细胞,位于核的中间部,集中于核的中、吻段、尾段极少。CS 内的标记细胞呈卵圆形,位于核的中线区,只分布于核尾段。LI 和 LR 内的标记细胞形态多样,标记细胞散布于 LI 的全核,在 LR 内只出现于同侧核,且靠腹侧分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大鼠中缝背核至背海马投射纤维的递质性质。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B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中缝背核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结果在中缝背核内可见到HRP标记细胞、5-HT阳性反应细胞和5-HT-HRP双标细胞。结论中缝背核5-HT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为进一步研究海马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