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7例患者,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滴硝酸甘油注射液及口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静滴硝酸甘油注射液。以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临床症状三项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ST段压低总次数、ST段压低总时间均较治疗前显着减少,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 (3 7例 ,常规西药加通心络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 5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 :通心络对血粘度的恢复及缓解心绞痛的总有效率 (83 .8% )均优于对照组 ,心电图的改善与对照组接近 ,并可使血压下降 (P <0 .0 5 ) ,心律失常明显减少 (P <0 .0 1) ,血镁升高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对血镁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加用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比单用西药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Ⅰ、Ⅱ级)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3例予“基础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73例予“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后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3个月中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治疗前后ESR、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SR、纤维蛋白原水平、ST压低例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ESR、纤维蛋白原水平、ST压低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都较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能明显降低本病的发作次数及ESR、纤维蛋白水平,改善ST段缺血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孟庆革 《河北中医》2004,26(10):779-780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 ,14日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和 2组治疗后比较ox LDL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 ,同时能降低血清ox LDL水平  相似文献   

5.
参附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 4 0mL加 5 %葡萄糖液 5 0 0mL静滴 ,对照组予极化液静点。 2组均每天 1次 ,连用 10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 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及ST段压低数值总和均有明显改善 ,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通心络胶囊(4粒,Tid)治疗30d,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冠心病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静脉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NG)。结果 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疼痛严重程度明显减轻,NG消耗量明显减少,心电图ST段下移的导联数目及总的ST段下移幅度均明显减少,超声心动图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均<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安全、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70倒,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35例)。对照纽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0.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65.7%,两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陈鹏毅 《河北中医》2002,24(7):548-550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 0 0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 ,每次 3粒 ,每日 3次 ;对照组 5 0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 ,每次 1片 ,每日 3次。服药前后记录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 T改变、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 T改变的时间、血黏度与血脂的情况。 2组均 2 0日为 1个疗程 ,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96% ,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 76% ,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 T改变的时间由 ( 1 30 .45± 1 8.61 )min改善为 ( 32 .33± 5 .32 )min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明显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益气养阴活血药氧雾化吸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药氧雾化吸入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冠心病心绞痛 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药氧雾化吸入 +西药组 )和对照组 (单纯西药组 ) ,按规定方法给药 ,评定临床疗效和对心电图ST -T段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 -T段均得到明显或显著改善 (P <0 0 5或P <0 0 1 ) ,且治疗组对心电图ST -T段的影响与对照组相似或明显优于后者 (P >0 0 5或P <0 0 5 )。结论 :中药氧雾化吸入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芮浩淼  曹程浩 《河南中医》2010,30(8):819-8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类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69.4%;试验组(通心络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变化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65.8%,其中显效42.1%(16例),有效23.7%(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41.7%,其中显效19.4%(7例),有效22.2%(8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 (通心络 )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6例给予通心络 3粒 ,3次 /d ;对照组 46例给予复方丹参 3粒 ,3次 /d ,心绞痛发作时加服硝酸甘油片含服。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 4周后观察临床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显效率为17% ,总有效率为 91% ;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显效率为 6% ,总有效率为 63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 74%和 46%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通心络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廖瑜修 《中成药》2010,32(12):2037-204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基本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基本治疗,35d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2.7%和57.7%;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3.1%和46.2%;血液流变学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无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用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要高于对照组(78%)(P0.05);心脏负荷实验结果显示,出现ST段压低1mv所需时间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缓解微血管痉挛,缓解心绞痛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用通用通心络为主治疗,对照组用硝酸异山梨酯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82.9%,心电图总有效率80.5%;对照组分别为81.1%、78.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血流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的临床疗效 ,分别观察葛根素组 (5 0例 )和对照组 (5 0例 )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葛根素在减少心肌耗氧量、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异常心电图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葛根素治疗 U A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组,两组均予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阿斯匹林治疗,通心络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和 NO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电图缺血性 ST- T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通心络与曲美他嗪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为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提供方法参照。[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通心络;治疗组口服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压低可持续时间情况,以及整体疗效和副反应情况。治疗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在ST段压低情况下,治疗后治疗组在ST段压低次数以及ST段压低可持续时间上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另外,治疗组比对照组副反应小。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中,通心络较之曲美他嗪药效作用更快,副反应更小,整体治疗效果更佳,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1例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 2 1例和对照组 2 0例 ,采用 Holter分析作为观察手段 ,观察两组药物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以及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及各种早搏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 ST段压低次数和压低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 ,但通心络组疗效更为显著 (P<0 .0 1 )。通心络组治疗后平均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均较治疗前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P<0 .0 5) ,对各种早搏的疗效亦以通心络组为优。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临床较为理想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病人用通心络胶囊 (人参、水蛭、全蝎、虫、蜈蚣、蝉蜕等 )及 40例病人常规西药加硫氮酮 (恬尔心 )对照 ,在缓解症状及心电图疗效 ,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及心电图疗效上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有一定优越性 ,且药物质量相对稳定 ,能确保药效发挥  相似文献   

20.
林懿才  刘晖  黄平  曾韵萍 《新中医》2008,40(6):33-3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TME)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TME治疗.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部分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2组均失访1例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为20.0%,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及部分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TME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