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接触联苯胺工人及膀胱癌患者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兰  冯佩文 《卫生研究》1995,24(6):324-327
报道了联苯胺接触者及其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膀胱癌发病的关系。观察对象包括三组,A组为联苯胺接触者发生膀胱癌的病人(15例)B组为联苯胺接触者(15人),C组为正常对照工人(14人)。三组中淋巴细胞畸变的人数分别占60.0%,58.3%及14.0%,其淋巴细胞畸变率分别为1.1%,0.7%及0.3%。A、B组显著高于C组,且膀胱癌组比非膀胱癌组细胞畸变率高。A组有4例发现有2个以上的淋巴细胞畸变,B组仅有2例,其中1例在染色体畸变检验后1年发生了膀胱癌。对有染色体畸变者作G带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是缺失、易位、断裂和插入,其中多数在9号、8号、6号染色体,且A组至少牵涉3次。表明具有较高畸变的个体可能有较高的膀胱癌危险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或先天的遗传缺陷(通称为染色体不稳定性)反映了癌症的易感性。作者认为联苯胺工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可与其它生物学标记相结合作为膀胱癌早期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2,4-二氯胺基酚(DCAP)是83—1除草剂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本研究以三种染毒计划观察了DCAP诱发V79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DCAP是一种染色体损伤剂,诱发的畸变主要为染色单体断裂和交换;3h染毒和染毒后培养17h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最高,20h染毒观察不到染色体畸变,说明以高浓度短期染毒对高细胞毒性化合物的细胞遗传毒性研究可能是较好的染毒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权光  史纪兰 《中国辐射卫生》1994,3(3):171-172,174
用三种分析方法研究受照人员的遗传效应及剂量估算黄权光,史纪兰,商希梅,李志荣,贾喜铭,刘伟,乔健维(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济南)染色体畸变(CA)在辐射研究中的应用始于六十年代初,20多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染色体畸变都是非稳定性畸变为主,直至80年...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的体外染毒和细胞培养条件下,比较了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DNA解螺旋荧光分析(FADU),DNA复制合成抑制(DRSI)和非程序DNA合成(UDS)6项指标对苯并(a)芘所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检测敏感生。试用浓度-反应回归直线斜率与观察值距回归直线标准差的比值表示各指标敏感性。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敏感性顺序为SCE>MN>CA>FADU>DRSI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鞋厂接苯女工血淋巴细胞CA、SCE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鞋厂接苯女工血淋巴细胞CA、SCE的变化杭州市职防院(310006)张琪瑛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和个体制鞋业中使用含纯苯的粘合剂较多,加之劳动条件差、作业时间长,屡有中毒病例发生。本文对某鞋厂16例接苯女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CA)和姐...  相似文献   

6.
碳酸镧在CA、UDS和MN试验中的抗诱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胚纤维母细胞(HEF)染色体畸变(CA)试验、非程序DNA合成(UDS)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试验,研究了碳酸镧对短波紫外线(UV)、盐酸氮芥(NH2HC1)、亚砷酸钠(NaAsO2)和环磷酰胺(CP)致突变作用的影响,从遗传学角度评估了碳酸镧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碳酸镧在UV、NH2HCl和CP诱导的不同遗传终点中,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诱变抑制作用。但碳酸镧对NaAsO2诱导的CA效应仅有下降趋势,而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其抗诱变作用可能有某种专属性。  相似文献   

7.
张俊然  朱惠刚 《卫生研究》1997,26(3):183-187
运用人胚肺细胞胞质分裂阻断法(CY-MNT)及染色体畸变实验(SCA)检测了某市水源水及自来水的遗传毒性,并比较了两短测实验方法和相应的反映细胞毒性的指标NDI(nucleardivisionindex)和MI(mitoticindex)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市的水源水及自来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的升高,并且各实验剂量组与NDI、MI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源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0.980,自来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918,微核率(MNBN,Micronucleatedbinucleated)与染色体畸变率(SCA,Stru-turalchromosomalaberation)及NDI与MI有很好的相关性,源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958,自来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60。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的体外染毒和细胞培养条件下,比较了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DNA解螺旋荧光分析(FADU)、DNA复制合成抑制(DRSI)和非程序DNA合成(UDS)6项指标对苯井(a)芘所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检测敏感性。试用浓度一反应回归直线斜率与观察值距回归直线标准差的比值表示各指标敏感性。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敏感性顺序为SCE>MN>CA>FADU>DRSI>UDS。推荐SCE和胞质分裂阻断法微核试验为苯并(a)芘接触人群遗传损伤监测的首选指标。FADU试验简便快速,值得在人群监测中试用。  相似文献   

9.
29例慢性低浓度萘接触者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9名慢性萘接触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间染色体型的畸变率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观察组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以染色体断片为主,其次是染色体裂隙。建议将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作为萘作业工人的早期生物监测指标和亚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南宁市4家综合医院(下称A、B、C、D)排污水的致突变性。结果其中3家医院(A、C、D)的污水诱导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明显增高(P<0.05),具有致突变性。而经处理后所有医院污水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无差异(P>0.05)。提示医院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存在着致植物染色体畸变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苯并(a)芘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人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运用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综合评价了BaP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经S9代谢活化,BaP可诱发细胞NM率,CA率和SCE率显著增高,并呈现明浓度-反应关系。上述三指标的变化相互间呈高度正相关。三项指标中与BaP染毒浓度的对数值呈高度正相关。三项指标中SCE试验的浓度-反应关  相似文献   

12.
用人胚纤维母细胞(HEF)染色体畸变(CA)试验、非程序DNA合成(UDS)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试验研究了硝酸铋对短波紫外线(UV)、盐酸氮荞(NH2HCl)、亚砷酸钠(NaAsO2)和环磷酰胺(CP)致突变作用的影响。硝酸铋在剂量设计范围内(10~160mg/kg)对CP诱导的小鼠MN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硝酸铋在预处理20μg/ml组对NH2HCl诱导的UDS显示了增强效应;对UV诱导的UDS和UV、NaAsO2诱导的CA效应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放射职业防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1年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1 243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将职业类别为介入放射学的514人作为介入组,职业类别为诊断放射学的729人作为普放组。对两组人员的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dic+r)、无着丝粒体(ace)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介入组dic+r为(0.03±0.23)%,ace为(0.01±0.13)%,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为2.335%,均高于普放组的(0.01±0.09)%、(0.00±0.05)%、0.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不同性别的工作人员的Dic+r、ace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40岁以上人员的Dic+r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高于≤40岁的人员(P <0.05);介入组人员的Dic+r、ace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均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 <0.05)。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出率高于诊断X射线放射...  相似文献   

14.
高压放电对小鼠和离体人血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Wister近交系雄性小鼠在400kV7.5A和30kV、10kV高压放电条件下做了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血清ALP指标实验观察,染色体畸变信息熵的不确定性比对照鼠高4%,ALP高30%,恢复期实验鼠(一周后)比对照鼠高3%,ALP高2%,两个指标随电压等级增高不确定性增大;400kV7.5A的离体人血实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不确定性比其对照组大5%。提示高压放电产生的物理因素可在臭氧、氮氧化物存  相似文献   

15.
甲硝达唑对CHL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刘克明,史雅青,支秀珍,李新(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300011)加入药物牙膏(富强速效牙膏)中的甲硝达唑在Ames试验中对TA100有明显致突变作用[1]。为进一步验证甲硝达唑的致突变性,本文采用中国仓鼠肺成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的变化,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2例癌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检资料,分析其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放疗和放化疗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治疗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化疗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射治疗会导致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异常,医疗机构可将其作为监测放疗对患者损害的剂量指标,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及时做好每个疗程的放射剂量评估。  相似文献   

17.
551例放射工作者的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551例放射工作者的染色体畸变分析刘文丽康德英陈清英(四川省放射卫生防护所,成都610041)染色体畸变是辐射效应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作为评价辐射损伤及其程度的依据,本文就我省放射工作者与一般非放射职业人员对照,对染色体畸变作一比较分析,以探讨辐...  相似文献   

18.
对苯二甲酸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对苯二甲酸(TPA)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BALB/C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5000mg/kg;Ames试验以TA97、TA98、TA100和TA102作为测试菌种,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的情况下,结果均为阴性;TPA诱导的昆明种小鼠骨髓微核发生率无明显增加;TPA体外诱导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TPA具有致突变活性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9.
香烟烟雾对孕鼠和胎鼠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信  丁延淑 《卫生研究》1995,24(3):138-140
研究了昆明种小鼠在孕期被动吸烟对孕鼠和胎鼠的遗传毒理效应。结果发现香烟烟雾可显著诱导孕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CA)率和SCE率,胎鼠肝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MNCF(P<0.05)。如果被动吸烟孕鼠同时服用苯巴比妥钠以诱导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则孕鼠和胎鼠的CA率,SCE率和MNCF都明显升高(P<0.05)。提示孕期被动吸烟对母、胎双方均可造成遗传物质损伤。苯巴比妥钠诱导的高活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对烟雾中遗传毒性物质可起代谢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陆丹  王杰 《实用预防医学》1999,6(6):470-470
钒作为一种工业毒物,其一般毒性早已为人们所了解。近年来对其致突变作用亦做了不少探讨[1],但对其诱发体内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国内少有报道。我们通过染色体急性畸变试验研究了五氧化二钒(V2O5)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并对染毒后不同时间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V2O5,含量不少于99-0%,由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试剂厂生产,V2O5溶液配制按文献[2]进行。环磷酰胺(CP)由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批号:941106。1-2 实验动物由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