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对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1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BO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膝关节置换术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以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出院时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三月关节康复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及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反复多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此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120例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功能训练等康复疗法;实验组在采用关节松动术、功能训练等康复方式外,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实施联合治疗。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对所有患者实施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视觉模拟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实践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游戏式功能锻炼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功能锻炼,实验组采取游戏式功能锻炼方法系统康复,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及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用游戏式功能锻炼,患儿依从性高,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刀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应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4周后,用膝关节关节疼痛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性指数量表(Index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ISO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止痛效果、严重性指数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和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均可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缓解疼痛,且针刀整体松解术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进行功能锻炼以治疗膝关节镜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康复方法,而实验组早期使用CPM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随访1-3个月.实验组56例患者关节活动度均达正常,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20—62d(平均28.6d),较之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应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在预后及康复时间上均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对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90例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下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及早期(术后12天开始)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治疗的康复方案;对照组仅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时两组均常规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治疗后1周两组再次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对比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膝关节肿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方案相比,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手术的患者患膝关节肿痛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8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药熏洗法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对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90例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下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及早期(术后12天开始)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治疗的康复方案;对照组仅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时两组均常规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治疗后1周两组再次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对比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膝关节肿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方案相比,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手术的患者患膝关节肿痛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郑启松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76-1777
目的 观察手术配合中药辅助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150例,在此次基础上给予中药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2.67%,高于对照组的85.33%.术后7、14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价,实验组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学评价,实验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本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患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配合关节功能锻炼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9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进行早期中药经验方熏洗疗法配合关节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对照组52例只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患肢消肿止痛时间、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患肢消肿止痛时间(P值〈0.01)、关节功能恢复(P值〈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用中药熏洗疗法与现代护理技术相结合,可有效减轻下肢手术后患肢肿胀疼痛,预防和治疗关节挛缩,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配合CPM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CPM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运动训练,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ROM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配合CPM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泉运动疗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我科行康复治疗的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ROM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温泉运动疗法,4周后观察两组疼痛程度、膝ROM、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RO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泉运动疗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了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及膝关节屈伸肌PT。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功能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伸屈肌P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伸屈肌PT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骨折手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疗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在该院行骨折手术治疗以后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综合康复组,每组46例,观察两组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的屈曲活动度都有显著的改善,综合康复组改善幅度明显比常规组大(P0.05)。结论在骨折手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疗法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澳式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动、被动RO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中药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同样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身体疲倦、关节僵硬、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晨僵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转归效果,加快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中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选择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医疗法+常规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月、6月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JOA评分及膝IKDC-2000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运动能力。结果:(1)对主观疼痛(VAS评分)、Lyshom评分、JOA评分、HSS评分、IKDC-2000综合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术后3月、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肿胀(关节积液量):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术后3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的影响、膝关节稳定性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术前及术后6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程序对关节镜下膝ACL重建术后中期功能恢复优于常规康复程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对应取穴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扭伤的效果。方法:选择76例本院门诊急性踝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针刺局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观察组38例予以关节对应取穴法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康复状况并评估两组疗效对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观察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对应取穴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扭伤效果较常规针刺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对改善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8例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及关节松动术。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分别对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范围(ROM)[包括主动/被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PROM)]、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站立-走"计时测试(TUG)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基本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AROM、PROM、VAS和TU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膝关节屈曲AROM、PROM和VAS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但两组TU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中药熏蒸及关节松动术对改善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比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