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静脉溃疡(VLU)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79例VL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患者分别为27、26、26例.对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换药处理、护理干预.综合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并口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行膝关节保守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  相似文献   

3.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褐斑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肝斑”、“黧黑斑”,主要特征是色素对称性过度沉着。目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和方法很多,但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2004年1月-2005年2月,笔者运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患者,并进行较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其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CD棒内固定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30例,其中完全截瘫8例,不完全截瘫22例。结果:所有不完全截瘫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未后遗明显肢体功能障碍;完全截瘫病人中3例恢复良好,仅后遗轻微感觉障碍;余5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减少术后创伤反应,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气滞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 5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气滞血瘀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皮损面积 与严重程度(PASI)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PASI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 81.82%(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 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 有效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 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2):1133-1135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186例。其中103例纳入治疗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0 d,同时口服桃红四物汤10 d;83例纳入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0 d。定期测量患肢小腿周经,定期行VAS评分,定期采用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患肢肿胀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及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患肢术后疼痛肿胀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技术,研究桃红四物汤作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获取桃红四物汤药物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收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靶点,获取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筛选出药物关键成分。将交集靶点上传到STRING数据库,并绘制PPI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并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交集靶点的GO以及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最后运用 AutoDock Tools1.5.6和Pymol2.4.1软件,分子对接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结果 桃红四物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交集靶点有152个,“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及PPI提示IL6、JUN、AKT1、MAPK1、TNF可能是桃红四物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桃红四物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交集靶点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炎症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桃红四物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交集靶点主要涉及IL17、PI3K-Akt、HIF-1、甲状腺激素等信号通路。结论 桃红四物汤从多靶点、多成分及多通路作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起到调控骨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抗炎免疫等作用,今后从生物实验方面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四物汤:当归15 g、川芎10 g、白芍15 g、熟地黄15 g、黄芪20 g、鸡血藤15 g、白术15 g,每日1剂,浓煎200 ml,每日分2次早晚空腹温服,两组治疗周期为3个月。结果:比较两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治疗组各数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截瘫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创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普通治疗组采用常规导尿治疗,强化治疗组在常规导尿的基础上采用按摩、顺腹式呼吸训练,穴位注射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强化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普通治疗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强化治疗组治疗创伤性截瘫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1981年至1989年共治疗脊柱侧凸患者598例,其中98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16例伴有不完全性截瘫。其中14例属于先天性脊柱畸形。对伴有不完全性截瘫的16例患者分别采用了前路软组织松解,椎体大部切除及支撑植骨木、前外侧减压术、后路椎板切除或脊髓侧方移位术.为了矫正侧后凸畸形及稳定脊柱,分别选用哈灵顿或鲁克氏系统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结果是满意的。神经障碍得到得100%的恢复及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泼尼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评价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的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择发育正常的3 dpf斑马鱼胚胎,用10μg/m L泼尼松处理建立斑马鱼骨质疏松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50、150和450μg/m L)的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药依替膦酸二钠组。4 d后,用0.2%钙黄绿素进行染色,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计算斑马鱼脊椎骨的荧光强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泼尼松处理的模型对照组的斑马鱼脊椎骨荧光强度显著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依替膦酸二钠能增加斑马鱼脊椎骨矿化量并有效防止泼尼松龙诱导斑马鱼产生的骨质疏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450μg/m L浓度的桃红四物汤能显著提高斑马鱼脊椎骨骨骼的荧光强度,而50μg/m L和150μg/m L浓度的桃红四物汤溶液组效果均不明显。结论桃红四物汤对斑马鱼的最大耐药浓度MTC为450μg/m L,并对泼尼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6月~1997年6月对1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了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加去势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年龄58~89岁,平均72岁。病程1~5年,平均35年。治疗前有下尿路梗阻症状者12例,夜间尿频者6例,因尿潴留留置导...  相似文献   

13.
加味复元活血汤在骨伤科中的应用体会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354200)叶敏孙笔者使用"复元活血汤"加味配合骨科治疗因外伤性暴力造成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损伤125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89例,女性36例。最小年龄...  相似文献   

14.
加味四物汤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性贫血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衰竭所必然出现的并发症状,我们从2002年10月~2005年5月应用加味四物汤治疗肾性贫血36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对照组富马酸亚铁片22例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术前均经CT检查显示椎管内有骨块挤入,本组全部采用前路手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术后经5个月~5年的随访,神经功能按Frnakel分级评定,16例分别有1~3级恢复,本文同时讨论了手术方法中有关的并发症,并认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脊髓压迫主要来自前方,前路减压同地植有Kaneda内固定比后路手术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截瘫并发骶尾部褥疮带蒂肌皮瓣转移术的护理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尾部褥疮是截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单靠创面换药难以愈合,且住院时间长。用带蒂的臀大肌肌皮瓣转移治疗,其包含主要血管蒂,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可一期修复巨大褥疮创面。我院1992~1998年对8例截瘫并发褥疮患者,采用了该手术治疗收到了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6~63岁,平均39岁。形成截瘫的原因:外伤性脊柱骨折7例,病毒性脊髓炎1例。截瘫平面:颈部2例,胸腰部6例。褥疮的部位:骶尾部4例,坐骨结节处4例。褥疮面积最大20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7 月—2020年 2月收治的 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治疗选择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应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常规治疗与桃红四物汤中药, 43例)和常规组(应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常规治疗, 42例);评价两组术前及术后 12周的血清相关指标胰岛素生长因子 -1(IGF-1)、分泌型蛋白骨硬化蛋白( SOST)水平、骨密度(股骨颈、 Wards三角区、大转子)、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步行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 FMM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IGF-1、 SOST水平、股骨颈、 Wards三角区、大转子三个部位的骨密度、 Harris评分、步行能力评分、 FMM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 12周,观察组血清 IGF-1水平、股骨颈、 Wards三角区、大转子三个部位的骨密度含量、 Harris评分及 FMM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血清 SOST水平、步行能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仅能加快骨折的愈合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比例,提升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截瘫病人留置导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瘫病人的膀胱或其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功能障碍—尿潴留或尿系感染 ,而膀胱内的高压状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 ,进而逆向损害肾功能 ,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故控制或消除尿系感染 ,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 ,降低膀胱内压 ,保护肾功能 ,是治疗和护理截瘫病人的最终目的。为此特根据我科 3 9例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讨论截瘫病人留置尿管护理问题 ,供同仁参考。1 临床资料本组 3 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 6~ 78岁 ,平均 5 7.5岁。高位截瘫 1例 ,低位截瘫 3 8例。并发尿毒症 2例 ,重度肾积水 1例 ,轻度肾积水 4例 ,发生尿系感染 9例 ,其中膀胱炎…  相似文献   

19.
臀中小肌前置治疗脑瘫髋内收内旋畸形乌鲁木齐第23医院(830006)刘刚,张东印报道了运用臀中小肌止点前移与内收肌松解、闭孔神经切断的联合手术方法治疗脑瘫髋屈曲内旋畸形12例24髋,均为截瘫型,平均年龄15岁。平均随访16个月,矫正髋屈曲内旋最大25...  相似文献   

20.
胸椎管狭窄症诊断及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赵合元  周静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12):825-827
作者报道胸椎管狭窄引起胸髓压迫症32例,表现为肌张力改变,括约肌功能障碍,皮肤感觉异常,不完全截瘫及完全截瘫,其诱发因素包括脊柱退行性变16例,氟骨症11全务后继发2例,OPLL3例。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脊髓造影,CT及手术发现狭窄均发生在椎间关节-间盘水平。32例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