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案。方法对清远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来3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3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均取得成功,无发生麻醉意外和术中并发症、无术后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护理人员与外科医师及麻醉医师紧密配合,对确保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完成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处理的特点。方法选择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骨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实施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然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压稳定、心率速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全麻的麻醉方式科学、可靠,稳定患者血压以及心率从而避免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麻醉的过程和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的症状,有8例出现血压降低的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麻醉效果很满意。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无躁动不安情况出现,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7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结果 本组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躁动等不适,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和严重的呼吸抑制,无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具有阻滞完善,肌松效果好,对循环呼吸干扰小等优点,是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于高龄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有效麻醉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实施硬加腰联合麻醉,并观察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麻醉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及躁动等不适症状,未出现一例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持续硬加腰向上置管麻醉,对循环呼吸系统及血管干扰小,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退行性骨关节炎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髋关节功能[1]。笔者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外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48~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老年患者居多,由于老年患者各种脏器功能减退,大多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对麻醉和手术耐受性明显降低,且多合并有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围术期麻醉风险较大,麻醉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均采取全麻麻醉(全麻组),并选取同时期的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腰硬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骚动情况。结果腰硬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全麻组(P<0.05);全麻组骚动发生率高于腰硬组(P<0.05);腰硬组在T3、T4时的MAP、Sp O2与全麻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稳定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与全麻相比在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中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人常见的手术.鉴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及全髋手术的特点,麻醉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总结了我院自2006年8~11月间38例老年病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麻醉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运用不同的临床麻醉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比较,探索最优麻醉方法。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两组,麻醉方法分别运用硬膜外麻醉、硬腰联合麻醉,即硬膜外麻醉组、硬腰联合麻醉组,并且对其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在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上较另一组短。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尚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78-78,8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A组给予0.4%罗哌卡因麻醉,B组给予0.5%罗哌卡因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4%低浓度罗哌卡较0.5%罗哌卡因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且对运动阻滞的影响较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手术麻醉的8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情况、麻醉...  相似文献   

13.
李莉  薛水兰 《重庆医药》2009,38(13):1694-1694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于髋关节全髋置换术的报道较多,但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病例报道极少,尤其是在术中的麻醉护理报道更少。因其适应证严格,技术操作要求高,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手术中护士和医生的配合至关重要。本院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完成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疗效满意,现将麻醉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目前主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2001年1月~2007年7月我院骨科对52例老龄单髋新鲜股骨颈骨折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共6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触感恢复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感觉时间均短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 <0.05)。结论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手术指标相差不大,前者麻醉效果较好,而后者并发生发生率较低,临床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6.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可有效解决髋关节疾病,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1];我院为了探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DAA)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7月12日至2017年7月25日收治的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讨论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全麻方法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满意度、手术麻醉时间、麻醉气管拔除时间、患者清醒时长以及麻醉使用剂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满意度、手术麻醉见效时间、患者清醒时长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满意度、手术麻醉见效时间、患者清醒时长等情况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前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处理,能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心率及术中麻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收缩压为(126.4±11.1)mmHg,舒张压为(76.7±9.2) mmHg;心率为(91.5±12.7)次/分,麻醉起效时间为(4.4±2.1)min,麻醉持续时间为(91.6±13.7)min,术后患者苏醒时间为(7.6±2.3)h。观察组患者术后收缩压为(103.4±10.6)mmHg,舒张压为(68.3±7.4)mmHg,心率为(71.2±9.4)次/分,麻醉起效时间为(1.6±0.8)min,麻醉持续时间为(121.3±16.9)min,术后患者苏醒时间为(5.1±1.7)h,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对5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经硬膜外导管注射2%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根据阻滞范围及血压情况,小量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术中经静脉持续泵入硝酸甘油1~5mg/(kg·min),多巴胺1~5μg/(kg·min),观察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和严重的呼吸抑制,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0±100)ml。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具有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小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髋关节疾患的治疗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更好的治疗髋关节疾患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疾患患者90例,其中包括骨病组患者17例、股骨颈骨折组患者32例、粗隆间骨折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的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负担,值得在临床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