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孙艳萍 《国外药讯》2004,(12):14-15
美国Rigel制药公司宣布评估R112(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Ⅱ期试验获得可喜结果。319名被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病人被纳入(Ⅰ)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Ⅰ)用于过敏性鼻炎鼻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也被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它实际上是一种吸入了外界过敏原后发生在鼻粘膜的过敏性炎症。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是先有鼻痒,之后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另外还可有过敏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流泪、奇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店》2002,(10):88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也被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它实际上是一种吸入了外界过敏原后发生在鼻粘膜的过敏性炎症.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是先有鼻痒,之后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另外还可有过敏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流泪、奇痒)、咽喉及外耳道发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TLR)7是TLR家族中的一员,是Ⅰ型跨膜糖蛋白,由细胞质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同源性(TIR)信号传导结构域和包含19~25个串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外部抗原识别结构域组成。人体内TLR7主要分布在浆树突状细胞(pDC)和B细胞的胞体内体膜上,通过高尔基体的囊泡从内质网穿梭至内体。内体膜上的TLR7与病毒来源的单链RNA分子或咪唑啉类似物结合从而被激活,进一步诱导Ⅰ型干扰素的合成,从而启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细胞的激活,快速招募炎症细胞到感染部分,发挥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过敏的功能。TLR7激活后由于具有调节TH1/TH2细胞比例的作用,其配体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围绕TLR7激动剂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脑炎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抗变态反应药物--曲尼司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尼司特(tranilast,TNL)是一种与H1,H2受体阻断剂作用不同的过敏介质阻释剂.早期临床用于治疗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随后发现具有良好的抗Ⅱ、Ⅲ、Ⅳ型变态反应等多种作用,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奥沙米特(苯哌咪唑酮,Oxatomide,Ⅰ)是国外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抗过敏药物,试用于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是一有发展前途的药物(Drug 1984,27(3):210;Docky MDP:Current Therapantic Research,1981,vol 29;新药临床1984,  相似文献   

7.
Alesion(epinastine hydrochloride,盐酸依匹斯汀)(Ⅰ)1%干糖浆是一种过敏病治疗药,对儿童皮肤病和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紫癜高度有效且安全。它有强抗组胺作用,但几乎没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因其在大脑内的分布水平较低。这个产品是日本第一个儿童用一天给药一次的抗过敏干糖浆制剂,预期将改善儿童病人的顺从性。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叫变应性鼻炎,是由于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是其最常见的四大症状。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还有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耳闷、嗅觉下降或者消失、头昏头痛等,是发生在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性过敏症,其最常见的是花粉热,并可引起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疗法与预后.方法 63例过敏性咳嗽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Ⅰ-C组)、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酚组(S-K组).对照组仅予止咳、祛痰、抗感梁等治疗.Ⅰ-C组予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S-K组予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酚;沙丁胺醇在咳嗽消失后继续服用2周停药.结果 用药2周治疗有效率、平均止咳天数Ⅰ-C组、S-K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一个疗程结束后患儿复发率Ⅰ-C组低于S-K组(为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酚、对控制患儿过敏性咳嗽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预防患儿过敏性咳嗽的复发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优于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酚.  相似文献   

10.
Dynogen公司已经从日本三菱制药公司转让到pumosetrag(DDP733)(Ⅰ)的许可权,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Ⅰ)在三菱已经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Dynogen公司希望到2005年中期能够将(Ⅰ)用于治疗几种胃肠疾病,包括带有便秘症状的过敏性肠综合征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敏颗粒对实验性Ⅰ型变态反应大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形态法观察抗敏颗粒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的影响。结果:抗敏颗粒能明显降低蓝斑皮肤渗出液的OD值及减少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数。结论:抗敏颗粒具有抑制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臻峥 《药学进展》2011,35(8):380-382
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为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在免疫细胞的成熟和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粉螨尘的人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M)对119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HBDT—M的阳性率为44.54%,与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人嗜碱细胞的释放能力与Ⅰ型变态反应密切相关,其释放能力增高者易患速发型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Ⅳ胶原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尿常规异常分为肾损组、非肾损组;并按照2000年11月全国儿科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会议上HSPN的诊断方案将HSP肾损组患儿进一步分为Ⅰ组,Ⅱ组。分别检测患儿尿Ⅳ胶原含量及肾功能,与28例正常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组尿Ⅳ胶原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尿Ⅳ胶原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与发展相关。测定过敏性紫癜患儿尿Ⅳ胶原的含量不仅可作为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较灵敏的预警指标,还将有助于检测、判断过敏性紫癜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5.
脱敏治疗中患者依从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脱敏治疗中,部分患者的依从性不好,现讨论患者在脱敏治疗中的依从性问题。1资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1998年10月11日~2000年9月20日期间,经临床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165例患者,男78例,女87例,年龄5~63岁。用吸入A组和/或B组过敏原作皮肤试验,所有病例有1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1.218种过敏原购自北京协医诊断试剂厂,有屋尘(HD)、尘螨(DF)、春季花粉(SPⅠ、SPⅡ、SPⅢ)、夏秋花粉(PPI)、蒿草花粉(Ar)、豚草花粉(Ra)、多价真菌(PMⅠ、PMⅡ、PMⅢ)、多价兽毛(AH)、多价羽毛(FF)、棉絮(CMⅠ)、床垫料(CMⅡ)、其它垫…  相似文献   

16.
Evolutec公司将对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rEV131(Ⅰ)进行一项多剂量使用Ⅱ期随访试验。在112名患者中进行的一项Ⅱ期试验的结果显示,(Ⅰ)起效时间小于等于45分钟,比甾体类喷鼻剂(起效时间大约为8小时)起效快。(Ⅰ)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充血和粘液分泌,这些是患者最难忍受而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欠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儿童紫癜性肾炎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42例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进行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的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较无肾损害组BPC及MPV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小板参与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过程,并在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中其意义更加重要,而皮内试验是检测速发型变态发应过敏原的主要手段之一,且简便易行,两者是反映和诊断过敏性疾病非常有用的指标[1]。我院2002年开始,我们对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规进行这两项指标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78012(本研究编号)是色甘酸钠(disodium cromoglycate,简称DSCG)的一个异构体,其结构为1,3-双(2-羧基色酮-7-氧基)2-羟基丙烷二钠盐(Ⅳ)。1972年Cairns等报道此化合物对被动皮肤过敏(PCA)实验有保护作用,吴若鉥等进一步将它与DSCG的抗过敏作用进行了比较,其作用强度相似,目前临床试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初步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是变应原等诱发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环境中的变应原是诱发病人鼻痒、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的主要诱因,发现并避免这些变应原是防治过敏性鼻炎的关键。我们于1995~1997年对160例过敏性鼻炎病人进行了变应原皮试检查,以探讨过敏性鼻炎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