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后镇痛药吗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吗啡PCIA用药剂量的最佳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镇痛(PCA)的对比研究,探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镇痛(PCIA)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的用药剂量差别、血药浓度差别、副作用的防治。结果PCIA组与PCEA组均达满意镇痛,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出现成瘾性。在VAS评分接近时,PCIA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吗啡在持续靛脉与硬膜外镇痛效应相同时血浆吗啡浓度差异明显,吗啡在短期行PCIA或PCEA均安全有效,药物成瘾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芬太尼与异丙嗪联合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对40例晚期癌症患者应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治疗.随机分成Ⅰ、Ⅱ两组,药物配方:芬太尼10 μg/kg加异丙嗪25~50 mg组(Ⅰ组),芬太尼10 μg/kg组(Ⅱ组),两组分别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输注速度2 mL/h,自控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结果 两组患者客观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明显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嗪联合用于晚期癌症患者PCIA能有效的控制患者恶心、呕吐发生,且价格便宜,是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30~70岁拟行乳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药组(B组),每组1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患者苏醒后2 h(T1),5 h(T2),和24 h(T3)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PI)、疼痛缓解程度(PAR)、镇静评分(SS)、24 h用药量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时间点,PI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R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关节腔内联合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均分为3组,术毕关节腔内分别注入0.9%生理盐水(NS组)、罗哌卡因(R组)、罗哌卡因+芬太尼(RF组),行镇痛评估,记录术后补救性镇痛药总用量.[结果]RF组术后清醒至术后8 h休息时及术后清醒至术后24 h运动时的VAS评分、术后24 h美洛昔康用量明显低于NS组和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关节腔内注射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30~70岁拟行乳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药组(B组),每组1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患者苏醒后2h(T1),5h(T2),和24h(T3)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PI)、疼痛缓解程度(PAR)、镇静评分(SS)、24h用药量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时间点,PI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R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6.
姜华  左云霞  周齐鸣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658-3660
[目的]评价新型镇痛药诺扬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45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诺扬组1 mg静脉滴注,芬太尼组50 μg静脉滴注,空白对照组.观察静脉给药前,给药后0,5,10,15,30 min时镇痛,镇静评分,心率,收缩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呼吸频率.术后1,2,3,4 h镇痛评分(VAS),使用杜冷丁人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使用诺扬或芬太尼后,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P=0.001),镇静评分升高(P=0.006)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P=0.02).诺扬组患者的镇静评分高于芬太尼组(P<0.05),恢复室内诺扬组需追加止痛药的患者人数低于芬太尼组(13%vs 33%,P>0.05),术后使用杜冷丁的人数低于芬太尼组(0 vs 13%,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空白对照组患者的杜冷丁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诺扬组和芬太尼组(P<0.05). [结论]腹腔镜术后病人按常规临床剂量使用诺扬镇痛能有效缓减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诺扬临床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镇痛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芬太尼静脉镇痛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严重烧伤患者于伤后6h内入院,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全部患者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10μg/ml+氟哌利多50μg/ml进行镇痛治疗,持续输入量2ml/h。检测镇痛前和镇痛后4、12、24h和48h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全部患者镇痛开始后IL-6、IL10和TNF-α与镇痛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其中IL6和TNF-α镇痛开始后12h和24h与镇痛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IL10镇痛开始后4、12、24h和48h与镇痛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芬太尼静脉镇痛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0例AsAI-II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组D、芬太尼组F、地佐辛芬太尼联合组DF),每组50例。术后行PCIA。观察三组患者术后3h、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48h内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种用药方法均能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DF组镇静评分(Ramsay)及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D组、F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贵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胸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喷他佐辛组:喷他佐辛180mg和昂丹司琼8mg行PCIA;芬太尼组:芬太尼1.0mg和昂丹司琼8mg行PCIA.两组PCIA均采用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的镇痛模式.比较患者Prince-Henvy镇痛评分、镇静评分、PCIA综合满意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Prince-Henvy镇痛评分和术后24 h PCIA综合满意度、各时段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他佐辛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6)分、3.3%(1/30),芬太尼组分别为(2.9±0.4)分、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胸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腕踝针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镇痛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腕踝针联合PCIA镇痛,对照组予以PCIA镇痛。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静息和咳嗽时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分、镇痛药物增加剂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静息和咳嗽时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增加剂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腕踝针联合PCIA镇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评分,镇痛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