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近十年来,临床肿瘤病理诊断标准有了一些更改,又报导了一些新命名的肿瘤。现简要介绍如下,以供临床肿瘤或病理科医师参考。一、软组织肿瘤 1.平滑肌肿瘤:在一般平滑肌肿瘤外,又添一型,即瘤细胞很多,但仍为良性,称多细胞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在一般肉瘤之外,又添一型,即瘤细胞奇型怪状,称多形性下滑肌肉瘤。在胃、子宫、腹膜后,多数学者定为10个高倍视野5个以上分裂象。  相似文献   

2.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是一种发生于静脉内的结节状平滑肌细胞增生,多发生于子宫肌壁间的静脉内,可延伸至子宫静脉或盆腔静脉。本病较为罕见,文献报道不多,我院于2008年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AML的超声及病理表现.结果肿物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多边界清晰,规则.内部回声多为强回声,少数为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强回声为脂肪回声或近似脂肪回声.肿物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多无声衰减.CDFI显示瘤体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静脉血流为主.结论 HAML由于血管、平滑肌及脂肪含量不同,超声表现多样.当肝脏肿瘤在边界形态上表现为良性,内部呈脂肪回声或见到近似脂肪回声的强回声时,应想到HAML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1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发展历史 20世纪40年代,Stout等把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平滑肌瘤。20世纪60年代也有称为平滑肌肉瘤、成平滑肌瘤或奇异平滑肌瘤者;到60年代末期,随着电镜技术的发展,发现只有少数GIST细胞可见平滑肌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小肠平滑肌肿瘤术前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的诊断过程。结果:平滑肌瘤14例,平滑肌肉瘤2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或盆腔肿块;影像学检查发现86%的患者有病灶存在,但术前确诊率仅为31%。结论: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选用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X线检查对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但以往常被误诊为癌、胃外占位病变或溃疡。若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并应用适当的检查方法,诊断率可大大提高。本文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胃平滑肌肉瘤,结合文献,着重对X线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这是近十多年来提出的一种肿瘤命名,主要发生在胃肠道,也可见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广义上讲,它是指胃肠道除上皮性肿瘤以外的一组梭形或上皮样肿瘤,以往多诊断为平滑肌瘤,少数诊断为神经纤维瘤或神经鞘瘤。最近,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发现多数肿瘤,并无平滑肌或神经的特征性分化,因此将它命名为间质瘤。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胃肠道间质瘤,部分细胞表达肌源性,部分细胞  相似文献   

8.
50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0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胃部20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10例、回肠6例、结肠9例。良性29例、恶性21例。临床上本瘤诊断率低,当出现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和腹痛时应高度怀疑本病。提出病理论断平滑肌肉瘤标准:1.瘤细胞核分裂≥1/10个高倍视野(HPF)、胃为3/10HPF.2.幼稚瘤细胞。3.瘤体直径大于7cm.4.瘤细胞对周围组织浸润。5.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有第1项,有或无其他项;或后4项有其中两项即可考虑为平滑肌肉瘤,项目越多恶性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附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5~1987年,我院共收治消化道平滑肌肿瘤8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肌瘤44例,肉瘤42例。主要发生于胃(46例),其次为小肠(32例)。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出血、腹痛和腹块,少数病人为小肠梗阻。X线钡餐或钡灌和纤维内窥镜检查为重要诊断手段,但对小肠病变发现率较低(35%)。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诊断小肠肿瘤有很大价值。手术切除为本病唯一有效疗法,预后也较其它癌瘤要好。本组随访1~12年75例中,41例肌瘤未见复发;34例肉瘤中2例复发,4例死亡(均系晚期姑息性切除),28例情况良好,其中存活5~12年者有1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组织发生、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等进行讨论。方法:对1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进行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组织学显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和片状排列,肿瘤细胞体积大,多边形或梭形,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呈空泡状。可由单核或多核的上皮样细胞构成,特别是当肿瘤显示不典型的特征时很容易与有些肿瘤混淆。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黑色素(HMB-45)阳性、结蛋白、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弥漫阳性或散在阳性而上皮细胞膜抗原阴性。结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罕见亚型。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Martin等(1960)首先报告6例不同于一般平滑肌肿瘤的胃奇形平滑肌瘤。 Stout报告69例此种胃肿瘤, 称平滑肌母细胞瘤。 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嗜伊红, 常有核周透明区或胞浆空泡, 象上皮细胞, 故又名上皮样平滑肌瘤。 此瘤多发生于胃肠道, 特别好发于胃, 也见于消化道以外部位, 好发于成人, 大多数是良性。  相似文献   

12.
胸内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大部或全部位于胸廓入口以下。分为坠入性和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其组织类型主要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少数为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1965年1月至1996年4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胸内甲状腺肿14例。本病以40岁以上的女性多见。χ线胸片、胸部CT和同位素扫描是常用的诊断手段。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体多部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状况,为建立合理的临床诊治规范提供部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多部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6例的术前影像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方式和预后相关分析。结果15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最多见的两个部位依次为肾脏 (77%, 120/156) 和肝脏 (14 %, 22/156)。81例(52%,81/156)肾脏及肝脏AML病例术前影像学和临床诊断为恶性或难以判定良恶性,其中74例按照恶性肿瘤根治原则采取根治性肾切除、肝脏介入治疗或肝叶切除。124例具有随诊结果,其中仅1例(0.8%, 1/124)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1年出现肝脏转移,其余病例平均随诊48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累及肾脏和肝脏,绝大多数病例临床上显示为良性,未见复发或转移。因此,为避免良性肿瘤的过度治疗,术前穿刺和(或)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组织发生、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等进行讨论.方法: 对1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进行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组织学显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和片状排列,肿瘤细胞体积大,多边形或梭形,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呈空泡状.可由单核或多核的上皮样细胞构成,特别是当肿瘤显示不典型的特征时很容易与有些肿瘤混淆.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黑色素(HMB-45)阳性、结蛋白、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弥漫阳性或散在阳性而上皮细胞膜抗原阴性.结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 的罕见亚型.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纤维连接蛋白(Fn)为标记物,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2例膀胱癌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上皮基底膜、血管基底膜及平滑肌束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膀胱组织中,上皮及血管基底膜,平滑肌束膜连续性完整,浸润型膀胱癌,上皮基底膜和平滑肌束膜中断、缺失着普遍存丰,相应部位癌细胞侵袭,Fn成份表达率下降;浅表型膀胱癌改变不明显,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在2例T4期膀胱癌中发现癌细胞侵裘小血管,相应部位基底膜及Fn成份缺失。提示。基底膜及平滑肌束膜受损程度,其Fn成份表达程度可作为评估膀胱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判定的客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类肿瘤的CT表现,讨论其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的CT征象,其诊断结果与胃镜、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比较。结果 13例中,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5例。除1例误诊为胰腺癌外,CT都确诊为胃平滑肌类肿瘤,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3%;优于另外两种方法(P<0.05)。良恶性平滑肌瘤的CT图像有一定的CT特征。位于腔外的肿瘤多为肉瘤。当肿瘤直径大于5.0cm,瘤体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或溃疡深而不规则,邻近器官或组织有侵犯或转移时,要考虑恶性。结论 CT在显示胃平滑肌类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其内部密度情况有独特价值,尤其可以观察肿瘤对邻近器官和组织有无侵犯或转移。据此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胸内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内甲状腺肿是指在的甲状腺大部或全部位于胸廓入口以下。分为坠入性和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其组织类型主要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少数为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1965年1月至1996年4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胸内甲状腺肿14例。本病以40岁以上的女性多见。X线胸片、胸部CT和同位素扫描是常有的诊断手段。手术切除为首这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肿瘤防治研究》1977,5(2):37-41
 巨大淋巴结增生(Giant lymph nodehyperplasia)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淋巴结高度肿大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多数病例以肿物为其临床主要症状;部分病例伴有低烧、贫血及高球蛋白血症。本病多发生在纵隔,也见于颈部和其它部位的淋巴结,少数位于淋巴结外。临床上多诊断为肿瘤,往往经病理检查确诊。本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子宫平滑肌瘤十分常见,但其病理图像变化甚多,有时也可误诊,现将我室19例原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例作一分析。材料来源我室从1960年至1984年共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40例。经复查,其中19例应诊断为平滑肌瘤。病理与临床资料 19例全部行子宫切除术。大多数肌瘤在肌层中,肌瘤数1~8个,直径3~15 cm,平均7.1 cm。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楚,大部分有假包膜。切面呈编织状或旋涡状,部分切面质地稍细腻。少数有出血坏死。镜下观察:19例中有7例呈典型平滑肌瘤图像,仅偶见个别病理性核分裂或细胞排列稍紊乱。有4例呈现怪细胞型图像。瘤细胞梭形、圆形或不规则多形性。细胞核染  相似文献   

20.
小肠及大肠平滑肌肉瘤 (附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恶性肿瘤少见,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本院自1959年至1990年,经病理证实共收治48例,现结合具体病例,就本病的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性别及发病率:本组48例年龄分布20~66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男27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3:1。高发年龄为40~70岁,以40—50岁最为多见(22/48,46%),同期收治小肠恶性肿瘤184例,平滑肌肉瘤占17%。收治直结肠恶性肿瘤4898例,平滑肌肉瘤占0.3%。二、临床表现:以出血,腹痛及腹部包块三大症状为主,分别占75%,63%,63%。小肠平滑肌肉瘤以腹部包块最多见占74%,结直肠平滑肌肉瘤以出血最多见占94%,具体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