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春林 《海南医学》2001,12(10):32-33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对2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术后6—12个月复查,疗效评定按李学佩法^[1]均无不愈者且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术野清晰,损伤轻,保留了中隔软骨支架是矫正鼻中隔偏曲非常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应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中隔成形术 4 3例 ,其中鼻中隔合并鼻窦炎 2 2例 ,单纯鼻中隔偏曲 2 1例 ;介绍了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技巧 ,注意事项。具有较传统手术术野清晰、操作仔细准确、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战卓 《中国厂矿医学》2001,14(5):393-394
自 198 7年 9月至 1998年 5月 ,共施鼻中隔偏曲手术136例 ,其中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42例 ,鼻中隔成形术38例 ,鼻外进路鼻中隔鼻成形术 10例 ,鼻中隔鼻小柱成形术 2例 ,鼻内窥镜下的鼻中隔成形术 14例 ,鼻内窥镜下的鼻中隔成形术加鼻窦手术 30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本组 136例病人中 ,男 118例 ,女 18例。年龄最大 67岁 ,最小 19岁 ,平均 40岁。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 30例 ,鼻中隔偏曲伴双下甲肥大 5 0例 ,外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 12例 ,重度鼻中隔偏曲 14例 ,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鼻息肉 30例。对单纯性鼻中隔偏曲的 30例…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鼻内窦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方法:分析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166例中142例治愈,治愈率85.5%,好转24例,好转率14.5%,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手术照明好,术野清晰,在直视下手术,易剥离粘连处和及时发现粘膜损伤,术后并发症少;特别是行局限性鼻中隔切除术和同期完成鼻窦手术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随着鼻内窦镜技术的普及和鼻中 隔偏曲对鼻窦引流影响的深入研究,鼻中隔手术的适应证在扩大,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1 997年~ 2 0 0 0年在鼻内窥镜下施行鼻中隔成形术共 3 4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1 9例 ,女 1 5例 ;年龄 2 0~ 64岁。 3 4例中鼻中隔软骨部偏曲 1 6例 ,骨部偏曲 4例 ,混合偏曲 1 4例 ;单纯鼻中隔偏曲 2 1例 ,伴有鼻息肉鼻旁窦炎者 1 3例。1 .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 ,垫肩 ,头略偏向术者。行局部麻醉后 ,在内窥镜下仔细检查 ,看清偏曲的部位、形态和范围 ,常规切口 ,须在黏骨膜下进行分离 :向上分至鼻中隔上缘 ,向后、向下分至偏曲部的后下方 ,在分离过程中也可边分离边用软骨钳和骨钳分次…  相似文献   

6.
应用鼻中隔粘膜下减张放射状切除整复术,对11例飞行员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了单纯方形软骨部偏曲和合并骨部偏曲切除整复术,术后1周11例鼻中隔直,通气改善。本术2月、1年随访10例,症状消失,鼻中隔平直,全部通气良好,各期随访病例均无鼻 穿孔和鞍鼻等并发病。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157-15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优越性。方法分析200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鼻中隔偏曲治愈率为97.5%,有效率为100.0%。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手术照明好,术野清晰,易剥离粘连处和及时发现粘膜损伤。其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便于术后复查;特别是行鼻中隔成形术与同期完成鼻窦手术比较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因此,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可取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8.
陶廷富  孙军等 《实用新医学》2001,3(12):1071-1073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重建术对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鼻中隔偏曲患分别合并有鼻阻(10例),头痛(9例),鼻出血(5例),血管运动性鼻炎(3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4例)。其中包括18岁以下儿童4例,手术在鼻内窥镜下,根据不同的偏曲类型和部位分别采用不同的粘膜切口,术中保留中隔软骨,骨性偏曲予以切除,软骨偏曲采用不剥离对侧粘骨膜的情况下,四周切断或“田”字型切开办法矫正,21例中8例同时施行了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例在全麻下同时施行了 双侧全筛开放术。结果:21例中隔粘膜切口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分别随访3-6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重建术,在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手术简便,并发症少,适应证宽,可以替代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矫正鼻中隔偏曲。  相似文献   

9.
肖嵩 《安徽医学》2003,24(5):48-4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 ;方法 鼻内镜下采用楔形切除、划痕术和偏曲软骨或骨组织局部切除方法 ,矫正鼻中隔偏曲 2 4例 ;结果  2 0例完全治愈 ,有效 4例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术野清晰 ,直视下矫正或局部切除偏曲中隔 ,创伤小 ,有效地矫正鼻中隔偏曲 ,特别适合于高位和后方偏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就诊的50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进行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都鼻中隔偏曲矫正,鼻中隔无穿孔发生.结论:经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可保留患者鼻中隔骨和软骨,术后恢复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技术在耳鼻喉科检查及手术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鼻内窥镜检查940例,其中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72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121例;单纯性鼻息肉26例,鼻中隔偏曲49例,增殖体肥大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0例,伴鼻中隔偏曲19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72例鼻出血全部治愈26例单纯鼻息肉,49例鼻中隔偏曲,6例增殖体肥人症状全部消火: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自觉症状全部消失25例(62.5%),明显好转12例(30.0%)症状无改善3例(7.5%),总有效率92.5%,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检查广泛用于耳、鼻、咽、喉疾病及肿瘤的检查、诊断、治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偏曲多采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此种术式常可造成鼻中隔穿孔,外鼻畸形。作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不切除鼻中隔软骨的矫正方法治疗了20例鼻中隔偏曲,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45岁。全部为受伤后致中隔软骨部偏曲。“C’型偏曲者15例;“S”型偏曲者5例。其中Ⅰ度偏曲3例,Ⅱ度10例,Ⅲ度7例。临床表现为鼻塞(10例),头痛(8例),鼻出血(5例),歪鼻(8  相似文献   

13.
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的鼻中隔偏曲需手术治疗。由于传统的Killian手术视野不是很清楚 ,尤其对高位、后位偏曲者 ,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而应用鼻内窥镜技术 ,在Killian手术的基础上 ,直视下可完成手术 ,操作准确 ,并发症少 ,病人痛苦小 ,并可一期完成鼻窦、鼻息肉手术。我科于 2 0 0 0年 2~ 8月应用鼻内窥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1例中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19~ 5 8岁 ,合并有鼻窦炎者 7例 ,合并鼻窦炎伴有鼻息肉者 3例 ,单纯鼻中隔偏曲者 11例。选用 0°鼻内窥镜 …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建  熊敏  王智运  陈亮  冯晓华  陈国强  陈勇挺 《广东医学》2002,23(12):1297-1298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和术式。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用鼻中隔成形术代替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鼻中隔成形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其疗效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一样。内窥镜下视野更清晰。结论:鼻中隔成形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陈昭强 《浙江医学》2002,24(2):101-102
鼻中隔偏曲在影响鼻腔通气、鼻窦引流时,需要做矫正手术。根据鼻中隔偏曲的不同情况(C型偏曲、S形偏曲、棘突或嵴突),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经典的鼻中隔矫正术(Killian手术)是在粘软骨膜及粘骨膜下将鼻中隔软骨的大部及偏曲的筛骨正中板和犁骨加以切除。我科近3年来对11例以软骨偏曲为主的C形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粘膜下软骨切割离断而非切除的方法来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鼻中隔软骨部呈C形向一侧偏曲且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术前主要症1…  相似文献   

16.
应用鼻中隔粘膜下减张放射状切除整复术,对2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了单纯方形软骨部偏曲和合并骨部偏曲切除整复术。术后1周182例鼻中隔平直。196例通气改善。术后2月随访106例,其中103例鼻中隔平直,全部通握良好,随访1年82例,其中80%例鼻中隔平直,全部通气良好。  相似文献   

17.
改良型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68 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型鼻中隔矫正术,其主要内容是(1)对鼻中隔全程“S”形偏曲及“C”形偏曲者的鼻中隔偏曲部软骨在术中经处理后再利用;(2)术后鼻腔用明胶海绵固定,术后用1% 呋麻液滴鼻,尽量减少术中创伤引起的粘膜肿胀,影响鼻甲及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3)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基础上将切口向上延长2~5m m ,向下尽量将偏曲部全程切开至鼻底。68 例近期及随访1 年以上均示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鼻中隔成形及鼻腔外侧壁结构整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鼻中隔成形术对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软骨部和骨部有效,但用于治疗解剖结构异常的鼻腔外侧壁结构则效果不明显。1999年10月至2003年8月我们为鼻中隔偏曲65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成形及鼻腔外侧壁结构整形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病,应用传统的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已实施100余年,但在前鼻镜操作显露中隔深部切口有一定困难。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窥镜下施行局部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可能,且由于其视野清楚,更显其独特优越性[1]。下面将我院近几年应用此项技术手术的40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从1998年10月~2003年12月共实行鼻内窥镜下局部鼻中隔矫正术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 ̄62岁,平均37岁。其中单纯行局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5例,鼻中隔手术同时行一侧鼻窦手术15例。在Storz0°、30°鼻内窥…  相似文献   

20.
鼻中隔成形术的实践与力学原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施行鼻中隔成形术100例的观察与研究,证实鼻中隔成形术有牺牲组织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和符合生理解剖的特点,与30例同期行killa术式者相比,疗效明显优于后者。从力学角度上研究,鼻中隔软骨部偏曲的成因主要是弹力扭曲,随着弹力的回复软骨自会展平。手术中应将软骨后上与鼻顶间夹角的骨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