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确定小儿清热灌肠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对小儿清热灌肠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C3D2,即用3倍量70%乙醇渗漉三次每次8h.结论本实验结果可靠,最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小儿清热灌肠剂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许家鸾,王京霞(浙江省中医院,杭州310006)小儿清热灌肠剂系我院儿科用于小儿发热的经验方,由大黄、苦参、柴胡三味中药组成。(三味药等量制备成每毫升含生药0.75g,其中大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具清热凉血作用,苦...  相似文献   

3.
药用活性炭灌肠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震  丁玉峰  黄旭彤  方淑贤  杜光 《医药导报》2010,29(11):1472-1474
目的确定药用活性炭灌肠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考察药用活性炭灌肠剂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及2.0%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结论该实验结果可靠,最佳工艺条件有助于增强药用活性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筛选透骨灵巴布剂成型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蒙药透骨灵巴布剂的研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对透骨灵巴布剂的成型工艺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透骨灵巴布剂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透骨灵巴布剂的成型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C2,即药物与基质在80℃时涂膜,在40℃的烘箱中烘干4小时成型.结论:本实验为透骨灵巴布剂的成型工艺寻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感冒清热口服液的工艺。方法:对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荆芥穗、薄荷、紫苏叶进行了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以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三因素,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提油后的三味药材同防风等其它八味药的混煎工艺进行筛选,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混煎工艺中的浓缩密度,配剂前加入矫味剂蔗糖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用量以及处方中防腐剂山梨酸钾的用量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论:依据原部颁标准项下的感冒清热口服液处方,并参照药典中感冒清热颗粒项下的制法研究出了感冒清热口服液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臣药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最佳水煎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水提条件为用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减压提取温度75℃。结论该提取工艺所得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较高,经验证,合理可行,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芪术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每次为生药重的9倍,煎煮3次,沸煮40min,浓缩至含生药量0.8g/ml,醇沉浓度为48%。结论:本研究实验结果可靠,最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伍紫尧  黎莉  方继德  周文 《中国药师》2009,12(5):623-625
目的:探讨养阴清热降糖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养阴清热降糖胶囊的水提取工艺,以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8倍水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所得多糖含量较高,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可为养阴清热降糖胶囊的制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刘智  尹爽 《黑龙江医药》2007,20(1):35-36
目的:优化清热止咳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HPLC法测定正交试验的评价指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条件对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清热止咳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结论:研究实验结果可靠,以优化的工艺提取的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且生产耗时短,有利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退热静栓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组方分析以及和水合氯醛灌肠剂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操作方法还是退热效果,都明显优于水合氨醛灌肠剂和小儿退热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儿七星茶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pH、崩解时限、口感、硬度作为评定指标,对泡腾剂配比、聚乙二醇(PEG)6000、填充剂、矫味剂的用量进行优化,并对结果 进行了验证. 结果 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为0.6:1,PEG6000用量为9.0%,甜菊糖用量1.1%. 结论 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小儿止咳冲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以16倍量水煎煮粗颗粒药材2次,每次0.5h。结论:此提取条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研究清热感冒颗粒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制粒收得率和颗粒水分为指标,探索清热感冒颗粒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清热感冒颗粒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量2000m3/h,进风温度78℃、进液速度20rpm.结论 本试验为清热感冒颗粒的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试验确定咽喉雾化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法对咽喉雾化剂有效成分的提取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氯化两面针碱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考察了不同条件参数下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结果 本方的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水100℃煎煮1 h,煎煮提取3次.结论 咽喉雾化剂工艺设计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复方鹿角霜片的制备方法.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以浸出物得率和马钱苷提取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填充剂、润滑剂、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本制剂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水煎煮3次每次2h;最佳成型工艺为选用乳糖为填充剂(药粉和乳糖的比例为3∶2),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在处方中比例为4%),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在处方中比例为0.6%).结论 本工艺具有较高的浸出物得率和马钱苷提取率,制得的片剂符合《中国药典》(2010)有关项下的规定,提取和成型工艺可行、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在中成药制剂的处方中,栀子的使用频率较高。本工作以栀子药材为研究对象,以其主要成分栀子甙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栀子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巴布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优选巴布剂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 用正交法设计实验,以巴布剂膏体的均匀性、可涂展性、膜残留性、对皮肤的追随性为综合考察指标,以剥离强度为量化指标,对巴布剂基质成型工艺的几种影响因素: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基质各组分的添加顺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优选出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搅拌时间6 0min ;搅拌速度6 0 0r·min-1;增稠剂组分先与交联剂组分混合,最后再加入黏度调节剂组分。结论 应用本法制备的巴布剂黏性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优选盆腔炎灌肠合剂提取工艺.方法 以收膏率和总酚酸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盆腔炎灌肠合剂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A2B1C2,即提取2次,料液比1∶12,每次提取1h.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高,为盆腔炎灌肠合剂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喷雾制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化痰颗粒喷雾制粒工艺的最佳生产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黏舍剂浓度、黏合剂用量、喷雾速度、制粒温度为可变因素,以合格颗粒收得率为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最佳生产条件为黏合剂明胶浓度为8.0%,用量为1.5%,喷雾速度为0.4kg/min,制粒温度为65℃。结论该生产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收得率高,质量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跌打榜巴布剂"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黏着力、涂展性、赋形性、膜残留性为指标,用正交实验进行配比工艺的筛选。结果最佳的基质配比为:A1B1C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