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整体护理是以人的基本需求理论为依据、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病人为中心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身心护理.整体护理不仅要求重视做好病人的生理护理,还特别强调和重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变化,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与健康.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要求护士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想到在为谁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结果如何,并检查和衡量自己的言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夏琳  陈国英 《全科护理》2009,7(29):2711-2712
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应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常用的技巧,这些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有效地心理护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因此,心理沟通过程也可看成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向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治疗效果的需要。1护理心理沟通五要素护理心理沟通过程中通常包含信息发出者、信息接受者、引发沟通的客观事物、沟通渠道与载体及以效果与反馈5种要素。1.1信息发出者是沟通的主要方面,在护士与病人的心理沟通过程中护士承担这一角色。1.2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收受方面,在护患沟通中,病人常常扮演这一角色,但有时也会转换,如病人向护士提问。1.3引发沟通的客观事物病人从熟悉的家庭或工作单位来到陌生的医院,需要了解与熟悉新的环境及自己疾病的治疗情况,护士应该满足病人这种需要。这种需要与满足需要便是引发沟通与交流的客观事物,它是产生沟通与交流的前提和依据。1...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迅猛增加 ,护理模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传统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更加重视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的新的护理模式。实践证明 ,根据不同病人术前、术中的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实施心理护理 ,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预防并发症 ,促进康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围手术期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已成为手术室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 收集资料 ,确定护理问题病人在接受手术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 ,怕得不到满意的治疗和护…  相似文献   

4.
实施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的挑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转变观念 ,适应整体护理的变革。整体护理观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即必须把服务对象视为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发展的人 ,变封闭式的护理为开放式的护理。提倡“以病人为中心”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整体护理思想为指导 ,关心服务对象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对其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作出反应。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的角色不仅是照顾者 ,还是教育者、管理者。护士不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 ,而是需要积极主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 ,根据病人的需要帮助其解决问题。已把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技术操作 ,扩展到注意病人的心理、精神、…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调研外科模式病房整体护理工作,于1998 年4 月~1998 年5 月,采取在外科蹲点跟班的形式,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及健康教育成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4 方面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外科整体护理工作,分析其工作成效:基础护理落实到位,病人病情了解全面,较好地完成了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促进了护士学习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存在问题:护士人员编制少,学历层次低等。需要不断完善,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浅谈外科心理护理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促使人们重视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我国八十年代起各医院是将病人看成一个整体 ,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对病人实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不但要求护士作好日常生活护理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 ,尤其是外科病人 ,手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应激 ,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就显得更为重要 ,具体实施浅谈如下。1 心理护理的概念护理心理学即是心理学和护…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调研外科模式病房整体护理工作,于1998年4月~1998年5月,采取在外科蹲点跟班的形式,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及健康教育成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4方面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外科整体护理工作,分析其工作成效:基础护理落实到位,病人病情了解全面,较好地完成了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促进了护士学习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存在问题:护士人员编制少,学历层次低等.需要不断完善,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开展健康教育,使护理工作向深度广度迈上一个台阶。健康是病人享有的一种权利,也是护士对病人早日康复责任。护士如何给病人创造舒适感,解决不适,减轻痛苦,是检测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的一个标准,护士为病人健康而尽全力是每个护士的职责。术后病人在2至3周面向下俯卧特殊体位能产生很多的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怎样减轻不适、创造舒适、真正为病人解决生活需求,解决护理治疗的问题,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护士具备多学科知识,为病人提供全程身心护理,让病人用积极态度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总之,在术前、术后每个阶段护士都要尽力解决护理问题,对不同病人需要给与不同健康指导。健康指导是否落实己成为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做好健康教育是减轻病人痛苦创造舒适、保持良好情绪、促进早日康复为目的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贯彻整体护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进一步调研外科模式的病房整体护理工作,于1998年4月~1998年5月,采取在外科蹲点跟班的形式,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及健康教育成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4方面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外科整体护理工作,分期其工作成效;基础护理落实到位,病人病情了解全面,较好地完成了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促进了护士学习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存在问题:护士人员的编制少,学历层次低等。需要不断完善,提高整体护  相似文献   

10.
许曦微  武娟 《护理研究》2006,20(3):797-79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目标,以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为导向,除了常规的疾病护理外,强调护理人员要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状况对病人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内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以成为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于2005年9月-2005年11月对46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病人的依从性谈心理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人依从性,对临床治疗效果及病人的健康恢复影响很大.护士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对心理护理日益重视.认识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动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促进病人疾病的恢复大有裨益,同时能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前进和科学进步发展,护理学从生物护理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模式护理,使护理工作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专门对病人的心身健康实施全面系统的,整体的护理,即关心病人的机体疾病,又关心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服务态度,文明的行为举止,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病人的心理。具体应做到: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护士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同时也为与病人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与病人沟通方面,护士应运用心理学知识,注意非语言和语言沟通的技巧,走进病人的心理世界,了解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观念的提升,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更新观念,思想上适应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来,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不仅重视疾病护理,而且重视病人心理方面的要求,把身心护理视为促进病人康复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因此,如何把护理实践与关爱行为结合起来,针对每个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是当今护士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病人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例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心理特征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肺结核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恐惧与焦虑、孤独无助、失落自怜、自卑、盲目乐观等心理。结论: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病人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例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心理特征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肺结核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恐惧与焦虑、孤独无助、失落自怜、自卑、盲目乐观等心理。结论: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肝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杨涛  谢幸尔  朱昕  江莉琴 《护理研究》2001,15(4):206-207
为了解肝炎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对124例住院肝炎病人就健康获得观及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24例病人对肝炎的健康知识了解肤浅,对心理支持需要程度高于对躯体的舒适。健康教育的方法倾向于医护人员讲课、推荐图书和手册。揭示:护士应重视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变化,其工作内容从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身心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1].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能使病人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笔者根据临床护理管理实践.归纳出目前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常见问题8种.通过面谈及问卷调查了22家医院整体护理病房的护士长及护士330名.现将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续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是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姿势及行为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中,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