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76-2677
甘草,又名蜜甘、美草、蜜草,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其:“味甘、平”被列为上品。其入药部分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其根和根茎主要含有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是甘草的甜味成分。自古甘草有生熟两种用法,生泻熟补,而熟制的方法多蜜炙。甘草在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有益气、缓急、止咳、解毒、调和药性等功效。现将其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详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味甘,纤维性甚强,似草质,故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草被历代医家视为最清纯、最和美之药品,有美草、蜜草、甜草、国老等美称.  相似文献   

3.
宛立平 《安徽医药》2000,4(1):34-34
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同属植物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亦同用。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亦产,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为佳,趁鲜除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药用其根及根茎。外表红棕色栓皮除皮俗称“粉甘草”,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具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传统称“菊花心”。  相似文献   

4.
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 Linn)多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记载,其原植物有3种,即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其中,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多且质量好[1]。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除具有镇痛、镇咳、抗炎、抗溃疡、抗变态反应等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药甘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门丽 《中国新医药》2004,3(2):96-96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圆柱形,粗而长。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阔卵形,基部通常圆形,花蓝紫色。荚果条状长圆形弯曲或镰刀状环形。产于青岛、孤岛、沾化等地,生沙地,田边、路旁、山东各大药圃有栽培。刺果甘草,有鳞片状腺体。小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不弯曲,密生长刺。山东惠民、枣庄,荷泽、孤岛、淄博等地有分布。果实药用,有催乳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药用历史悠久。甘草具有补心脾气、止咳祛痰平喘、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的功效,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是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由于具有甜味,又名甘草甜素[1]。甘草酸在体内被葡萄糖醛酸酶水解为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在肝脏  相似文献   

7.
甘草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药用历史悠久。甘草中已分离得到1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6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类、18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多糖、雌性激素和有机酸等。甘草具有止咳化痰,抗消化道溃疡,保肝,抗过敏,抗炎,降脂  相似文献   

8.
朱伟 《家庭药师》2014,(10):31-31
有人说甘草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儿童服用后会被“催熟”,导致乳腺发育;孕妇用了会早产;男人服了会出现阳痿,睾丸和阴茎萎缩。甘草到底是治病的良药还是致病的毒药呢?《中国药典》中记载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相似文献   

9.
甘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草在传统中医药中被称为“百草之王”,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14个重点保护物种之一。甘草是多年生草木植物,可分为三种,一是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nsis Fisch)、二是光果甘草(G.glabral)、三是胀果甘草(G.irlflata Batal)。甘草泛指以上三类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目前世界上有三大主流甘草:中  相似文献   

10.
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的干燥根及根茎. 乌拉尔甘草主产于宁夏、内蒙西部等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野生甘草资源紧缺,加之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视,有效控制了野生甘草的采挖,为满足市场供求,西部地区已大面积开展了甘草的种植工作[1],但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生药组织学研究与比较未见报道,本文就不同生长年限(1~8年生)的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为甘草的品种鉴别、栽培甘草的年限优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