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他莫昔芬是临床上常用的雌激素受体拮抗药物,是内分泌治疗主要药物之一,但肿瘤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限制了其临床疗效。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逆转他莫昔芬耐药的潜在靶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果的综述,拟对非编码RNA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陈道宝  杨红健 《中国肿瘤》2015,24(5):413-420
乳腺癌发生、发展与雌激素作用密切相关,特别是激素敏感性乳腺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在垂体水平阻断卵巢雌激素的合成达到去势效应,并可联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降低雌激素的生物利用,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LHRHa单用等效于CMF化疗,与他莫昔芬单药相似;LHRHa联合他莫昔芬可进一步提高疗效,LHRHa联合依西美坦疗效优于联合他莫昔芬。药物去势的主要副作用为潮热、体重增加,而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明显低于化疗,治疗期间生存质量优于化疗。LHRH类似物在绝经前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尚有诸多未解决的问题,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绝经前患者,术后五年的他莫昔芬(TAM)一直是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随着诸多旨在提高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研究的发表与更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取得较多的进展。本文围绕绝经前乳腺癌阐述当前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情况,主要分析他莫昔芬(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I)、药物性卵巢功能抑制的地位、它们之间联合的优势人群、药物使用的时限等,探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70%。内分泌治疗是这个亚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最常见药物有他莫昔芬和芳香酶抑制剂如阿拉曲唑、来曲唑和依西美坦。全文重点总结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如雌激素受体降解剂(Fulvestrant),以及新的靶向药物如mTOR抑制剂(Everolimus)、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和PI3K抑制剂(Alpelisib、Buparlisib和Pictilisib)等。新的靶向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已经改变了临床实践,延长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崔芳  陆苏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1):1071-1074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 )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疾病,有关治疗及预后的大型临床研究较少, 目前对其多依据女性乳腺癌(femalebreastcancer ,FBC)治疗。尽管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有较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激素的依赖性及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不同。男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用药选择及用药时机仍存在较多争议,对常规内分泌药物耐药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就近年来男性乳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ER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60%-75%,其中约65%为PR阳性。激素受体阳性肿瘤对内分泌药物敏感,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曾于2010年更新激素受体阳性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指南,迄今为止,另有5项他莫昔芬维持治疗的相关研究数据问世。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广泛应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其药理学活性主要依赖于肝脏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催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4-羟基-N.去甲基他莫昔芬(endoxifen)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他莫昔芬、阿那曲唑和卵巢功能抑制剂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最常用药物,针对患者疾病分期和绝经状态的小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不同.内分泌治疗被证实有很好的疗效的同时,也被证实会产生耐药,mTOR抑制剂、CDK4/6抑制剂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将为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芦珊  周玮 《实用癌症杂志》2012,(6):632-634,637
目的探讨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以他莫昔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来曲唑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他莫昔芬组(P〈0.05)。来曲唑组临床分期晚,ER及PR均阳性的有效率高,与HER-2表达无关。他莫昔芬组HER-2阳性的有效率低。2组治疗前后Ki-67水平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选择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合有合并症的老年体弱者。  相似文献   

10.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内分泌治疗的背景下,接受5年他莫昔芬治疗一直是绝经前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这一标准受到挑战。许多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为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提出了新的选择。本文拟将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肿瘤内分泌治疗中历史最久,可以追溯到1895年苏格兰外科医师率先给33岁晚期乳腺癌妇女实施双侧卵巢切除术,使其生存了4年,从而揭开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序幕。此后100年来,随着对乳腺癌了解的逐步深入,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经历了肾上腺切除、卵巢切除、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等发展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妇女采用药物去势代替手术去势,而肾上腺切除和垂体切除,因手术本身的风险及内分泌治疗新药的发展,已基本不用。故现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主要是指药物治疗。1971年引入临床治疗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被誉为内分泌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和诺雷德等药物性卵巢切除术制剂先后研制成功,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并已成为21世纪各期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的患者可以降低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截至2023年6月1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56个用于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按照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孕激素类44个内分泌药物以及CDK4/6抑制剂、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12个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的靶向药物。内分泌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学特性以及长期用药等因素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安全, 为规范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药学服务,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联合全国多学科专家, 基于临床循证证据、药事管理相关法规和药学服务实践, 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证据分级法、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 制定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版)。指南主要聚焦于HR+/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由于篇幅所限指南中未纳入HER-2阳性靶向药物。指南涵盖内分泌治疗全程化药学服务的6个维度、22个关键问...  相似文献   

13.
崔耀文  庞慧  蔡莉 《现代肿瘤医学》2020,(12):2164-2168
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均为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发挥抗癌作用,是绝经前乳腺癌最常用的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多项研究发现CYP2D6*10基因的突变会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导致预后不良。而托瑞米芬的代谢受CYP2D6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较小,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与他莫昔芬相当,甚至优于他莫昔芬。本文就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两种内分泌药物代谢和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作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雌激素:抑制能减少乳腺癌发生和抑制乳腺癌进展,尤其是对于激素依赖性的生长和转移。最近一些术后辅助治疗试验将第3代甾体或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和他莫昔芬(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减少乳腺癌复发和对侧的乳腺癌再发优于他莫昔芬。  相似文献   

15.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的风险。近几十年来,他莫昔芬5年疗法已经成为标准治疗。绝经前的妇女也是如此,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绝经,就应该考虑额外使用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研究表明,绝经后服用AIs预防肿瘤复发方面优于他莫昔芬。该文将使用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使用2~3年他莫昔芬之后再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他莫昔芬治疗之后继续使用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这三种治疗方案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6.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脑转移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的原发肿瘤.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主体,脑转移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目前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es,BCBM)的有效治疗报道较少.本研究旨探讨激素受体阳性BCBM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脑转移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等为,检索2005-01-2016-06相关文献,共检测到中文文献128条,英文文献55条.纳入标准:1)BCBM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2)BCBM的当前治疗选择;3)激素受体阳性BCBM药物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5篇.结果限制BCBM药物治疗进展的主要原因是血脑屏障的存在.激素在BCBM治疗中的疗效尚不明确,但有大量个案报道他莫昔芬等内分泌药物对BCBM治疗有效.非对照试验表明某些细胞毒类药物,如卡培他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和卡莫司汀晶片植入剂,对激素受体阳性BCBM有效,但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具体的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abemaciclib在激素受体阳性BCBM患者中的应用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虽然高分子药物难以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但研究证实部分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对BCBM治疗有效.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移,有较好发展前景.由纳米颗粒包裹的多柔比星和etirinotecanpegol对治疗激素受体阳性BCBM有一定的疗效.结论尽管目前没有专门批准用于激素受体阳性BCBM系统治疗的药物,但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将为临床治疗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已受到广泛认可。芳香化酶抑制剂( Aro-matase inhibitors,AIs)在疗效、耐受性等方面均优于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但AIs只可应用于处于绝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因此,对于三苯氧胺耐药或存在禁忌症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绝经前患者,卵巢去势无疑为她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多、更优选择的大门。手术及放疗去势因其在可逆性、可控性及副作用方面的劣势,而逐渐被药物去势所取代。本文就乳腺癌的药物卵巢去势治疗在内分泌治疗、与化疗比较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的一种同工酶,代谢许多临床常用药物。其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从而导致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不同。本文简要综述了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代谢和疗效的关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他莫昔芬代谢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总结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的新进展,探讨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应用HighWir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荆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26条.纳入标准:1)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2)他莫昔芬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3)芳香化酶抑制剂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4)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综合评价.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1篇.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乳腺癌治疗手段,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较化疗有独特的优势.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目前尚未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相关的治疗适用对象、治疗药物的选择、用药周期和剂量、疗效评估等多个内容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他莫昔芬是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也是绝经后患者的重要选择。目前,他莫昔芬治疗与后续白内障发生的相关性争议较大,需进一步证实。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前瞻性维护的病例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结合门诊随诊数据,共纳入3 034例可用患者。其中无内分泌治疗患者806例,含他莫昔芬治疗1 065例,仅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1 163例。对无内分泌治疗与含他莫昔芬治疗两组,根据后续发生白内障与否进行关联分析,并进行年龄(≤40岁、40~50岁、>50岁)与他莫昔芬用药时长(用药5年内、超过5年)的亚组研究。结果:无内分泌治疗组(806例)与含他莫昔芬治疗组(1 065例)两组间白内障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HR=1.1,95% CI:0.8~1.5;P=0.70)。但在不同年龄亚组中有不同情况:≤40岁组与40~50岁组,他莫昔芬的使用与白内障发病没有显著关联;在>50岁组,使用他莫昔芬后发生白内障的概率(15.4%)是未使用组(9.0%)的1.8倍(95% CI:1.1~3.1;P=0.024)。不仅如此,多因素分析揭示,长期使用他莫昔芬(超过5年)的患者也相对于5年内使用患者有更高的白内障发生风险。结论:虽然在整体人群中白内障与他莫昔芬无显著相关,但在中老年等绝经后患者及长时间他莫昔芬用药患者中,白内障的发病风险显著提高。提示选择他莫昔芬治疗时,要重视各类不良反应风险的评估和白内障高危人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