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调查参加大学生篮球联赛的部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员膝关节患病情况,揭示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为篮球训练、教学、比赛中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6所高校,18支男队,6支女队,共计420名运动员(男330人,女90人,年龄18~26岁,平均21岁)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其膝关节损伤的几种常见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患病人数200人,总患病率为47.6%;急性损伤44人(21.9%);慢性损伤156人(78.1%),为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主要类型。结论:膝关节损伤主要与其运动生物力学特点、运动性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有关,科学的训练与选材能有效减少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2.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建倦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12-3613
目的:调查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部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队员运动创伤患病情况,分析高校业余篮球训练致伤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位于国内东、西、南、北区域的9所高校,8支男队,6支女队,共计149名运动员(男90名,女59名,年龄16~25岁,平均20岁)进行运动损伤的系统调查。结果:总患病人数51名,总患病率为34.2%;急性损伤37名(73%);慢性损伤14名(27%);关节囊及韧带扭伤患病率为8.1%,为发生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膝部患病例次为34.6%,为损伤的主要部位。结论:下肢伤是高校篮球运动员受伤的主要部位,关节囊及韧带扭伤为发生运动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分析其损伤原因。方法:调查于2003—03/12进行,对河北省中学十二支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及市内体校教练员和参加训练的运动员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表430份,其中运动员400份,回收378份,教练员30份,回收28份。在被调查的人员中膝关节损伤98人,54人在康复治疗中,44人中断训练、比赛。膝关节损伤的种类主要是内外韧带损伤、髌骨损伤,分别占33%和31%;其次是半月板损伤,占18%;胫骨结节、髌腱、滑囊损伤的比例较小,分别占8%,6%,4%。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突然起跳、落地,过度劳累、顶撞,急剧扭转,超负荷曲伸和外力等。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内因主要有运动员本身的素质、自我保护意识和膝关节本身的特殊结构及教练员的重视程度;外因主要有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的意外冲撞场、地条件差及运动时运动员身体失去平衡等。结论:膝关节损伤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才和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及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场地条件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部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队员运动创伤患病情况,分析高校业余篮球训练致伤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位于国内东、西、南、北区域的9所高校,8支男队,6支女队,共计149名运动员(男90名,女59名,年龄16~25岁,平均20岁)进行运动损伤的系统调查。结果:总患病人数51名,总患病率为34.2%;急性损伤37名(73%);慢性损伤14名(27%);关节囊及韧带扭伤患病率为8.1%,为发生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膝部患病例次为34.6%,为损伤的主要部位。结论:下肢伤是高校篮球运动员受伤的主要部位,关节囊及韧带扭伤为发生运动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运动创伤是篮球运动中比较常见的损伤。及时地诊断与治疗对于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现以浙江省少年体校男(女)篮球队运动员为样本进行膝关节运动创伤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治疗与康复对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浙江省少年体校男、女篮球运动员共33例,其中男性运动员20例,女性运动员13例,年龄在13~18岁,平均年龄15.5岁,篮球专项训练年限3~4年,平均训练年限3.5年。1.2 方法对33例青少年篮球男、女运动员膝关节进行检查,进行损伤类型的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康复对策。2 结果膝关节损伤类型如下:膑腱…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山东省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造成损伤的发生率及损伤部位、性质、原因,损伤后的处理办法。方法:于2005—12—15,以参加第十二届山东省的14所高校学籍1~4年的在校男、女篮球运动员26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与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篮球运动员的损伤原因、性质、易损部位等。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①在调查的228人(男120人,女108人)中,有许多人不同程度的多次损伤,总的损伤次数为629人次,其中男子385人次,女子244人次,男子高于女子(P〈0.05)。损伤主要发生在一、二、三年级。②男子损伤部位主要是距小腿关节损伤69.1%,其次是膝关节和手指挫伤,为62.5%和54.1%;女子损伤部位主要是手指关节挫伤(69.4%),其次是距小腿关节和膝关节(62.5%、39.8%)。这些位置的损伤与篮球运动技术密切相关,呈正相关(男:r=0.721,女:r=0.621,P均〈0.01)。③损伤性质为慢性损伤略多于急性性损伤(53.1%,46.9%),而急性损伤以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者居多;慢性损伤以髌骨软骨软化症、髌腱腱围炎、半月板损伤、腰肌劳损为多,尤其以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发生率为高,分别是34.0%,26.0%。④损伤主要原因有:疲劳(男子占36.7%、女子占22.2%);准备活动不充分(男子占28.3%、女子占38.0%);场地器材不良(男子占20%、女子占18.5%);精力不集中(男子占13.3%、女子占13.9%)。(黝在急性损伤后采取现场采取冷敷与处理的男运动员占损伤运动员的67.0%,而女运动员只占25.9%。结论: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大一、二、三年级较大。②男子损伤率高于女子。③手指挫伤,距小腿关节、膝关节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分析其损伤原因。方法:调查于2003-03/12进行,对河北省中学十二支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及市内体校教练员和参加训练的运动员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表430份,其中运动员400份,回收378份,教练员30份,回收28份。在被调查的人员中膝关节损伤98人,54人在康复治疗中,44人中断训练、比赛。膝关节损伤的种类主要是内外韧带损伤、髌骨损伤,分别占33%和31%;其次是半月板损伤,占18%;胫骨结节、髌腱、滑囊损伤的比例较小,分别占8%,6%,4%。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突然起跳、落地,过度劳累、顶撞,急剧扭转,超负荷曲伸和外力等。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内因主要有运动员本身的素质、自我保护意识和膝关节本身的特殊结构及教练员的重视程度;外因主要有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的意外冲撞场、地条件差及运动时运动员身体失去平衡等。结论:膝关节损伤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才和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及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场地条件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为预防损伤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在2004-05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沈阳)、2005-07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抚顺)期间,对参赛的辽宁、四川、湖北、福建等15支以及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8所院校共120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运动员年龄在14~21岁,男63人、女57人。 结果: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3份,完整有效问卷120份。①在120名运动员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人数为95名(79.2%),379例次。②羽毛球运动损伤种类有18种,其中关节及韧带损伤发生率为55%为第1位,其次是肌肉损伤和末端病分别占41.7%和30.8%,腰椎横突综合征及骨折为13%,骨膜炎为11.7%。③在损伤部位构成比中占首位的是踝部,为23.7%,其次是膝部20.6%和腰部12.0%,肩部9.2%。 结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种类较多,以关节和韧带损伤为主;损伤部位主要是踝部、膝部、腰部和肩部,主要是由于其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及运动系统承担很大的负荷加上肌肉力量薄弱所致。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分析国家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旋转开始阶段膝关节急性损伤的原因。 方法:2004-06发放调查问卷28份,调查28名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国家健将级14名,二级14名)膝关节损伤构成比。2005-03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用两台有电子快门的进口松下摄像机,对运动员现场比赛、训练进行定点拍摄,拍摄频率为50Hz。再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样和数据计算,获取生物力学指标。重点分析女子铁饼运动员旋转开始阶段膝关节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及其呈现的生物力学特点,包括右脚离着地瞬间至左脚离地瞬间右膝角和左膝角等指标。 结果:28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①膝关节损伤构成比:国家健将组运动员依次是髌骨软骨病29%、内侧副韧带损伤18%、半月板损伤17%。国家二级运动员依次为髌骨软骨病25%、内侧副韧带损伤21%、半月板损伤15%。②从右脚离着地瞬间至左脚离地瞬间的过程中,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右膝角由115&;#176;升为120&;#176;,增加了15&;#176;,左膝角由98&;#176;升为131&;#176;,增加了33&;#176;;二级运动员右膝角由105&;#176;升为119&;#176;,增加了14&;#176;,左膝角由98&;#176;升为132&;#176;,增加了34&;#176;,两组运动员右膝角及左膝角变化幅度相差不大。 结论:旋转开始阶段,运动员膝关节易发生左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和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疾病 ,在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摔跤等项目中尤其常见。半月板损伤后往往症状明显 ,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目前国内运动医学界普遍采用关节镜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本文就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处理原则及康复治疗问题作一些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 (运动 )医学科”和“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随机抽取关节半月板损伤运动员60名 ;其中男22例 ,女38例 ;年龄17~24岁 ,平均20.5岁 ;平均伤后时间3个月。损伤类型 (见表1)。经临床检查和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国内羽毛球运动员的腰伤患病率,分析其发生原因,进一步找出规律,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3-12在珠海参加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的参赛队员308名,分别来自19支省市代表队,均自愿参加调查,排除三级以下运动员。308名羽毛球运动员中男190名,女118名,年龄(20&;#177;3)岁。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对运动员的个人情况、运动史以及既往外伤史进行调查;由专家组在比赛期间对运动员的伤病情况进行普查性诊断;对个别运动员腰伤情况进行X射线影像检查,以确诊急性腰伤和腰椎、椎间盘等腰伤;对广东、江苏等几个省市队队员及一些国际健将级运动员的病历进行调查,以进一步确定既往腰伤史。结果:308名羽毛球运动员,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国内羽毛球运动员的腰伤发病率:共有165名有腰部急慢性损伤,腰伤患病率为53.6%,其中腰背筋膜炎和椎间盘脱出症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38.0%和35.1%。②国内羽毛球运动员腰伤的发病原因:由技术不当引起的损伤人数占受伤人数的51.1%,另外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身体情况不良和场地器材的因素,分别占21.6%和14.8%。结论:国内羽毛球运动员腰伤的患病率高,提示羽毛球对运动员腰部用力要求较高,在比赛和训练中应加强腰部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并应及时治疗日常出现的急性损伤,以免形成顽疾,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部位、频率、类型、性质、发生的阶段及损伤的重要原因。方法于2004-10/11对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及武汉体院4所高校的健美操专选班2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答题不完整的问卷8份,对余下的212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212人中,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部分上肢,从损伤发生的单个部位看,距小腿关节(21.4%)、大腿(12.5%)、腕关节(10.60A,)及膝关节(10.3%)发生率较高。损伤发生频率最高的是距小腿关节,占31.30%。损伤类型主要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以关节韧带拉伤发生率最高(26.8%),其中39.0%属于急性损伤,而慢性损伤占24.1%。损伤发生在平时训练中的占69%;发生在准备活动中占14.8%;发生在比赛时占11.3%。损伤的原因依次是:技术动作错误(28.7%)、准备活动不充分(25.4%)、精力不集中(11.0%)、局部负荷过重(8.8%)、突击难度动作(8.3%)、带伤训练(7.20%)、过度疲劳(6.6%)、场地因素(4.1%)等。结论健美操运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部分上肢,其中距小腿关节发生率最高;损伤类型主要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以韧带拉伤为主。损伤多发生在平时训练中,技术动作错误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严重影响了运动员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1995~2001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艾灸和功能锻炼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4例,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4例患者均为运动员,其中男36例,女28例;涉及运动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摔跤、武术、柔道、田径等。年龄15~39岁,平均25岁;病程1d~2年;急性创伤性滑膜炎26例,慢性损伤38例,64例中均有膝关节肿胀、膨隆、胀痛,屈膝困难;浮髌试验阳性或膝关节积液诱发膨出试验阳性犤1犦。关节穿刺…  相似文献   

14.
由于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和膝关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解剖生理缺陷,据调查资料,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占全身部位损伤的34%,同时膝关节损伤占下肢损伤的61%,而前交叉韧带是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严重的影响了篮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正确认识篮球运动中膝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这对科学地指导训练和比赛,避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篮球运动中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原因及特点篮球运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调查国家健将级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 方法:2004—06/07发放调查问卷14份,调查14名国家健将级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构成比。2005-03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用两台有电子快门的进口松下摄像机,对运动员现场比赛、训练进行定点拍摄,拍摄频率为50Hz。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样和数据计算,获取生物力学指标,重点分析腾空和过渡阶段(左脚离地瞬间至左脚着地瞬间)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包括左脚离地瞬间、右脚离地瞬间、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右膝角等指标。 结果:①14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国家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构成比最高的是髌骨软骨病(28%),其次是内侧副韧带损伤(20%),再次是半月板损伤(17%),创伤性关节炎、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其他损伤分别为10%,6%,19%。(2)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指标:左脚离地瞬间左膝角为(125&;#177;3)&;#176;,右膝角为(114&;#177;6)&;#176;;右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77&;#177;2)&;#176;,右膝角为(85&;#177;4)&;#176;;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102&;#177;2)&;#176;,右膝角为(92&;#177;6)&;#176;。在左脚离地瞬间至右脚着地瞬间,左膝角均值减少了48&;#176;,右膝角均值减少了29&;#176;;与右脚着地瞬间时相比,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增大了25&;#176;,右膝角增大了11&;#176;。 结论:①腾空阶段,右膝关节转扣着地极易发生损伤,这个阶段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为右侧外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左膝虽然呈屈曲状,但因处于腾空状态,左脚并未落地,因此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不大。②过渡阶段,左膝关节、左踝关节随着左脚的快速落地,易发生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6.
运动损伤相关因素分析:理科大学生568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目的:设计、对象:学生。运动过程中如不能使机体的运行保持在良好的运动状态下,结果将导致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损伤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时间及地址:调查分析,实验于2006—12在四川理工学院完成。选择2006年四川理工学院二、三、四年级在校本专科生共568名,平均年龄19.6岁,其中325名男学生,243名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实地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进行调查。发放调查表共630份,回收609份,回收率达96.67%。弃去有漏填、明显前后矛盾的问卷共41份。主要观察指标:调查上述人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致伤项目、损伤部位、发生场合、发生时间和损伤类型。结果:从随机抽样调查的568份有效问卷得知,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是57.7%,体育生损伤率最高(87.5%);致伤项目篮球居首位;损伤主要发生在室外硬地;损伤部位多见于膝关节、距小腿关节、手关节等;课外活动是损伤的主要场合;损伤类型以扭伤、擦伤、拉伤、挫伤为主。结论:学生运动损伤与特殊专业、运动项目有关,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是造成损伤的原因,针对原因加强教育、管理是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参加辽宁省九运会青少年女子排球比赛运动员新旧运动创伤特点,寻找预防或减少运动员创伤的措施和方法。方法:以参加比赛的13~18岁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方式获取各种运动损伤情况资料并进行常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女子排球运动员创伤发生率为58%;创伤分布以下肢(48%)居多,上肢(39%)次之;创伤类型以肌肉拉伤(47%)和韧带损伤(48%)的情况最为多见;专项训练中创伤最多,占创伤总数的(69%);创伤与训练年限成正比,时间越长,创伤发生率越高。结论:大运动量训练、身体过度疲劳及紧张的比赛、女队员力量不足、肌肉韧性差、创伤未愈就恢复训练是造成受伤及导致反复伤和劳损的重要原因;创伤的发生率与各种护具及支持带的预防性使用有关;应加强运动员易伤害的薄弱部位及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提高机体抵御创伤的能力,以减少创伤的发生及减轻创伤程度。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41-5141
目的 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创伤特点、规律及原因。方法 采用座谈、查阅损伤病历以及运动损伤的回顾性调查等手段,于2002-11对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458名体育专业学生的损伤发生率为58.3%,人均伤次71.6%。损伤主要发生于篮球、田径、体操等项目;以韧带、肌肉组织损伤常见(72.9%),急性损伤为主;距小腿(踝)关节(32.9%)、手(腕)(14.9%)、膝关节(11.0%)、大腿(10.4%)为好发部位;开学、期终考试和运动会期间为损伤多发时期;在病因中以身体接触(24.7%),练习过量(20.1%),技术动作错误(18.0%),心理原因(11.0%),准备活动不合理(8.8%)等多见。结论 提高运动水平,加强医务监督,重视损伤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是减少损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调查了浙江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腕部损伤的原因及性质,并对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访谈,提出了预防措施,旨在为今后预防、减少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损伤提供参考。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参加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13支代表队的100名运动员(男50人,女50人),年龄18~25岁。1.2方法(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两次问卷,第一次发放100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包括损伤部位和运动年限。第二次针对腕部损伤最普遍的特点进行腕部损伤的原因及性质的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9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生部位、种类及损伤对训练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2005-08参加2005年"骏马杯"全国橄榄球冠军赛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4支女子球队的50名队员,年龄(20±1)岁,训练时间(14.5±1.5)个月。纳入对象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结合运动医学临床检查,详细询问运动员现有和既往损伤史,包括部位、种类、损伤对训练的影响。结果:女子橄榄球运动员5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损伤部位:以手指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膝关节损伤,再次为踝关节,分别占各部位损伤的25.8%,14.2%,10.1%。②损伤种类:以挫伤最为常见,其次为擦伤,再次为各种形式的撞击伤,分别占总损伤人次的35.6%,19.5%和14.2%。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技术动作不正确。③损伤对训练的影响:运动员在损伤后选择停训的23人(46%)。结论:由于橄榄球运动的项目特点,运动员损伤部位以手指和膝关节损伤为主,损伤种类以挫伤和擦伤为主,但损伤未对训练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