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年龄24~49岁,平均37.5岁;农民5例,工人1例;未孕1例,有1个婴儿2例,有成年子女3例。 2 症状体征 右下腹剧疼、右附件压痛性包块以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入院1例;B超检查发现一侧卵巢包块3例,两侧卵巢包块1例;行剖宫产术中发现双侧卵巢囊肿1例。 3 手术情况 术中见5例双侧卵巢增大或囊肿,其中一侧卵巢囊肿直径>5.0cm、另侧<5.0cm者2例,双侧卵巢及(或)囊肿直径<5.0cm  相似文献   

2.
冯翰 《中国现代医生》2014,(10):130-131,13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配伍曼月乐治疗复发性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既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史后卵巢巧克力囊肿复发,不愿手术治疗患者19例,于月经第1天放置曼月乐,月经后3~7 d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 观察半年到2年,16例包块消失,3例包块存在,直径<2 cm;下腹痛明显缓解.结论 乙醇硬化配伍曼月乐治疗复发巧克力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发病率远较其它癌低,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1.3%,占癌症死亡病例的0.4%。甲状腺癌早期常与良性甲状腺瘤,慢性甲状腺炎难以区别,因此,临床上易被忽略。我院将3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甲状腺囊肿及畸胎瘤。例1:女,36岁。左颈部长包块两月多。2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有一包块,如乒乒球大小,几天后逐渐长大。1987年11月12日门诊以左颈部甲状腺囊肿收入外一科,于11月26日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左甲状腺包块约4×5×5 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切面质韧,有1~2 cm 大小不等的囊腔,似有软骨样组织,病人于12月4日以甲状腺囊肿治愈出院。手术标本12月3日才送检,12月7日病理诊断左甲状腺滤泡性腺癌。  相似文献   

4.
盆腔囊性包块是妇科较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长期以来多采用全身抗生素及手术治疗。目前,经阴道超声介入穿刺治疗盆腔囊性包块与手术治疗对比,疗效相似,但前者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缓解率高等优点。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院门诊诊治妇科盆腔囊性包块102例,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患者均为已婚,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5岁。均为盆腔囊性肿块。中肾管、副中肾管囊肿25例,卵巢单纯性囊肿2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3例,卵巢黄素囊肿17例,盆腔包裹性积液3例。超声显示肿块直径2.5~18cm,平均直径5.6cm。2手术方法2.1仪器和药…  相似文献   

5.
病历资料 患者,女,35岁,职员,身高1.60米.因"外阴胀痛不适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专科查体:左侧大阴唇内侧下段近阴道口扪及一3cm×4cm包块,界线清楚,形态规则,质中、囊性感,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红,皮温较高,无波动感.既往史:无外阴创伤史,无会阴侧切史,避孕套避孕,1次人流史,有痛经史.入院诊断:左侧前庭大腺囊肿伴感染.给予抗炎治疗14天,但效果不理想,拟行左侧前庭大腺囊肿造口引流术,术中见:左侧前庭大腺扪及大小约3cm直径包块,囊实性,左侧大阴唇上方近阴阜处可扪及大小约3.5cm直径包块,囊性,表面无红肿,无压痛.予2%利多卡因5ml局麻时回抽出咖啡色样黏稠液体约2ml,考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亦不排除前庭大腺囊肿感染内出血的可能.随后行左侧大阴唇深部子宫内膜异位包块切除术+外阴整形术.术中见:左侧大阴唇隆起、水肿,范围约20cm×10cm,切开见大阴唇深部多发性囊肿,上界达阴蒂,下界达后联合,与周围边界不清.术后病检确诊:(外阴包块)宫内膜样囊肿.术后予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饱和硫酸镁溶液湿敷,1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现象,包块直径<5cm者采取用口服米非司酮加甲氨碟呤注射保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对6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年龄17~41岁,平均29.4岁,其中停经35~55天24例,其他无停经史,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B超检查示附件包块直径3~4 cm者55例,4~5 cm者11例,均无内出血.有腹痛者61例,占91%.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神经鞘膜瘤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9岁,因颈部包块16月于86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16月前无意中发现颈前一小包块,约1cm直径,无红、肿、热、痛,无食欲亢进、多汗、心悸等,亦无声嘶、吞咽困难等症状,性情一向急躁。因不影响生活,未予诊治。2月前,患者自觉包块增大,伴吞咽不适。门诊Ⅰ扫描示:甲状腺左叶下缘温结节。入院体查:心肺无特殊。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颈部检查:左颈前下分扪及约3×2×1.5cm~3包块,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颈淋巴结未扪及。间接喉镜:两侧声带形态及运动正常。诊为:“甲状腺腺瘤”。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左叶切除术。术中见包  相似文献   

8.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外伤的常见并发症。笔者 1994~ 1999年共收治胰腺假性囊肿 38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2 5例 ,女 13例。年龄 19~ 6 7岁 ,平均 4 6 .7岁。临床表现 :上腹饱胀不适者 34例 ,伴恶心、呕吐者 19例 ,自觉有上腹部包块者 2 1例。术前明确诊断者 34例 ,诊断为上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者 4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者 2 6例 ,慢性胰腺炎病史者 6例 ,腹部外伤史者 6例。1.2 有关检查及囊肿情况 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 ,行CT检查 12例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2 1例。囊肿直径 4~ 2 7cm ,平…  相似文献   

9.
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采用Mammotome微创治疗乳腺疾病病人4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8~62岁.36例病人包块直径0.9~3.0 cm,其中7例病人为多发性包块;12例隐匿性乳腺病灶病人体检中无法触及包块,钼钯X线片显示为边缘清晰的非钙化性实性包块,直径0.3~0.8 cm.  相似文献   

10.
罗租稳 《右江医学》2001,29(3):253-253
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12月对 37例甲状腺囊肿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7例患者中男 5例 ,女 32例 ,年龄 16~5 9岁 ,平均 40 .5岁 ,病程 17~ 12 0天。无症状 13例 ,有症状2 4例 ,以颈前发现包块 ,颈部压迫感和 /或吞咽时牵扯感为主要表现。术前均经B超检查为甲状腺囊肿 ,T3 、T4 、γT3 、TSH检查正常。囊肿位于右叶 19例 ,左叶 18例 ,其中单发性囊肿 30例 ,多发性囊肿 7例。囊肿体积 10mm× 8mm× 5mm~2 0mm× 15mm× 10mm。2 .治疗方法 患者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HCG水平≥2000U/L,附件包块直径>4cm的异位妊娠患者,予以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要求保守治疗的、血HCG水平≥2000U/L或和附件包块直径>4cm的异位妊娠患者46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要求保守治疗的、血水平<2000U/L或和附件包块直径≤4cm的异位妊娠患者3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用甲氨蝶呤作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明显副反应.结论用甲氨蝶呤作保守治疗对血HCG水平2000-7000U/L或和附件包块直径4~7cm的异位妊娠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排除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报告患者,女,44岁,发现右颈部肿块1周于2005年10月13日入院。入院时无声嘶、吞咽困难,无异物感及疼痛不适,无心慌气短、多汗、易怒、消瘦乏力等症状,无泌尿系结石、骨痛等症状。入院查体:右颈前可触及一约4cm×4cm大小的质韧肿块,质中光滑,边界清,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查血T3、T4正常,血钙、磷正常。B超提示:甲状腺右腺叶下极可见4cm×4cm大小液性暗区,包膜完整。核素扫描:右侧甲状腺冷结节。CT提示:甲状腺囊肿。临床诊断:甲状腺瘤囊性变。术中所见:双侧甲状腺正常,右侧甲状腺下极后方可及一约4cm×4cm大小囊性包块,囊壁光滑菲薄,呈半…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多见于儿童。我们收治2例成人胆总管囊肿病人,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例1】男性,30岁。因右腹部包块2a、阵发性腹痛3d收入院。查体:T37.8°C,皮肤粘膜黄染。双肺及心脏无异常。右上腹膨隆,腹软,肝脾未触及,于中上腹偏右可触及一10.5cm×9.0cm×8.0cm大小质软包块,边缘清楚,轻度压痛,肠鸣音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09g/L,RBC4.20×101~12/L,WBC14.5×10~9/L(NO.78,L0.22);BT为1min,CT为3min;BiL43mmol/L,VDB双向反应,ALT(一)。腹部B超提示:胰头前方有-10.0cm×9.0cm×8.0cm囊性包块,有完整包膜。手术证实为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  相似文献   

14.
慢性盆腔炎不易根治 ,常因劳累、情绪波动、抵抗力下降而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工作及夫妻生活 ,诱发或继发多种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6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 1998年 7月~ 1999年 12月住院的慢性盆腔炎病人 90例 ,年龄 2 3~ 45岁 ,平均 34岁。病程 0 .5~ 7.0年 ,平均 3.5年 ;所有病人均经妇科检查、B超及血常规检查确诊。伴有盆腔炎性包块者 5例 ,包块直径平均为 (4 .5±1.0 ) cm ;伴有卵巢囊肿者 15例 ,囊肿直径平均为 (5 .0±1.0 ) cm .将 9…  相似文献   

15.
颌下区包块临床常见 ,涉及病种多 ,常有部分少见病的出现 ,增加了诊断难度。我科 1990~ 2 0 0 2年共收治颌下区非炎性包块病人 116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116例 ,男 5 7例 ,女 5 9例 ;年龄最小 4 0d ,最大 76岁 ,平均 4 8.6岁 ;病程最短 10d ,最长 2 2年。包块直径最小 0 .6cm ,最大 8.0cm。其中 ,颌下腺混合瘤 76例 (约占 6 5 .5 2 % ) ,颌下腺囊肿 2例 ,颌下腺腺瘤 2例 ,海绵状血管瘤 8例 ,淋巴管瘤 5例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3例 ,舌下神经鞘瘤 1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颌下腺恶性混合瘤 2例 ,恶性淋巴瘤 4例…  相似文献   

16.
颈部包块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包块通过体格检查及常规穿刺涂片病理检查、超声、CT等多能明确诊断 ,但尚有部分误诊。基层医院受设备的限制 ,包块摘除病理诊断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  我科从 1 993~ 1 999年以颈部包块收入院 88例 ,其中男性 57例 ,女性 31例 ,年龄最小 3月 ,最大 81岁 ,平均 38 7岁。先天性疾病 1 2例 ,其中甲舌囊肿 9例 ,咽裂囊肿 3例 ;良性肿瘤 1 8例 ,甲状腺腺瘤 7例 ,血管瘤和甲状腺囊肿各 4例 ,脂肪瘤、棘皮瘤和潴留囊肿各 1例 ;恶性肿瘤 34例 ,NPC 1 4例 ,喉癌 1 1例 ,淋巴瘤和舌根癌各 2例 ,喉咽癌、口咽癌…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47岁.于2004年6月发现左颈前无痛性包块而行手术,术后送检标本约3cm×2cm×2cm不规则甲状腺组织1块,边缘见一灰白色结节,直径1cm,与周围边界较清,未见明显包膜,质脆.病理诊断左甲状腺乳头状癌侵犯包膜, 2010年10月发现右乳腺包块而就诊,行乳腺穿刺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15%+),Cerb-B(-),P53(+++)例2,患者,女性,43岁.  相似文献   

1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1-200年本院在电视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76例,年龄20~63岁,平均34.5岁.76例中未产者24例,经产者52例.术前临床无明显不适症状,妇科检查扪及盆腔直径>5 cm包块65例,同时经B超证实.无乳腺癌、结肠癌史,家族中也没有遗传倾向的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的患者.辅助检查:血清35 kU·L-1<CA 125<65 kU·L-12例,余均<35kU·L-1,AFP均<10 U·L-1.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电视腹腔镜诊治盆腔小包块的优越性,对39例单侧、直径<5 cm的盆腔小包块患者进行分析.根据病理诊断,39例中有6例(15.4%)为非赘生性肿瘤,13例(33.3%)为赘生性肿瘤,10例(25.6%)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10例(25.6%)为盆腔炎性包块,并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囊肿剥除、附件切除或分离粘连等手术.电视腹腔镜诊治直径<5 cm的盆腔包块,迅速确诊,同时进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等待,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林海涛  吴传权 《四川医学》2005,26(10):1110-1111
目的总结输尿管囊肿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行IVU、B超和膀胱镜检查后确诊,19例行经尿道手术,7例行开放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及积水均消失.结论对于直径<3cm的输尿管囊肿,选择经尿道手术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径>3cm的输尿管囊肿,开放性手术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