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hmin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Stathm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Stathmin阳性表达率为65.27%(47/72),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6.38%(55/72)。化疗有效率(CR+PR)为51.38%,Stathmin(+)的患者有效率(33.33%)显著低于Stathmin(-)患者(66.67%)(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38.18%)显著低于Survivin(-)组的76.47%(P<0.05)。联合检测显示:Stathmin(+)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8.94%,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3.7个月,1年生存率为29.9%,Stathmin(-)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87.5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7.1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 联合检测Stathmin和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辅助化疗方案对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Ⅱ、Ⅲ期乳腺癌病例,按照辅助化疗方案分为3组:CMF组(环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组(泰素+阿霉素或表阿霉素)。对3组患者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临床Ⅱ期乳腺癌患者CMF组(61例),蒽环组(28例)和紫杉醇组(12例)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67%和9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积生存率CMF组(72.74%)明显低于蒽环组(89.33%)和紫杉醇组(9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乳腺癌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CMF组(23例,82.15%)明显低于蒽环组(18例,90.73%)和紫杉醇组(10例,93.33%,P<0.05);5年累积生存率CMF组(66.67%)明显低于蒽环组(79.33%)和紫杉醇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蒽环组与紫杉醇组间的各期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蒽环类的联合辅助化疗较传统的CMF方案有更好的远期疗效;紫杉醇类药物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林根  胡卉华  何志勇  林动  陈誉 《海峡药学》2012,(10):131-133
目的评价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醇与不含紫杉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多西紫杉醇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单药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的临床资料,按一线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含紫杉醇组与不含紫杉醇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基线特征以及二线化疗有效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在Pubmed数据库检索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的Ⅱ/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53例患者入组,多西紫杉醇二线化疗总体有效率为17%(95%CI:14%~20%)。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醇组患者27例,不含紫杉醇组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ECOG评分、病理类型、分期、一线化疗疗效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多西紫杉醇二线化疗有效率为:7.4%(95%CI:1%~24%)VS 26.9%(95%CI:12%~48%),P=0.076。共7篇文献纳入分析,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含与不含紫杉醇)对二线多西紫杉醇有效率均未见显著性影响。结论接受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醇与不含紫杉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多西紫杉醇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分析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5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有效率及3年生存率,并与42例单纯放疗(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综合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65%和76.19%,3年生存率分别为84.48%和7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有望提高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ⅡB~ⅣA期宫颈癌低毒高效的放化联合治疗方式。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每周顺铂同期放化疗组(18例)和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组(12例)。顺铂同期放化疗组化疗用药顺铂30mg/(m2?周),每周放疗的第1天同步静脉滴注,连续6周;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组化疗用药多西紫杉醇25mg/(m2?周),每周放疗的第1天同步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常规抗过敏预处理,连续6周。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91%vs83%,临床获益率91%vs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比较83%vs78%,总生存率(OS)100%vs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组较顺铂同期放化组治疗无论在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和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方面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可取得不亚于顺铂同期放化治疗的疗效,但多西紫杉醇方式患者的毒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马宁 《中国实用医药》2014,(28):173-174
目的 探讨紫衫类药物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新辅助化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紫杉醇单药化疗法进行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的有效率是84.3%,完全缓解率是13.0%;对照组化疗后的有效率是81.5%,完全缓解率是1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衫类药物对于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RNAi技术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sur-vivin基因,观察MCF-7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率、survivin蛋白表达及对多西他赛(docetaxel)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体外研究模型,设对照组、空载体组及RNAi组进行实验。(1)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 mRNA、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2)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3)用MTT法分析多西他赛对各组细胞存活率作用的浓度。结果(1)RT-PCR检测结果显示,RNAi组survivin扩增条带(134bp)明显弱于空载体组及对照组,mRNA相对含量较空载体组明显下降(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空载体组与对照组survivin蛋白条带明显存在,且基本一致,而RNAi组同样位置的条带基本消失(79.8%);(2)RNAi组细胞阻滞在G0/G1期,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处理后对照组、空载体组、RNAi组的IC50分别为(124.7±0.21)、(116.9±0.25)、(15.2±2.8)μg.L-1,RNAi组MCF-7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药物敏感性增高(P=0.000)。结论RNAi明显抑制了survivin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RNAi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能明显提高乳腺癌MCF-7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7):1404-1406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以下简称ET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评价两组患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1%高于对照组为49.27%(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59%低于对照组为39.13%(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优于ET方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卡培他滨治疗,仅研究组加用多西紫杉醇辅助治疗;分析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RFS)、总生存期(OS)、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析化疗的髓内、髓外的毒副作用及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结果研究组的中位RFS和中位OS均长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研究组的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研究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病率和恶心呕吐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的髓内、髓外的毒性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心电图异常例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在心功能异常上(LVEF<50%)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可延缓乳腺癌的复发,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对髓内、髓外及心脏的毒性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89-9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使用紫杉醇,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化疗,比较两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疾病进展比例,计算总有效率,统计毒副作用,并比较两组化疗后实施根治性手术间隔时间、病理完全缓解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发生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及脱发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实施根治性手术间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Ⅱ、Ⅲ期乳腺癌,能有效提高化疗有效率,减少治疗毒副作用,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从而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王军  鲁俊 《中国药业》2013,22(5):103-10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的DE一线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76.00%(1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1)。随访期间,研究组生存时间(MST)、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7.5个月和1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个月和6.5个月(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应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俞国法 《海峡药学》2012,(11):116-117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5-氟尿嘧啶,对照组为草酸铂+5-氟尿嘧啶。14d为1周期,重复4周期。结果两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23.3%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26.7%和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KPS评分、中位生存期和TTP比较差异因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7%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周围神经毒性和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72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后分别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总体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联合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化疗,且不良反应并无显著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紫杉醇类药物新辅助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紫杉醇单药化疗法开展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新辅助化疗法开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乳腺癌的效果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54例Ⅲ期乳腺癌患者(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4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实施随机分组(A组和B组)。A组27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采取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进行治疗,B组27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采取表柔比星联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Ⅲ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4%)和B组无明显区别,且两组Ⅲ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Ⅲ期乳腺癌患者采取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效果无明显区别,患者均可耐受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孙素红  黄琴  曾峰 《中国药房》2009,(20):1558-1559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不同表达对局部晚期乳腺癌TC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ER的表达情况,比较ER(-)病例与ER(+)病例对TC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ER阴性组的敏感性为86.36%(19/22),ER阳性组的敏感性为60.00%(21/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R(-)的乳腺癌患者对TC新辅助化疗方案更敏感。结论:ER(-)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选用TC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照紫杉醇联合顺铂(DDP)与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情况。方法:随机将病理学确诊的71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DC组与PC组。 DC组:d1给予多西紫杉醇,剂量为75mg/m2;DDP在d2、d3给予,总剂量为75mg/m2。PC组:d1给予紫杉醇,剂量为150mg/m2;DDP在d2、d3给予,总剂量为75mg/m2。两次化疗之间的间隔均为21d。对两组进行疗效、毒副反应的评价,并分析生存情况。两组均要求至少能完成3周期化疗。结果:DC组的有效率为29.41%,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4.6%、8.4%。PC组的有效率为32.43%,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6.9%、10.9%。 DC组和PC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脱发等不良反应的对比中,DC组的患者毒副反应相对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方案与紫杉醇联合DDP方案治疗的患者,疗效与生存期相似。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方案的患者毒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8.
何慧君 《北方药学》2016,13(3):60-6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蒽环类联合多西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AC)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对患者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CA15-3进行测定发现,观察组在1~3个疗程内转阴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在进行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乳腺B超检查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7.78%,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蒽环类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能够取得比不含紫杉醇的方案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闫滢  胡冰  王刚  季楚舒  江丰收  何义富  王勇  孙玉蓓 《安徽医药》2011,15(11):1416-1417
目的比较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晚期食管鳞癌共42例,分为A、B两组。A组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予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有效率为66.67%,1年生存率为42.86%。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有效率为38.10%,1年生存率为33.33%,两组的疗效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较后者毒性反应轻。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疗效高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对象均为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1.4%(15/21),对照组为31.8%(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是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