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30-4131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近、远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60例,电脑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凝止血,试验组给予缝合止血,对比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PSV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F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基本一致,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远期影响更大,因此,推荐术中使用缝合止血。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患者。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单极电凝止血组、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各4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激素(E2、LH、FSH)水平的变化、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月经紊乱情况。结果单极电凝止血组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于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患者(P<0.05);单极电凝止血组患者月经紊乱的发生率高于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患者(P<0.05)。在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可降低E2水平,升高FSH、LH水平,增加患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月经紊乱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手术后创面止血方法的选择对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按照囊肿创面不同处理方式分为电凝组42例和缝合组42例。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方法,缝合组采用镜下缝合止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6个月检测LH、E2、FSH、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窦状卵泡数目(AFC)卵巢功能状态指标,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电凝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凝组各时段FSH高于缝合组,E2、PSV、AFC显著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电凝组发生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减退、心悸及潮热情况明显高于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不同止血方式均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其中电凝止血法较缝合止血法对患者影响较少,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70-3771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收集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将其分为缝合止血组与电凝止血组各70例,电凝止血组在术中剥除卵巢囊肿后实施电凝止血,缝合止血组在术中剥除卵巢囊肿后实施缝合止血,采集手术前后的空腹静脉血查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E2(血清雌二醇)变化幅度。缝合止血组手术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等变化幅度明显小于电凝止血组(P<0.05)。在开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缝合止血能有效减轻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凝止血与镜下缝合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8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4例。观察组术中予以缝合止血,对照组采取电凝止血法。比较2组患者康复状况、性激素水平。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 05)。2组术后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而观察组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术后排卵异常、卵巢早衰比例无显著差异(P 0. 05),而观察组经量过少及经期延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电凝止血法相比,镜下缝合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以及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但出血量略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并分为4组:超声刀组、单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缝合组,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抽血检测E2、FSH、LH,并术后随访。结果单,双极电凝组术后发生月经改变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明显多于超声刀组和缝合组(P〈0.05)。四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较术前均出现E2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单、双极电凝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组分别与超声刀组和缝合组术后E2、FSH、LH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术后3个月的E2较单极电凝组明显偏高(P〈0.05),该两组的E2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显著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创面采用电凝止血会引起卵巢功能的损害,而使用镜下缝合或超声刀止血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院的150例单侧卵巢囊肿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三组,即超声刀组50例、镜下缝合组50例及单极电凝组50例。比较三组术前、术后2个月及术后4个月月经改变情况、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激素(E2、FSH)水平。结果 (1)单极电凝组患者术后月经改变例数均显著大于超声刀组与镜下缝合组(P0.05);(2)单极电凝组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大于超声刀组与镜下缝合组(P0.05);(3)单极电凝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出现E2水平降低与F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超声刀组及镜下缝合组患者的E2、FSH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极电凝止血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超声刀、缝合止血法对患者卵巢功能、血流动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98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术中止血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超声刀组40例和缝合止血法58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卵巢功能、血流动力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_2)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后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较术前、缝合止血组显著升高(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超声刀、缝合止血法均可有效保患者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别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124例,依据术中止血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62例术中应用传统方法缝合止血,对照组62例应用双极电凝钳止血.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2,6个月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及卵泡数和卵巢功能衰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6个月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卵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2,6个月卵泡刺激素水平及卵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应用传统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双极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照组术后创面施以双极电凝止血,观察组施以缝合止血,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1个月及三个月的卵巢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对照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卵巢功能各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化,而观察组变化情况无对照组明显,且术后各时段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创面止血施以缝合止血虽较电凝止血用时长、出血量多,但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单侧卵巢囊肿患者92例,随机分为3组:单极电凝组31例,双极电凝组30例,镜下缝合止血组31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月经变化、激素水平、手术时间、出血量、卵巢动脉血流参数、窦卵泡数及术后排卵等指标。结果镜下缝合止血组和双极电凝组的术后性激素水平恢复、排卵情况月经情况显著优于单极电凝组,镜下缝合止血组的术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电凝组,镜下缝合止血组术后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窦状卵泡数目(AFC)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镜下缝合止血方式可以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提高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术后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对照组采取单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略有下降,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略有升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明显下降,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刀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双侧卵巢良性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镜下缝合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的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两组术后均出现血清E2和AFC降低,FSH和LH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超声刀处理残留卵巢并不加重术后卵巢功能的损伤,相比采用镜下缝合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对性激素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缝合止血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电凝止血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均随访至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对比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血清AMH、INHB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AMH、INHB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雌二醇(E2)水平低于术前,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在腹腔镜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的效果较好,对血清AMH、INHB水平的影响较小,利于卵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育龄女性卵巢功能及生存质量的近期影响。方法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术患者138例,按不同止血方式分为3组:A组46例应用腹腔镜缝合止血、B组46例应用腹腔镜电凝止血、C组46例应用经腹缝合止血。比较术前1个月、术后6个月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结果 A组术后6个月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较术前明显增高,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剔除术应用腹腔镜下缝合止血对育龄女性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单、双极电凝及缝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单侧卵巢良性囊肿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按不同的止血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单极电凝组40例、双极电凝组50例、镜下缝合组4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月经第3天抽空腹血检测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并经阴道超声计数窦卵泡数。结果:3组病例术后3个月较术前均出现E2水平下降和FSH水平增高,窦卵泡数减少,其中单极电凝组和双极电凝组分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镜下缝合组比较,单极电凝组和双极电凝组术后窦卵泡数以及E2、FSH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双极电凝组的E2较单极电凝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较术后3个月增高,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窦卵泡数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创面采用电凝止血会引起对卵巢功能的损害,而使用镜下缝合止血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极电凝止血、缝合止血有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术中应用双极电凝止血,观察组术中应用缝合止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极电凝止血的止血效果优于缝合止血,两者均会造成术后卵巢功能下降,但缝合止血患者的卵巢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5年腹腔镜手术卵巢良性囊肿1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腹膜炎等并发症。102例行囊肿剔除病例中,镜下缝合组(65/102)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电凝止血组(37/102)。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安全有效,肿瘤剔除后的创面建议缝合止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OEMC)剥除术中三种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 OEMC 患者150例,均行腹腔镜 OEMC 剥除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超声刀组(采用超声刀止血)和缝合组(采用缝合法止血)。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6、12次月经周期第3 d 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阴道超声检测卵巢窦状卵泡数(F0)和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结果①三组患者术前的血清 FSH、LH、E2、AMH、F0、PSV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术后1、3、6、12次月经周期时,三组的 FSH、E2水平均高于术前,电凝组和超声刀组 FSH、E2水平均明显高于缝合组,LH 和 AMH 明显低于术前,电凝组和超声刀组明显低于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术后1、3、6、12次月经周期时,三组的 F0、PSV 水平均低于术前,电凝组和超声刀组 F0、PSV 明显低于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 OEMC 剥除术中采用电凝及超声刀等烧灼方式止血会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而缝合法止血可以对卵巢储备功能起到保护作用,推荐缝合法止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甲组患者实施缝合止血法,乙组患者实施电凝止血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疗前后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基础窦卵泡数(AF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LH、FSH明显高于治疗前,E_2、PSV和AFC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止血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电凝止血,能有效保护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