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唾液和菌斑中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MGI)含量,探讨其与乳牙患龋状况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乳牙龋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方法》,选取无龋组(DMFT=0)、低龋组(1DMFT4)、高龋组(DMFT5)3~5岁幼儿各20名,采用吐出法收集幼儿4mL左右非刺激性唾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MGI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唾液中MGI含量依次降低,无龋组与低龋组以及低龋组与高龋组间,唾液中MGI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龋组与高龋组间,唾液中MGI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唾液中MGI含量均无性别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龋病的发生和发展,幼儿唾液中的MGI含量逐渐降低,且MGI含量无性别差异,这表明MGI具有一定的抗龋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伢典微创去龋法治疗乳牙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共80颗龋齿)乳牙龋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涡轮机去龋,观察组患儿采用伢典微创去龋,两组去龋后均采用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填充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牙龈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儿牙龈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72)分、(1.33±0.54)分、(1.10±0.24)分?vs?(2.79±0.85)分、(2.25±0.62)分、(1.51±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伢典微创去龋法治疗乳牙龋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乳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换的,而忽略对乳牙的治疗,往往在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或影响进食后才被迫来院求治。其中龋病、牙髓根尖病变是儿童口腔科最为常见且多发的疾患,也是基层医院儿童口腔科诊治的主要内容。而根管治疗术是保存感染乳牙的最常用且有效的也是最后的治疗手段。笔者采用一次性和二次性完成乳牙根管治疗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乳牙龋坏常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导致乳牙早失,进而致使牙颌畸形,因此及早彻底治疗乳牙疾患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作用。牙髓病及根尖周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而根管治疗又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最主要、最彻底的治疗方法。笔者比较了一次性和二次性完成乳牙根管治疗术后的疗效并追踪观察8个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牙龋坏常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导致乳牙早失,进而致使牙颌畸形,因此及早彻底治疗乳牙疾患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作用。牙髓病及根尖周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而根管治疗又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最主要、最彻底的治疗方法。笔者比较了一次性和二次性完成乳牙根管治疗术后的疗效并追踪观察8个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洁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7):143-145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体质指数与乳牙龋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7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80例龋齿患儿的相关资料,计算体质指数(BMI)值,评价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口腔检查,分析BMI指数与龋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患儿中各BMI标准的龋失补牙数、龋失补牙面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标准患儿中BIM标准为优良的患儿的龋失补牙数、龋失补牙面数高于瘦和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乳牙龋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密切,应尽快采取综合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7.
乳磨牙Ⅱ类洞填充的临床观察作者单位:110015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朱跃华王雁冰);大连市友谊医院口腔科(周静)朱跃华王雁冰周静乳牙龋病影响美观、发音,影响颌骨和肌肉的发育,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和恒牙的萌出。同时龋病对全身还有严重的影响。儿童龋病,就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用于乳牙根管消毒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183颗牙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根管封药,对照组用甲醛甲酚根管封药,7天后复诊,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结论:康复新液有较强杀菌能力,对根尖组织无刺激性,对恒牙胚无影响,用于乳牙根管消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对乳牙牙髓病变进行根管充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乳牙牙髓病变的123颗患牙进行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结果 123颗患牙中成功107颗,10颗无效,6颗脱落,总有效率91.5%。结论 Vitapex糊剂是一种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牙齿也可以种植吗?李德华教授告诉我们:与传统镶牙方法相比,种植牙由于更接近于天然牙齿,因此被誉为乳牙、恒牙后的人类“第三副牙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一次性充填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乳牙根尖周炎患者168例,共计病牙200颗,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颗牙齿。对照组使用常规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进行充填,治疗组使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充填,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后1~5 d患者疼痛消失,97例患者手术后4 d内肿胀消失,95例成功。0.5~1 a后随访,充填材料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恒牙生长发育没受影响。对照组78例患者4 d后肿胀消失,疼痛缓解,85例成功。术后0.5 a随访,5例患者的根管出现异常,1 a后随访,20例瘘管复发,恒牙生长情况受到一定程度影响,2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治疗乳牙根尖周炎,可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遵义市12岁儿童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龋病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现状的特点,分析龋病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检查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遵义市城乡12岁年龄组儿童840名,使用CPI探针和平面口镜检查恒牙牙冠龋病情况.随机的对一半调查对象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和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恒牙患龋率为17.93%,龋均0.34.患龋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P>0.05),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城市儿童龋均高于农村,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1.00<0.05).频繁的食用可乐等饮料或者甜食,生活在城市,睡前食用甜食,过去12个月内有过牙痛或不适症状等,都与儿童的患龋率有很大的相关性.结论:遵义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有待改善,可以通过加强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的宣传力度,增强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促使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为今后的乳牙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620名学龄前儿童按标准统一进行口腔检查,并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620名学龄前儿童平均患龋率为61.94%,男童稍高于女童,患龋率分别为64.7%和59%,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患龋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3、4、5岁儿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5.2%、66.2%和72.6%。此外,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与不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保健密切相关。结论:对就诊儿童及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及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对于降低患龋率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35~44岁中年人唾液糖蛋白水平,探讨其与中年人患龋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找龋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常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200例中年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随机分成两组:1无龋组(DMFT=0),2有龋组(DMFT0),抽取无龋组20例,有龋组30例,分别检测两组唾液糖蛋白水平,检查有龋组患龋情况并记录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蚀指数(CSI)。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龋组唾液糖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有龋组(P0.05);有龋组唾液糖蛋白水平与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蚀指数(CSI)显著正相关。结论:唾液糖蛋白水平与中年人患龋指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修复乳牙龋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 9月-2022年3月收治72例乳牙龋齿修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齿固位 等级率、牙髓敏感等级率、治疗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1年牙齿固位Ⅲ级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牙髓敏感Ⅲ级率和Ⅳ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采用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对乳牙龋齿进行修复治疗中,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儿牙髓敏感等 级,牙齿固位效果较好,且治疗依从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牙病患儿来医院就诊时,由于陌生的环境和生疏的医务人员,使他们情绪过于紧张,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哭闹、烦躁、惊愕、恐惧、叫喊、躲避、拒绝治疗等牙科畏惧症状.儿童牙患病率高,发病年龄早,在发生机制上,乳牙牙齿硬组织较薄,钙化程度低,耐酸能力差,在口腔致龋因素作用下,极易患龋,且龋蚀在牙齿硬组织上发展很快,很容易引起牙髓神经的感染,多见于体弱、喜食甜食和口腔卫生不良的儿童.龋病也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口腔牙病诊治临床操作中,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及恐惧心理,应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粗浅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伟民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1220-1221
儿童在6岁左右开始进入混合牙列期,口内的乳牙逐个被恒牙替换,这一时期一般持续至12岁。在这个时期,由于颌骨发育与牙齿发育不同步,牙列拥挤很明显,而且容易出现各种畸形,比较常见的有上前牙扭转、上前牙间隙过大、反牙合等。而此时,牙列处于不稳定期,患儿出现乳牙磨耗牙冠变短,  相似文献   

18.
龋病是儿童的常见病,目前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乳前牙为龋病的好发牙位,及时有效的防治,对乳前牙的牙体形态进行美容修复,于维护牙列完整,保护儿童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5年1月~1996年4月,应用古莎牌光敏树脂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瓦努阿图桑托岛居住的12岁及13~19岁中学生龋齿的患病情况,为在该地区制定中学生龋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将1821名该地区居住的中学生,在室外条件下检查恒牙的患龋情况,并记录DMFT值,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年龄组之间以及各牙位之间的患龋情况。结果:12岁组的患病率为30.43%(男25.08%,女36.23%),龋均为0.66(男0.54,女0.79)。13~19岁组的患龋率为49.92%(男44.39%,女55.79%),龋均为1.56(男1.22,女1.92)。性别及各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有显著性差异。患龋最多的为下颌磨牙,其次为上颌磨牙,发病率最低的是下颌乳尖牙,其次上颌乳尖牙。12岁组及13~19岁组恒牙龋齿的充填率分别为0.53%和3.92%。结论:瓦国桑托岛居住的中学生恒牙龋齿的患病率较低,可能与当地的饮食结构有关,但龋齿的充填率也很低,应当加大口腔保健的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20.
乳磨牙预成冠临床应用5年疗效评估作者单位:110015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朱跃华);大连市友谊医院口腔科(周静);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科(邓辉)朱跃华周静邓辉乳牙龋病影响美观、发音,影响颌面部的颌骨和肌肉的发育,对恒牙胚的发育和萌出也有影响,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