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难治的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目前仅行肝脏移植方可使其完全治愈。据认为熊去氧胆酸(UDCA)通过改善胆汁淤积可以延迟PBC发生,但不能阻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新近报告苯扎贝特(Bezafibrate)治疗PBC有效,作者研究3例同期进行肝活检的PBC女性患者应用苯扎贝特  相似文献   

2.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11月报道】题:IgM反应是熊去氧胆酸和苯扎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作者Takano K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UDCA)不敏感,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苯扎贝特可作为这些患者的二线药物选择。该研究旨在评价UDCA联合苯扎贝特治疗UDCA难治性PBC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门诊及住院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324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苯扎贝特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62例,分别口服苯扎贝特0.2 g,3次/d和淀粉空白片0.2 g,3次/d,治疗1~3个月。结果苯扎贝特组治疗1个月后,血三酰甘油较治疗前下降了42.5%,总胆固醇下降了14.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了3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了27.0%,餐后4 h三酰甘油下降了38.5%(均为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个月后,苯扎贝特组患者血脂的达标率较治疗1个月后进一步提高。治疗过程中,苯扎贝特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未见升高。结论苯扎贝特具有改善血脂的作用,尚不升高血压、血糖,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择选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和对照组,通过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变化,来观察苯扎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苯扎贝特组在治疗后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显著;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在治疗后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说明苯扎贝特可能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良性影响,并且可能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治疗组(静脉点滴藻酸双酯钠联合口服苯扎贝特组)和对照组(口服苯扎贝特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7±9.2)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6±8.3)岁。治疗组给予藻酸双酯钠注射液100 m L(0.1 g),1次/d,联合苯扎贝特分散片0.2 g/次,2次/d;对照组给予苯扎贝特分散片0.2 g/次,2次/d,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藻酸双脂钠联合苯扎贝特可以明显改善TG、TC、LDL-C、HDL-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藻酸双酯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高脂组、苯扎贝特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以常规颗粒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胆固醇饲料(1%胆固醇+5%猪油的颗粒饲料),苯扎贝特组饲以高胆固醇饲料加苯扎贝特[5mg/(kg·d)],共饲养4个月。HE染色检测免胸主动脉AS程度,并用免疫组化检测AS斑块的MCP-1蛋白及RT-PCR检测MCP-1 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检测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结果与高脂组比较,苯扎贝特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的浓度[(0.71±0.11)vs(1.72±0.96)mmol/L,P〈0.05]。在苯扎贝特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明显减轻,动脉内膜面积减少[(2.92±0.54)vs(4.16±0.98)mm~2,P〈0.05]。苯扎贝特治疗组斑块内的MCP-1蛋白表达减少[(19.8±2.2)%vs(26.2±3.1)%,P〈0.01],RT-PCR结果显示,苯扎贝特组MCP-1 mRNA的水平亦明显减少[(0.61±0.06)vs(1.06±0.06),P〈0.05]。结论使用苯扎贝特明显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其中MCP-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下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769-770该文探讨苯扎贝特对中老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各代谢因素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55例分为2组:苯扎贝特组28例给予缓释硝苯地平、苯扎贝特并饮食控制;对照组27例给予缓释硝苯地平、安慰剂并饮食控制。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体质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尿酸水平等变化。结果:2组血压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苯扎贝特组治疗后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苯扎贝特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被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苯扎贝特0.2 g,2次/d,疗程1个月,观察血甘油三酯含量及血压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苯扎贝特与降血压药物合用,除显著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外,还明显提高常用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炎症反应期小鼠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的变化,探讨苯扎贝特潜在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普通饲料饲养8周(对照组)、添加150mg/(kg·d)苯扎贝特饲养8周(苯扎贝特组)、普通饲料饲养8周 腹膜内注入脂多糖(脂多糖组)和添加150mg/(kg·d)苯扎贝特饲养8周 腹膜内注入脂多糖(苯扎贝特 脂多糖组)。取血清,以苯乙酸作为对氧磷酶1的底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小鼠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结果与对照组[32.71±4.40μmol/(min·L)]比较,脂多糖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3.23±0.76μmol/(min·L)]显著降低(P<0.05),苯扎贝特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120.97±39.83μmol/(min·L)]显著升高(P<0.01);苯扎贝特 脂多糖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41.4±10.65μmol/(min·L)]显著高于脂多糖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538,P=0.001)。结论急性炎症反应时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明显降低,苯扎贝特能有效升高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逆转脂多糖诱导的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提示苯扎贝特具有抗氧化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该文探讨苯扎贝特对中老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各代谢因素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55例分为2组:苯扎贝特组28例给予缓释硝苯地平、苯扎贝特并饮食控制;对照组27例给予缓释硝苯地平、安慰剂并饮食控制。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体质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尿酸水平等变化。结果:2组血压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调脂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1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苯扎贝特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苯扎贝特治疗)和联合治疗组(61例,在苯扎贝特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脂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治疗后,与苯扎贝特组比较,联合治疗组TC[(4.06±0.49)mmol/L比(3.35±0.29)mmol/L],TG[(1.60±0.33)mmol/L比(1.12±0.21)mmol/L]和LDL-C水平[(2.18±0.39)mmol/L比(1.91±0.26)mmol/L]显著降低,HDL-C水平[(1.09±0.21)mmol/L比(1.26±0.26)mmol/L]显著升高,P均0.05;达标率:TC(41.67%比67.21%),TG(61.67%比85.25%),LDL-C(36.67%比70.49%)和HDL-C(41.67%比90.16%)均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8%比10.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调脂治疗,安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苯扎贝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观察苯扎贝特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和苯扎贝特干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功能异常,与模型组相比苯扎贝特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促进HIF-1α、VEGF的表达(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增加HIF-1α、VEGF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毛雨晴  陆伦根 《肝脏》2020,(2):113-114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原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可缓慢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目前PBC的一线治疗药物是熊去氧胆酸(UDCA)[1]。30%~40%对熊去氧胆酸不敏感的患者可选用二线治疗药物奥贝胆酸,一种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或非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相关受体(PPAR)激动剂苯扎贝特。此外,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也逐渐应用于PBC的治疗[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及是否与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相关.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含量表达.结果 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苯扎贝特组和多聚肌苷酸(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阻断剂)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与苯扎贝特组比较,苯扎贝特组+多聚肌苷酸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可能介导苯扎贝特上调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alpha,PPARα)的配体苯扎贝特对原代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aortaendothelialcells,BAEC)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采用Northern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苯扎贝特对BAECeNOS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采用定量PCR的方法及NO试剂盒检测苯扎贝特对eNOSmRNA半衰期及NO产生的影响;继而采用Western印迹法,给予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研究苯扎贝特影响eNOS表达所通过的信号转导途径,此外,构建了由人eNOS启动子驱动的荧光报告基因,研究苯扎贝特对eNOS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苯扎贝特以浓度(50~200μmol/L)依赖的方式明显上调BAEC细胞eNO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P<0.05),并促进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生成[对照组(14.97±1.29)μmol/L,苯扎贝特不同浓度组(25.12±1.25)μmol/L,(30.12±1.85)μmol/L,(33.47±1.22)μmol/L],增强eNOS-ser-1179位点的磷酸化表达(P<0.05),但是对eNOS-thr-497位点的磷酸化表达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定量PCR证实苯扎贝特增加eNOSmRNA的半衰期(从3.1~6.1h),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苯扎贝特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人eNOS启动子驱动的荧光报告基因的荧光活性(相对的荧光活性在100μmol/L和200μmol/L组分别为4429.43±391.41,6187.5±307.53,对照组为3361.81±316.85),增加磷酸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的蛋白质表达(P<0.05及P<0.01),而PPARα、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MAPK抑制剂可明显逆转苯扎贝特对eNOS表达的上调作用(P<0.01)。结论苯扎贝特通过上调eNOS的蛋白质表达、促进eNOS的磷酸化、增强eNOS的转录及eNOSmRNA的稳定性,从而促进NO的生成,其效应的发挥既通过依赖于PPARα的方式,也可以经MAPK和PI3K信号通路介导的不依赖于PPARα的“非基因效应”,揭示了PPARα的配基苯扎贝特的降脂外作用包括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高血压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A组)和对照组(B组),通过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 TXA2)、前列环素I2(PGI2)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等指标的变化,来观察苯扎贝特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结果 A组在治疗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 NO显著升高, ET、TXA2/PGI2明显降低;而且A组舒张压降低较B组显著,并与血甘油三酯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变化有关.结论苯扎贝特可能通过调整血脂代谢紊乱,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A组)和对照组(B组),通过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I2(PGI2)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等指标的变化,来观察苯扎贝特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结果 A组在治疗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NO显著升高.ET、TXA2/PGI2明显降低;而且A组舒张压降低较B组显著,并与血甘油三酯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变化有关。结论 苯扎贝特可能通过调整血脂代谢紊乱,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小凹蛋白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植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噻唑兰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各组小凹蛋白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苯扎贝特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P<0.0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干预组小凹蛋白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用不同浓度的苯扎贝特干预后小凹蛋白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苯扎贝特浓度增加,小凹蛋白1的表述明显增加.结论 苯扎贝特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可以上调小凹蛋白1的表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动剂苯扎贝特对血管紧张素Ⅱ促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活性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新生Wistar大鼠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以血管紧张素Ⅱ(10-7mol/L)刺激模拟体外心肌纤维化,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动剂苯扎贝特(10-5mol/L)作用于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的表达,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明显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但苯扎贝特不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增殖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后12h,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降低;预先用苯扎贝特干预30 min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特异性拮抗剂MK886可以抑制苯扎贝特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苯扎贝特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活性氧作用,MK886可以阻断苯扎贝特的作用。结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通路的激活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心肌纤维化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活性氧生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