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住院新生儿疾病构成及病死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生儿病房1990年1月 ̄1992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739例,占同期儿科住院总数3040例的24.3%,死亡80例占同期儿科死亡总数178例的44.9%。从住院新生儿疾病的构成比来看,以感染性疾病(败血症,肺炎等)为主,约占全部病例的50%以上,其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破伤风等。同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认为为了降低围生儿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必须加强产、儿科紧密合作,作好围生期的保健工作,进一  相似文献   

2.
对10年来儿科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9284例住院病儿中,死亡102例,病死率为1.09%,其中新生儿期死亡39例,占全部死亡数38.2%,居住院儿童各年龄组之首;构成死因的前三位疾病是肺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及白血病;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的首位死因分别是早产生活能力低下、肺炎和白血病。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重视肺炎、白血病的防治对降低儿科住院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及探讨住院儿童死亡原因,以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质量,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188例住院患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住院患儿的病死率为2.0%。新生儿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23.4%,1岁占38.8%,故1岁以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62,2%。导致住院儿童死亡的前十位疾病是肺炎、病毒性脑炎、白血病、新生儿窒息、婴幼儿腹泻、败血症、结核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硬肿症和中毒意外。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的首位死因分别是新生儿窒息、肺炎和白血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窒息,重视肺炎、白血病的防治对降低儿科住院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山医院儿科自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一年内共收治小儿肺炎315例,其治愈率为85%,好转率为12.3%,死亡 6例皆为新生儿。本文着重分析治愈率提高的原因。 病例概况 ①本院儿科同期共收治病儿777例,其中肺炎患儿315名,占住院总人数40.5%。新生儿肺炎42人,占同期新生儿住院的22.0%。315例肺炎患儿中 53.0%系石化地区职工子女,近郊农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近5年来我科住院的新生儿病例628例,占同期住院儿童(3420例)的18.36%;其中死亡58例,占同期死亡儿童(88例)的65.89%。通过对其发病及死亡情况分析,得出结论:死亡病因以新生儿肺炎多见,其次为新生儿硬肿症;早产、低体重儿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胎龄、体重、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来自农村者患病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延安市新生儿发病与死亡原因,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和提高人口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1997-11~2003-12收治的801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发病占同期住院患儿的8.12%,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依次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2.98%),新生儿肺炎(12.34%),新生儿败血病(11.74%),新生儿硬肿病(11.61%),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病(各占7.4%);其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死率最高,为24.14%。结论新生儿的生理及免疫特点为造成新生儿发病率高的基础因素,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农村医疗水平低,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及围产期保健不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HIE其它疾病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肺炎1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肺炎178例临床分析0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611130)朱世萍,刘晓燕,辛勤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1987年7月至1992年6月共收治住院的新生儿肺炎178例,占同期住院的新生儿疾病551例的30.30%;死亡人数23例,占新生儿疾病死亡人...  相似文献   

8.
1981年1月~1991年12月,住院新生儿共452冽,占同期儿科住院总数的8.4%,其中农村患儿325人,占71.9%,城市127人,占28.1%。男250例,占55.3%,女202例,占44.7%。农村发病串是城市的2.5倍。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发病率均以新生儿肺炎为首位。本组患儿死亡趴倒,病死率为142%;其中农村患儿死亡50例,占78.l%(50/64)S城市患儿死14例占ZI.9%(14/64),农村住院的新生儿病死牢是城市的3.6倍。这与本地区城市和农村新生儿自然比例有关外,最主要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及妇幼保健工作薄弱有关。452例住院新生儿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政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697-698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疾病原因、死亡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81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的新生儿疾病中前3位依次为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其分别占住院新生儿的28.92%,24.02%,15.69%;病死率分另9为8.90%,6.12%,6.25%。新生儿破伤风仍然存在,病死率亦高,为44.44%。结论只有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实行产、儿科合作,提倡住院分娩,严禁旧法接生,才能降低新生儿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消灭新生儿破伤风。  相似文献   

10.
梁保忠 《河北医学》1996,2(1):43-44
新生儿硬肿症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071000)河北保定市解放军252医院梁保忠我院儿科自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131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的12.3%。治愈107例,死亡24例。治愈率为81.7%,死亡率为18.3%。对...  相似文献   

11.
We reviewed all measles cases admitted to the paediatric ward of Goroka Base Hospital in 1989, and also interviewed a sample of measles patients attending the pa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Measles accounted for 11% of all paediatric admissions and 32% of deaths. The case fatality rate for measles was 17%. Children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children with low birthweight were more likely to die.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measles were pneumonia and diarrhoea, pneumonia being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Twelve cases of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were admitted during the year (0.5% of paediatric admissions). Measles was underreported because it was frequently omitted from the discharge diagnosis, the emphasis being placed on the complications.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with measles admitted to the ward and seen in outpatients had not been vaccinated. Nosocomial infections could have been reduced if all paediatric admissions aged 6-35 months had been vaccinated on admission. We strongly endorse the policy of vaccinating children in Papua New Guinea against measles from the age of 6 months.  相似文献   

12.
儿科住院病例17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港市妇幼保健院普通儿科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做好该地区儿童疾病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儿科2011-01-01~2011-12—301788例儿科出院电子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儿童男女比例为2.11:1;0—12月患儿共1285例,占全部病例的71.87%;疾病构成比较大的是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小儿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地中海贫血;平均住院时间为5.23d;出院病例按季节分布分别是483例(27.01%)、476例(26.62%)、359例(20.08%)、470例(26.29%);出院病例按月份构成比较大的是3月(12.64%)、4月(12.08%)、12月(10.46%);治愈率为54.19%,好转率为36.30%,病死率为0.11%,治疗总有效率为90.49%。结论儿科住院病例临床特点是:(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以12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为主;(3)以呼吸、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4)住院时间短;(5)季节性不明显,但3月、4月及12月出院病例数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及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和降低病死率。方法:对112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病与产科相关者78例占6943%,各种产科因素致胎儿宫内或产时缺氧直接造成各类吸入性肺炎。孕母产前感染、早破水、产时消毒不严可致感染性肺炎。呼吸衰竭(呼衰)是各类肺炎主要的合并症(25%)和死亡原因(80%)。结论:加强产科有关因素的防治可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掌握窒息后复苏技术可预防呼衰发生,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探讨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新生儿病死率、城市新生儿与农牧区新生儿病死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某院住院新生儿和儿科出院病人病人病死登记病死率资料,对住院死亡的新生儿族别、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病例2040例,其中活产新生儿死亡61例,病死率2.99%,61例病死新生儿中,来自农牧区新生儿41例(67.21%)。新生儿病死前5位死因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吸入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疾病。结论应根据新生儿住院死亡谱的特点有重点地加强新生儿疾病的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5.
老年住院病人临床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0):949-950
目的:通过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死亡的病因,以期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常见致死病因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多器官衰竭、脑出血。老年人的死因顺位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结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主要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针对性地加强防治工作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低出生体重儿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死亡原因,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95例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BWI的病死率22.11%,导致LBWI死亡的疾病为新生儿窒息所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出血、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减少LBWI的出生,预防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与儿科疾病的发病关系及发病规律,以便指导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中非某地区182例小儿艾滋病及其合并症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艾滋病合并症的最高年龄段为6个月-4岁,合并呼吸系统疾病156例,贫血71例,腹泻、营养不良66例。合并2种以上疾病者118例。临床治愈率为89.6%,病死率为10.4%,复发率为59.4%。结论:小儿艾滋病以母婴传播为主,常合并多种疾病,尤以肺炎、结核、贫血及腹泻为多发。早期诊断且给予合理的综合治疗,疗效尚好,但易复发,复发与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4年155 508例住院患者疾病分布规律。方法  根据ICD-10分类标准,整理该院住院患者病案的主要诊断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秩和比(RSR)检验法分析疾病的构成和变化趋势,采用计算相关系数法分析每年月入院就诊人数趋势变化规律,采用χ2检验法对性别、年龄和转归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①该院每年月入院人数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 ≥0.8);②男女性别比从1.11∶1下降至1.06∶1;③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32.03%;④患者治愈率逐渐增加(χ2= 35.842,P =0.000),死亡率逐渐降低(χ2=7.950,P =0.019);⑤除城区外,下辖县为主要病源地,占总收治患者人数57.38%;⑥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经秩和比检验,3年内前10位疾病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χ2=0.023,P =0.991);⑦前5位单病种为:缺血性心脏病、肺炎、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以及糖尿病,且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常见的慢性疾病是该院的重点服务范围,应根据该院疾病分布特征,合理调配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四家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及国内四种儿科杂志报道的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分析,以期发现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1856例住院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前瞻性观察及对国内4种儿科杂志个例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360例的综合分析。结果:住院病人中107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其中 A 型反应79例(73.8%),B 型28例(26.2%),药物不良反应致停药者48例,需处理者31例,致死者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致住院者2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共用药物数量、疾病构成有关。小儿某些生理特征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通过多中心监测的实践,认为在一般集中监测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协调中心,统一判定标准,参与人员的培训是协作监测的关键;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某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某院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和死亡特征,以便为老年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至2012年我院60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描述老年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罹患疾病构成及死亡情况.采用非参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住院天数等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 x 2检验比较疾病分类构成及死亡人数等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Cochran-Armitage Trend检验病死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从2005年至2012年,我院老年住院患者69503人;其中男性37847人,占54.5%;女性31656人,占45.5%.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4.0天,平均时间17.1±17.0天.我院老年患者所罹患疾病的主要系统分布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四个系统总和构成比为57.8%.死亡病例2611人,病死率为3.8%.从2005-2012年,病死率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Z势=15.96,P<0.01).结论 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罹患疾病及死亡原因主要以循环系统和肿瘤为主,应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