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索集束化护理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院的126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9例,研究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压疮预防措施,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结果 对照组69例,53例有效,有效率76.81%,压疮发生率17.39%;研究组57例,49例有效,有效率是85.96%,压疮发生率5.2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提高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护理有效率、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压疮高危因素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通过量化评价压疮高危因素及护理会诊,降低压疮的院内发生率。方法 制订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记录表,对332例压疮高危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监控,并进行前瞻性会诊,给予皮肤护理和制订压疮个体化预防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332例压疮高危患者中,发生压疮7例(2.1%),与2000~2002年(6.1%)比较,下降了4.0%。结论 对压疮高危患者及时评估并填报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记录表,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亦使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压疮高危因素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刘海萍  张敏 《护理学杂志》2006,21(17):22-23
目的 通过量化评价压疮高危因素及护理会诊,降低压疮的院内发生率.方法 制订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记录表,对332例压疮高危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监控,并进行前瞻性会诊,给予皮肤护理和制订压疮个体化预防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332例压疮高危患者中,发生压疮7例(2.1%),与2000~2002年(6.1%)比较,下降了4.0%.结论 对压疮高危患者及时评估并填报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记录表,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亦使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ICU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一旦压疮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风险,更容易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本科通过3M透明敷贴在50例压疮高危因素评分均≤16分患者的预防性护理中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治疗压疮的成功率.方法:我院于2008年引进南京鼓楼医院压疮管理流程,实施高危压疮筛查~压疮(高危)评分报告~高危压疮预防~难免压疮会诊~难免压疮跟踪~护理质量考评的体系.结果:高危压疮患者的发生率下降.结论:引进切实有效的压疮管理流程能有效地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同时更新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的理念,提高压疮预防及治疗的水准.  相似文献   

6.
税忻颖  付红英 《骨科》2017,8(1):70-72,7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骨折压疮高危病人(Braden评分≤12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126例骨折压疮高危病人纳入本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69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压疮预防措施;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入院的57例纳入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出院时评估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压疮发生率,并通过Braden评分评估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69例中,49例达有效护理,护理有效率为71.01%,1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7.39%;研究组57例中,51例达有效护理,护理有效率为89.47%,3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5.26%。两组间护理有效率和压疮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95,P=0.011;χ2=4.378,P=0.036)。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提高骨科骨折压疮高危病人的护理有效率,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压疮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2月-2009年12月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0年10月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脊髓损伤患者压疮的预防监控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康复训练过程中脊髓损伤患者压疮预防监控及护理干预,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发生.方法 对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个体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入院时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4分,均为压疮高危患者,出院时38例≤14分,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压疮.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立即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压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降低或避免骨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方法 对206例骨科住院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压疮预报评估表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158例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分值为11~14分,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发生压疮;48例患者评估分值为5~10分,发生I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经对症处理均痊愈.结论 对骨科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管理,可提高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orton评估表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测的有效性.方法:对1219例神经外科患者应用Norton评估表进行持续性评分,观察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并记录,分析该评估表对神经外科患者及不同年龄组预测压疮的准确性.结果:该量表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测灵敏度为100%、特异性70.87%、阳性预测值1.97%、阴性预测值100%.结论:Norton评估表能有效预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并且不同年龄患者可以统一使用Norton量表进行压疮高危患者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压疮高危及压疮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合理选择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泡沫敷料、康惠尔银离子敷料,康惠尔清创胶。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选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比较两组病人预防及治疗压疮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能有效预防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治愈压疮天数减少4~6天,好转压疮天数减少3~6天。结论:康惠尔敷料在压疮护理中具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了压疮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脊柱骨科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脊柱骨科患者院内压疮发生情况,应用PDCA循环对2015年住院患者进行压疮管理。结果2015年脊柱骨科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2014年(P0.05),护理人员压疮知识及态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脊柱骨科患者压疮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实施压疮患病率调查持续改进压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压疮管理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正的美国护士协会护理质量指征委员会设计的压疮患病率调查表,组织伤口小组成员、科护士长、护士长和护理研究生组成的30个小组对1所三级甲等医院61个病区的2913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1.78%,院内压疮患病率为1.54%,排除Ⅰ期压疮(28例),压疮患病率为0.82%;168例患者有压疮风险评估和复评,其中压疮患病39例,占23.21%;135例有采取减压措施的护理记录,仍发生压疮36倒,占26.67%;197例患者采取了压疮预防措施,其中135例(68.53%)有压疮风险评估。结论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低于国外相关研究,护理人员执行压疮护理记录意识欠缺。护理管理者需转变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正确认识压疮患病率,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压疮监控制度,提升压疮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CU应用气垫床的压疮高危患者翻身间隔时间,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将212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B组(71例)、C组(71例)三组,应用气垫床后分别采取2 h、3 h、4 h翻身1次,每次翻身时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后可以4 h翻身1次,既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对压疮的形成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压疮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护理中及时、快速地识别压疮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及控制压疮[1].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采用归芪黄连软膏外敷治疗压疮,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流程在ICU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11例Braden评分为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8例Braden评分为高危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自入院后即进入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流程直至出院,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296例患者中,发生压疮15例;对照组394例患者中,发生压疮4例。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高危患者中运用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流程,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意识高,优化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我科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重度危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2014年1~3月我科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58例,所有压疮风险评估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压疮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压疮发生6例,发生率为10.3%,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5)。结论应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使手术室护士能正确、客观评价患者各方面情况,正确的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提高手术压疮风险的预见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胡恩娇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168-171
目的 探究压疮程序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 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压疮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下肢压疮发 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P<0.05);干预组下肢压疮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 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 结论 压疮程序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 用效果确切,可有预防痤疮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了解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7782例患者按10B和10A病区分为观察组 (3912例)和对照组(3870例),均行诺顿评分,<14分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对照组高危患者行常规预防压疮护 理,观察组行预警程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局部喷赛肤润,入手术室前骶尾部贴安普贴薄膜,行风险呈报、 健康教育及用具改革等。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警干预能有效降低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出院后社区居家休养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组建二级医院联合社区的压疮管理网络,通过培训社区随访人员压疮相关知识,建立微信群,创立压疮管理网络工作模式,对62例二级医院出院的压疮及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管理。连续干预3个月。结果照顾者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压疮知识、翻身操作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压疮行为得分出院后显著高于出院前(均P0.01)。居家护理期间,35例压疮高危患者中发生压疮2例,发生率为5.71%;27例压疮患者,愈合15例(55.56%),好转10例(37.04%),无复发案例。结论二级医院联合社区的压疮管理网络对出院后居家休养患者实施压疮延续护理,有效改善了照顾者照顾行为,降低了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