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易发生于Ⅰ型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以及遇有急性应激情况时(例如各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麻醉、妊娠与分娩等),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以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如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发展到严重阶段,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酮体,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当超过体内各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和经肾脏随尿排出酮尿的速度时,血中酮体在体内堆积,产生酮血症。当体内酮血、酮尿积聚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发展到严重阶段,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酮体,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当超过体内各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和经肾脏随尿排出酮尿的速度时,血中酮体在体内堆积,产生酮血症。当体内酮血、酮尿积聚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发展到严重阶段,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B氧化产生酮体,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当超过体内各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和经肾脏随尿排出酮尿的速度时,血中酮体在体内堆积,产生酮血症。如果体内酮血、酮尿积聚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通过加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医疗控制及基础护理,做好血糖的监测和控制,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的重要环节。现将我们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许兰霞 《吉林医学》2008,29(24):2432-243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轻,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亦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酮体,血酮浓度增加,尿酮排出增多。血pH值下降发生代偿性酮症酸中毒,此时代谢紊乱加速恶化,病情加重,故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6.
血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 β -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采用酮体粉法及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 (NDK)、糖尿病酮症组 (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 (DKA)血 β -羟丁酸的浓度变化。③结果 β -羟丁酸在非酮症糖尿病组、糖尿病酮症组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 ,且差异显著 (P <0 .0 5)。④结论 血 β -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产生酮体,导致血清酮体积聚,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引起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因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不适当减量,急性感染、饮食不当或创伤、麻醉、手术、严重刺激等应激状态而诱发.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易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时,当糖尿病患者遇有应急情况,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加超过了作用,导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使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9.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威胁糖尿病病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约半数糖尿病病儿起病表现为酮症酸中毒,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常因急性感染、延误诊断、饮食不当、正规胰岛素应用中断或不足而诱发,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脱水及神志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严重时可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深快,呼气中的丙酮产生特异的气味(腐烂水果味),生化改变可有高血糖、高酮体血症、高脂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对酮症酸中毒如不能予正确及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美国糖尿病学会对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诊治指南(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两个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即使在正规治疗中也可能发生。这些急症可发生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keto-acidosis,DKA)死亡率不到5%,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vcemic state,HHS)的死亡率则高达15%。老人和小孩或合并昏迷、低血压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法:2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情况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7例(74%)患者在24h内降至11.1~13.9mmol/L左右,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率恢复正常,尿酮体转阴,尿糖(+)或消失。5例合并脑血管意外及心肾功能不全,1例合并急性胰腺炎,于1周后尿酮体转阴。结论:早期诊断,早期进行综合性治疗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胰岛索泵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病主要原因为感染.治疗组发生低血糖的人次和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和酮体消失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并发症,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尽管采用胰岛素治疗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但仍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总结我院近5年来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1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住院病人或急诊病人,空腹血糖均>16.5mmol/L,尿酮体()~(),均有不同程度酸中毒。伴有恶心、呕吐9例,意识模糊3例,昏迷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5~78岁。病程为6个月~10年。其中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9例。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芹  宋春雷 《四川医学》2006,27(11):1145-114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6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观察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等。结果 2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所需平均时间为21.5h,高渗综合症患者所需平均时间为48h。36例患者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糖尿病所有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总数的80%以上。随着胰岛素的问世,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已明显减少,但无论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却始终无法完全摆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病因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升糖激素过多引起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脂肪分解增加、血酮体增加和继发性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NDK)、糖尿病酮症组(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KA)血β-羟丁酸的浓度变化.结果:β-羟丁酸在非酮症糖尿病组、糖尿病酮症组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β-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措施不当或延误治疗,则可造成死亡。因此对酮症、酮中毒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极为重要。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含义:酮症是指机体内酮体增多,尿中出现酮体;酮中毒则意味酮体增  相似文献   

19.
钱萍 《中外医疗》2008,27(25):57-57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所致.当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糖代谢紊乱急剧加重,这时,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只好动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因而出现继发性脂肪代谢严重紊乱:当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了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翻体在体内积聚使血酮超过2mg,即出现酮血症.多余的酮体经尿排出时,尿酮检查阳性,称为嗣尿症.糖尿病时发生的酮血症和酮尿症总称为糖尿病酮症.酮体由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组成,均为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时,血的pH值就会下降(<7.35),这时机体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项目2.酮体酮体的检测,或者更为特异的β—羟基丁酸的检测一般用于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病人。现在的尿酮体筛查试验利用的是硝基盐法,试验中亚硝基铁氰化钠主要与乙酰乙酸反应,其次与丙酮反应,几乎不与β—羟基丁酸发生反应。因此,尿酮体检测只能作为辅助诊断项目,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监测中不是最佳项目。血中β—羟基丁酸的特异性检测可用于糖尿病酮症患者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