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邬家林  余明志 《中药材》1995,18(10):503-506
运用导数光谱对紫金牛属5种药材紫金牛、朱砂根、九节龙、百两金和九管血进行鉴别研究,发现其导数光谱均能找到可资鉴别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2.
隋玉辉  刘岱琳  邱峰  陈虹 《中草药》2008,39(7):990-993
朱砂根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性味苦辛、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症[1].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朱砂根中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百两金皂苷A和B是从朱砂根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抗癌活性化合物[2],其化学结构已经通过理化方法结合光谱分析得到了确认.本实验对百两金皂苷A和B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期望能够得到具有很强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癌化合物,同时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紫金牛属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家林 《中药材》1994,17(5):40-43
紫金牛属药物如紫金牛、百两金等,自宋《图经本草》收载以后,历代本草和现中药典籍均布收录,为中医及民间常用的止咳或活血化瘀药。对紫金牛属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研究证明,古来的用药经验是确实可靠的,并发观一些新的作用,进一步引起了各方  相似文献   

4.
百两金解毒消肿效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两金解毒消肿效佳343711江西省泰和县818信箱职工医院顾庭兰,顾铭康百两金,又称珍珠伞、野山豆根、开喉箭、八里麻、选山虎、无中根,江西吉安地区习称上丹皮、野猴枣。属紫金牛科,学名:ArdisiaCrisoa(Thunb)D.C。性味苦寒辛涩,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块根紫金牛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RP-8,RP-18)、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方法对块根紫金牛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块根紫金牛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油酸(1),棕榈酸(2),豆甾醇(3),α-菠甾醇(4),射干醌F(5),(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6),百两金皂苷A(7),百两金皂苷B(8)。结论化合物1,2,3,5,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均属于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6.
目的 百两金为传统苗药,其化学成分的有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百两金的化学成分。方法 将百两金干燥根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利用硅胶、重结晶、ODS及制备/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百两金根中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 (1)、甲基岩白菜素 (2)、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 (3)、 syringin (4)、(+)-syringa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 (5)、(-)-(7R,8S,7′R,8′S)-4,9,4′,9′-tetrahydroxy-3,3′-dimethoxy-7,7′-epoxylignan-9-O-β-D-xylopyranoside (6)、saracoside (7)、isolaric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 (8)、(7S,8R)-urolignoside (9)、staphylionoside D (10)、蚱蜢酮 (11)、l-borneol 6-O-β-D-aiosyl-β-D-glucoside (12)、(+)-angelicoidenol 2-O-β-D-glucopyranoside (13)、牡荆素-2″-O-鼠李糖苷 (14)、根皮苷 (15)、phenethyl alcohol β-D-(2′-O-β-D-glucopyranosyl)glucopyranoside (16)、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 (17)、菖蒲碱C (18)、己内酰胺 (19)、蔗糖 (20)。结论 其中化合物5~19为首次从紫金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紫金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是自国内学者2013年从岭南杜鹃分离得到以来第二次被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发现湖南省有6种草药:管萼山豆根、朱砂根、大叶胡枝子、毛木防已、百两金、青荚叶皆称“山豆根”,其中管萼山豆根的原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与传统中药山豆根的正品——“广豆根”相似(二者同科但不同属、种)。管萼山豆根在湘西民间俗称“山豆根”,又名鸦片七,其根治疗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腹痛、疮疖肿毒,药用历史悠久。近年来从管萼山豆根中分离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本草著作,结合植物志对相关植物的形态和分布记述、现代典籍对相关药物的别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记载以及笔者野外调查进行基原考证,指出本草收载的18种药物来源于紫金牛属7种植物。其中,"紫金牛"和"硃砂根"的原植物均为朱砂根之变型红凉伞Ardisia crenata f.hortensis;《植物名实图考》中"铁伞"来源于大罗伞树A.hanceana;《植物名实图考》与《花镜》记载的"平地木"为同名异物;"叶底红"、"矮茶"、"短脚三郎"等名称的药物来源于紫金牛A.japonica;《本草图经》中"小青"来源于九节龙A.pusilla;药物名称为"百两金"、"九管血"、"走马胎"的基原也得到进一步确证。考证结果为理清相关药物的基原和药效,开发利用紫金牛属植物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砂根     
正别名:木本反背红、大罗伞、圆齿紫金牛、紫背紫金牛。基原: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生长环境:深山阴湿林下。云南分布:全省各地。性味:苦辛、平。功效:解毒利咽,活血止痛。主治:咽喉疼痛、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丹毒、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用法:咽喉疼痛、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丹毒:朱砂根15g,射干10g,甘草6g,煎水徐徐含咽;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朱砂根20g,水酒各半煎服。  相似文献   

10.
牡丹皮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又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白术,百两金,吴牡丹,木芍药,花王,洛阳花,铁角牛,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本人对牡丹皮的药理作用以及其研究概况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胡佳  王泽宇  康敏  张兵  邓赟 《中草药》2015,46(14):2048-2051
目的对江南紫金牛Ardisia faberi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正相硅胶、D101大孔吸附树脂、MCI、Sephadex LH-20、C18、C8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南紫金牛全草80%乙醇渗漉液的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鲍尔烯醇(1)、油酸(2)、(Z)-10-heneicosenoic acid(3)、蚱蜢酮(4)、岩白菜素(5)、mallonanoside A(6)、没食子酸乙酯(7)、落新妇苷(8)、槲皮苷(9)、百两金皂苷B(10)、ardicrenin(11)。结论化合物2、7、9、10、11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6、8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紫金透骨喷雾剂的抗炎、镇痛、活血化淤作用.方法 通过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减轻软组织损伤大鼠淤血面积和组织水肿、对急性血瘀症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试验观察紫金透骨喷雾剂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抗炎实验表明,紫金透骨喷雾剂能明显降低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镇痛实验表明,紫金透骨喷雾剂能明显提高热板法小鼠的痛阈值,有效地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反应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活血化瘀实验表明,紫金透骨喷雾剂能明显减少软组织损伤大鼠淤血面积、减轻水肿.可降低血淤模型大鼠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集聚指数和刚性指数.结论 紫金透骨喷雾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药紫金砂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紫金砂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紫金砂奠定基础。方法对紫金砂原植物性状特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紫金砂根具有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的典型结构,紫金砂根主要含有香豆素、萜类、挥发油等化合物。结论紫金砂为伞形科植物当归属植物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的根。  相似文献   

14.
<正> 朱砂为天然的辰砂矿石,又名辰砂、丹砂,味甘性寒,有小毒。功能安神定惊,解毒疗疮。内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烦躁惊痫等证,外治疮疡肿毒、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诸疾。研末作丸剂外衣,有防腐作用。1 效用发展 朱砂,春秋战国时期已应用于临床,如《黄帝内经》记载“用辰砂、雄黄、雌黄、紫金、蜜丸内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朱砂根中主要活性成分岩白菜素和百两金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 - UV法测定岩白菜素和百两金皂苷B的含量.结果 岩白菜素在0.124 1~1.985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 2.7%;百两金皂苷B在2.008 8~20.08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 =2.8%.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价朱砂根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评价贵州不同产地紫金莲的质量。方法:收集贵州水城、六枝和毕节3个产地3批紫金莲药材进行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观察;浸出物测定;薄层色谱鉴别比较;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丹醌含量。结果:贵州不同产地的紫金莲药材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在15.1%~17.4%之间;总黄酮的含量以无水芦丁计在2.36%~2.95%之间;白花丹醌含量分别为0.627%、0.779%、0.340%。结论:不同产地紫金莲药材外观、显微特征基本相似;浸出物、总黄酮含量差异不大;白花丹醌含量有一定差异,六枝、水城含量较贵阳[1]、毕节高。  相似文献   

17.
喉源性咳嗽辨治四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国俊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63-464
喉源性咳嗽,是慢性咳嗽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因其源于咽喉疾病而名。除具一般的咳嗽、咳痰外,咽喉瘙痒不适,或灼热刺痛,或干燥乏津,或声嘶、有异物感等,为其常伴之兼症。由于病程冗长,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施治也颇棘手。咽喉虽弹丸之地,但“喉以纳气而通于天...  相似文献   

18.
紫金散对L_(615)急性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临床散在的个案报道,紫金散具有治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作用,研究其机制主要与该方剂中雄黄的存在有关。为了证实该方剂所具有的功效,我们为此进行了实验研究。本实验观察了紫金散对L615急性白血病小鼠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增殖的...  相似文献   

19.
藏药紫金标抗HSV-1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紫金标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1)的作用及机理 ,为进一步开发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紫金标作用于适量HSV-1感染的Vero细胞 ,以 50%组织细胞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效应(CPE) ,MTT法和核酸分子杂交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MTT法测得紫金标的 50 %抑制浓度 (IC50 )为 29.46mg·L-1,50%中毒浓度 (TC50 )为 1 077mg·L-1,治疗指数 (TI)为 36.56 ,结果表明紫金标有明显抑制HSV-1的作用 ,其作用强度和有效时间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紫金标无直接灭活HSV-1的作用 ,也不能影响病毒的释放 ;但可干扰HSV -1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不同浓度的紫金标能明显抑制HSV-1gD基因复制和mRNA表达。结论 :紫金标具有显著的抗HSV-1的作用 ,能抑制HSV-1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以及抑制HSV-1gD基因复制与转录。  相似文献   

20.
血党经鉴定其原植物为紫金牛科植物腺点紫金牛ArdisaPunctalindl (亦称山血丹 ,瑶语称为独龙短、金边罗伞、矮茎紫金牛、九管血 ) ,药用其根茎。血党性平 ,味微苦、辛 ,无毒。具有活血补血、调经、通络止痛、利咽消肿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贫血 ;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胃痛、胆道结石 ;鼻咽炎及痈疮肿毒等。笔者经多年临床用药观察 ,获效颇著。现代药理抑菌试验亦表明 :血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现将其临床配伍总结如下 :1.血党根茎皮色黑 ,专入血分 ,而女子以阴血为本 ,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