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头晕1个月,加重伴胸痛、胸闷1周于2008年7月2日入院。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近1周症状加重并出现右侧胸痛、心悸等不适,休息后头晕症状稍有缓解。入院体检:体温37.7℃,心率118次/min,血压150/95 mm Hg(1 mm Hg=0.133 kPa),面色苍白,颈静脉显著充盈,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右下肺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1岁。曾因心悸、胸闷、头晕、乏力近2年住院治疗。临床诊断:①心肌炎;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ECG示交界性逸搏心律。本次因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来诊。体检:T37.4℃,P48次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酷似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阻滞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心病酷似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阻滞1例修振顺,郑霖昌患者,女,54岁。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20年,心悸,气急3年,加重4天于94年4月25日入院。3年前曾在本院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喘息加重,心悸胸闷、气急不能平卧....  相似文献   

4.
患女性,7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4d入院。10年间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等。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脂异常5年。查体:BP150/5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52次/min,律整,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B)。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入院后即行心电监测,并记录心悸、胸闷发作及不发作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4岁,因“头晕、心悸、阵发性血压升高5年,加剧1年”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5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具体不详),并伴心悸、全身大汗,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之后几乎每夜大量出汗,当时未测血压。一年后头晕、心悸明显加重,血压在168/100mm Hg(1mm Hg=0.13  相似文献   

6.
1 一般资料患者 ,女性 ,68岁。因心悸 5年 ,加重 2 0天入院。5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 ,持续 1 0余分钟能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诊为“冠心病”,口服冠心舒、心脑康等药 ,病情基本稳定。近 2 0天来 ,心悸发作频繁 ,每日 2~ 3次 ,持续时间同前。于入院当日 8点 ,休息时突感头晕 ,随之意识丧失 ,持续约 2 0分钟后意识恢复正常。自诉持续胸闷、上腹疼痛 ,并恶心、呕吐 1次为胃内容物。入院查体 :体温 36.5℃ ,脉搏56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 2 0 /76mm Hg( 1 mm Hg=0 .1 33k Pa) ,神清 ,口唇无紫绀 ,颈静脉无充盈。双肺 ( - )心界不大 …  相似文献   

7.
Ebstein畸形少见,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不到1%。临床易误诊。现将我院误诊的2例报告如下: 例1:女,42岁,教员。因心悸、气短、头晕2年,加重半个月于1983年4月13日入院。1968年于某医院体检发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981年3月某医院心电图诊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1983年3月底心悸、气短加重,不能平卧而入院。自幼有无紫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4年,加重伴胸痛、双下肢水肿3个月于1998年6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94年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休息后好转。1997年10月出现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1998年4月初感心悸、气短较前明显加重,并出现左胸部疼痛,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患者自小体质较弱,体力较差。体检:神志清,精神差,端坐位,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可触及震颤,心界向双侧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粗糙的/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76 岁.因反复胸闷、心悸 10 年,加重伴头晕 3d 入院.入院体检:T 36.5℃,P 65 次 / min,R 18 次/ min,BP 130 / 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率 130 次/ min.临床诊断:心律不齐待查.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头晕、视物不清、胸闷、心悸月余,感冒后呼吸困难,尿少发红,于1980年2月22日急症入院。1963年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有眼花、头晕,按贫血治疗后改善,能参加体力劳动。1977年开始头晕加重,血压220/140,先后七次突然晕倒。1979年11月因外感后头痛加重,气短、不能平卧而入院。当时血压190/110。在上腹部、背部、颈部、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处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眼底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阵发心悸1月,加重5天"于2004年10月18日收住入院.患者近1月来出现阵发心悸,多次就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近来症状加重,家属发现患者吃饭时明显脉搏不齐,拟诊为"心律失常"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2岁。因发作性头晕、心悸、胸闷5个月,于1986年11月30日入院。以往体健。检查:血压120/70mmHg,一般状况好。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分,律整、无杂音,心界叩诊不大。腹部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正常。入院后患者反复发作头晕、心悸和胸闷,当时血压高达220~240/90~140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68岁,女性,因"心悸、头晕10年余,加重伴乏力2日"入院。患者近10年来反复心悸、头晕,平时自数脉搏40~60次/min;2日前再发心悸、头晕,伴显著乏力。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3.21 s,遂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收入院。曾行直肠息肉切除术,余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心率49次/min,余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钙化并伴有少量反流。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钙化性心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8岁.因餐后头晕心悸,上腹绞痛0.5h、呕吐2次入院.体检:T36.8℃,P100次/min,R28次/min,BP13.5/8kPa(101/80mmHg).谵语,颈项软,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0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因食物中检出氟乙酰胺,临床诊断为氟乙酰胺中毒.入院后给予洗胃、导泻、给氧、补液、肌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等处理.第2天,患者头晕心悸加重,心率58次/min,心律不规则,心电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上、中行)  相似文献   

15.
简史:男性,60岁,1998年10月12日晚突发胸闷、头晕、晕劂1分钟,伴二便失禁急诊入院。患于10年前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测血压达200/125mmHg,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心律不齐,经降压、控制心律失常治疗,血压控制于150/90mmHg,心悸、胸闷缓解,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有早搏。1998年9月起,予可达龙抗心律失常。入院前2天,患因心悸加重而自加服可达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27岁。上呼吸道感染1w,因背部胀痛伴干咳、心悸、头晕加重一周入院。查体:血压12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可闻及过早搏动,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X线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中下叶炎症性改变。临床诊断:肺部感染。入院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相似文献   

17.
周磊  段建寿 《山东医药》1989,29(4):20-21
病例介绍例1:先证者,男,31岁。因阵发性心悸、头晕、胸闷气短14年,发作性晕厥2次,于1987年10月12日收入院。病人于1974年夏季因劳累突然晕倒,当时脉搏缓慢细弱,出冷汗,历时20多分钟,当地医生拟诊为“中暑”,经针刺后缓解。此后常不明原因地出现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劳累后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9岁,因10年来头晕、心悸、胸闷和气短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自1979年1月始,常于劳累后感到头晕心悸憋气,受寒冷刺激时出现双上肢麻木酸痛,尤以左上肢明显。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改善,但常复发。1988年1月症状逐渐加重,有一过性黑朦感觉、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0岁。因头晕、头痛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5d,以拟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收入院。既往健康,母亲31岁因脑卒中死亡,无兄弟姐妹。入院体检:血压220/125mmHg(1mmHg=0.133kPa),面色潮红,消瘦,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2次/min,律齐,心尖区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48岁,因"间断性头晕、心悸1年,加重伴晕厥10天"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心悸,9个月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一过性黑矇,在外院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性早博、短阵房速、10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并出现晕厥1次。既往于10年前曾因贫血行输血治疗(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心率52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