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溶栓应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ST段抬高型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派通欣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5.93%(41/54)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优于尿激酶联合派通欣,疗效明确,安全性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STEMI患者治疗中,应用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在尿激酶治疗基础上联合L-Ar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2.26%,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L-Arg治疗急性STEMI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用药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2.2%,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能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30例抽液困难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使用单药尿激酶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胸腔积液、胸膜及肺功能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胸膜厚度、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cTnT、LDH、CK—MB和SO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梗死后心绞痛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肺水肿、死亡和出血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疗效确切、并可以降低患者溶栓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穿刺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引流时间4-10d,平均7.6d,存活26例(85%),死亡4例(15%)。并发症较少,预后恢复较好。结论微创穿刺联合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会  赵清齐 《中国医药》2009,4(8):575-576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成2组,联合尿激酶治疗组26例,应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单纯微创清除术组26例,单纯应用微创清除术。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T、量表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联合尿激酶治疗组总有效21例(80.8%),死亡4例(15.4%);单纯微创清除术组总有效数17例(65.4%),死亡6例(23.1%),联合激酶治疗组与单纯微创清除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应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完全缓解15例(30.00%)、部分缓解25例(50.00%)、稳定8例(16.00%)和进展2例(4.00%)。26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5例骨髓抑制,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热毒宁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予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 n =100)和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 n =10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显效率以及发烧消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相比,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74例,均分为使用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及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负面情绪评分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联合头痛宁可有效治疗偏头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联合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χ^2=4.60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2,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于捷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57-158
目的瑞替普酶(rPA)、国产尿激酶(UK)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STE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24例,尿激酶组35例,统计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观察有无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结果静脉溶栓治疗60min、90min、120min再通率rPA组高于UK组。结论rPA早期再通率高于UK。  相似文献   

14.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9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则在使用尿激酶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过程中、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激酶联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途径联合注射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STEMI患者行急诊PCI,入导管室后立即静脉注射欣维宁10μg·kg-1,继以0.15μg·kg-1·min-1维持36~48 h,如术中发生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血栓形成,再冠脉内注射欣维宁10μg·kg-1.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5例急诊PCI均成功;术中发生慢血流3例,急性血栓形成1例,均经冠脉内注射欣维宁后恢复TIMI 3级血流,血栓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和出血事件发生.结论:静脉与冠脉内联合注射替罗非班,是防治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入住博白县人民医院的STEMI并行溶栓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及尿激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心肌梗死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中三个不同年龄段亚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P<0.05),两组CK-MB、CK峰值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替普酶组出血并发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比尿激酶有更好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别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或华法林治疗肺栓塞(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1例,A组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B组仅联合使用尿激酶和华法林,C组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48%分别高于B组和C组的71.43%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注药24h后3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对肝素和尿激酶治疗耐受良好,无胸痛和畏寒发热发生,均未增加胸腔内出血的发生率。结论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P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再通率、有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8%、85.2%、3.7%、7.4%,对照组分别为48.1%、59.3%、14.8%、18.5%,观察组再通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具有用药简便、起效快、安全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头孢甲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甲肟组50例)和观察组(热毒宁联合头孢甲肟组5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疗程缩短。结论:热毒宁联合头孢甲肟治疗肺部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经动脉尿激酶、罂粟碱及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拟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5例,分别给予单纯动脉尿激酶及罂粟碱治疗(对照组)及联合应用经动脉尿激酶、罂粟碱及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 NIHSS 量表、GCS 量表及 BI 量表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1 h 后及治疗1周后 NIHSS 、GCS 及 BI 量表评分均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经动脉尿激酶、罂粟碱及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可提高急性脑血管闭塞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