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家伟  田虎  胡波 《中外医疗》2010,29(34):25-25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各自的特色及优势,尤其是对于本病缓解期的诊治,在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的前提下,特别是中药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有利于根治本病,使病人达到痊愈,从而为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复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90例膝骨性关节炎、150膝X线正、侧、轴位片的分析,探讨反映本病病理变化的影像学特征,讨论了本病的病理变化的X线表现和测量方法;提出了本病新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并简述了分类方法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复癌又称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PMT),系肿瘤患者中较为少见的疾病,本病的误诊误治在临床上也时有发生;本文报道肺、淋巴同时性双原发癌一例回顾学习有关文献,旨在强调提高本病诊断意识的重要性,以期提高本病临床早期诊断率与本病患者生存期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进展,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经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黄斑囊样水肿(CME)是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白内障术后肝、肾、脾功能失调有关,痰湿、气郁、精亏是发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治疗采用辨证论治,专方、专药治疗,常收显效。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玻璃体嵌顿伤口、炎症破坏、光损伤因素相关,常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中药治疗本病疗程较长。今后应加强中药治疗白内障术后CME的药理研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长处,加快探索本病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军  卢洪洲 《热带医学杂志》2008,8(12):1294-1296
美洲锥虫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热带寄生虫病,多见于美洲偏远地区。本病多由锥虫传播,在疫区发病率较高。部分病人急性期临床可见心肌炎、脑炎等,慢性期可累及心脏、消化道和外周神经。不经治疗本病可持续终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本病已成为该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人口迁移、输血及器官移植的开展,加速了本病向世界范围扩散,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肛门尖锐湿疣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局部治疗、注射治疗、理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如果单纯用某种方法治疗本病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近几年来,我们对本病的治疗采用手术切除加中药熏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95-1996
缺血性脑卒中(下简称本病)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占脑卒中的80%以上,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对本病的防治是医学界重要的科研课题。本文仅就中医治疗本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颞颌关节紊乱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它以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和关节杂音为主要临床表现。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较满意。本文对近十多年来部分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予以综述,以全面了解针灸治疗本病的近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和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筛选中医治疗本病的相关医案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本病的辨证和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本病主要证型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热毒炽盛证,涉及脏腑主要为心、肺、脾、胃、肾。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多具有凉血止血之效,8个新处方可辨证用于不同证型。结论 本病符合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清热药物贯穿着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7例硬肿症及19例非硬肿症患儿的糖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根据硬肿的变化情况分组比较,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氧是造成硬肿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1 5例 )和治疗对照组 (1 5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肝素治疗组加用肝素 ,每小时腹壁皮下缓慢注射 1次 ,每次每公斤体重 1U(1mg =1 2 5U) ,疗程 1~ 3d。治疗前后检测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水平 ,并观察各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前 ,新生儿硬肿症各组血浆GMP 1 4 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治疗后 ,肝素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治疗对照组为早 (P <0 0 1 ) ,同时GMP 1 4 0水平仍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与正常组无差别 (P >0 0 5 ) ,治疗对照组患儿GMP 1 4 0水平较治疗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存在血小板的活化 ,超微量肝素可抑制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异常而改善症状、缓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087-1088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方法观测27例患儿体征变化、皮肤硬肿部位及发展趋势,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治愈出院,1例早产儿死亡,治愈率达96.3%.结论合理正确的治疗措施和细心严格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新生儿硬肿症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35例新生儿硬肿症和34例非硬肿症新生儿进行了体温变化及影响因素的观察。并对棕色脂肪产热状态提出简单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79例新生儿硬肿症,并用χ2法统计分析。结果:早产是首要因素,占77.22%,且与硬肿程度高度相关(P<0.01)。感染和窒息因素分别占56.96%和41.77%,与对照组相比,其硬肿程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季节性因素与硬肿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防治围产期感染和缺氧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世琴 《河北医学》2003,9(3):250-25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治疗,2ml/d,用药3—7d,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临床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吸乳量、哭声、体温、皮肤硬肿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丹参佐治新生儿硬肿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重度硬肿症的甲状腺激素改变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重度硬肿症新生儿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现52例T3值(0.62~0.94nmol/L)明显下降,21例伴T4(61~91nmol/L)降低,而TSH均正常。肛温越低,硬肿面积越大者,T3值降低越明显。对27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甲状腺片。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硬肿开始消退和完全消退时间抑或血清T3、T4的上升及病死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且无副作用,表明该药辅治本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标准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性。方法将4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22例):常规基础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0U/(kg.次),皮下注射,2次/d;标准肝素组(20例):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标准肝素0.5mg/(kg.次),皮下注射,2次/d。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硬肿消退时间基本相似。但两组肝素使用时间比较,低分子肝素组明显短于标准肝素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标准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报告45例围产期新生儿硬肿症,其中轻度12例,中、重度33例。病死10例,病死率为22.2%。笔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中、重度硬肿症的治疗,除及时复温、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外,适时应用多巴胺治疗微循环障碍、肾功能衰竭,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9例新生儿硬肿症和以分析,对本病的病因、合并症、预后等进行了讨论。观察表明:新生儿硬肿症的预后与硬肿程度、合并感染、胎龄及发病日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