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位:主穴取迎香、鼻渊(迎香穴外侧旁开0.5寸)。配穴取肺俞、合谷、足三里。方法:针刺迎香穴,指揉鼻渊穴;或指揉迎香穴,针刺鼻渊穴。隔日1次,交替选用。同时每日针刺肺俞、合谷、足三里。迎香穴与鼻渊穴均略向鼻根方向斜刺,进针0.5~1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肺俞向脊柱正中斜刺1.0~1.5寸,合谷穴直刺0.5寸,足三里直刺1.0~1.5寸。此3穴施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均留针30分钟。起针后,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揉按迎香穴或鼻渊穴,每次15分钟。上述方法连续治疗20天。结果: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痊愈5例(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好转21例(临床症状减…  相似文献   

2.
电针迎香穴治疗中风伴发呃逆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永生 《中医研究》2001,14(3):61-61
笔者用电针双侧迎香穴为主 ,治疗中风伴发呃逆效果理想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在 3 5~ 76岁之间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3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人18例 ,出血性脑血管病人 10例 ;病程最短 2小时 ,最长 14天。本组病例均经CT或MR检查 ,确诊为脑血管病。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取双侧迎香穴。常规消毒后 ,用 2 8号0 5寸针以轻缓手法进针 ,进针 0 2寸 ,针刺朝向鼻侧 ,捻转泻法 1分钟 ,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流泪等针感 ,部分患者呃逆立止 ,留针 10分钟。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者 ,针刺得气后 ,针柄与电针相连…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针刺迎香穴治疗本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18~ 58岁 ;病程 2个月~ 6年。治疗方法取双侧迎香穴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 ,取 2 8号 1.5寸毫针 ,刺入迎香穴 1寸左右 ,出现酸胀、触电样麻木感后 ,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 ;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 :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无效 :与治疗前无变化。本组 4 0例病人 ,经 1~ 2个疗程治疗 ,痊愈 2 6例 ,占6 5% ,显效 8例 ,占 2 0 % ,有效 5例 ,占 12…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7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迎香、上星、合谷穴,达到脱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由门诊五官科诊断后转入针灸科)。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大者63岁,年龄最小者16岁,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3年。(均接受过西医药抗过敏治疗)。2 治疗方法  年老体弱者取卧位,一般取坐位施术;常规消毒所选穴位,选用0.35mm×25mm长毫针。取穴:迎香双侧,上星,单侧合谷穴,快速捻转进针,针刺上星穴感应:局部胀痛,迎香穴针刺后感应:局部酸胀痛,流泪,有时扩散至鼻甲部。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运针1次,每穴运针时用右手…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2 治疗方法取穴:上星、迎香。选用28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上星穴向上沿皮平刺,得气后中强度捻转2分钟。迎香穴向内上方斜刺,用捻转法强刺激,体质虚弱用弱刺激,每2~3分钟捻转1次。至出血停止后留针20分钟,每天1次。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痊愈:针刺1次止血;显效:针刺2次止血;无效:针刺后仍鼻衄不止。3.2 治疗结果 本组56例中,痊愈51例,占91.1%;显效4例,占7.1%;无效1例,占1.8%。有效率98.2%。针刺后1~3分钟止血49例,无效1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鼻…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2003年-2011年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尿频尿急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女性40例,男性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45例,症状轻者有时尚能坚持1-2小时小便1次,重者十几分钟或半小时1次.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阳交、太溪、复部取穴(中脘、下脘、水分、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等穴位常规消毒,百会穴平刺0.5寸,合谷直刺1寸,足三里穴直刺1-2.5寸,三阴交穴直刺1寸,太溪穴直刺0.5寸,中脘穴直刺0.8寸,下脘穴直剌0.8寸,水分守直刺0.8寸,气海穴直刺0.8寸,石门穴直刺0.8寸,关元穴直刺1寸,中极穴直刺1寸,曲骨穴直刺0.8寸,天枢穴直刺1寸,外陵穴直刺1寸,大巨直刺1寸,水道穴直刺1寸,归来穴直刺1寸,气冲穴直刺1寸,针刺得气后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1疗程.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 995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采用针刺治疗本病 30例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30例病人中 ,最大年龄 2 9岁 ,最小年龄 2 3岁 ;顺产 2 1例 ,难产 9例 ,均为第一胎。2 治疗方法取穴 :关元、中极、三阴交。气虚加足三里 ,肾虚加太溪 ,气滞加太冲。操作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 ,选 2 8号 1 .5寸毫针 ,直刺穴位 0 .5~ 1寸 ,得气后留针 30分钟。3 治疗效果30例患者中 ,一次治愈者 2 3例 ,两次以上治愈者 7例 ,治愈率 1 0 0 %。4 典型病型王某某 ,女 ,2 4岁 ,售货员。患者于 1 996年1 1月 7日顺产一女婴后 ,出现小便点…  相似文献   

8.
针刺并语言暗示治疗癔病性失音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语言暗示治疗癔病性失音3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我院精神科门诊。其中男9例,女3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平均40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12h;经药物治疗8例,未经任何治疗31例;曾有癔病史12例,受到惊吓6例。2 治疗方法2.1 针刺疗法 取穴:上廉泉、双人迎、天突、双通里。操作:病人取仰靠坐位或平卧位,全身放松,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后,选30号1.5~2寸毫针针刺。上廉泉穴向舌根方向刺入0.5~0.8寸,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人迎穴避开动脉缓慢进针,刺入0.2~0.4寸;天突穴从胸骨窝进…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方法  取穴:曲骨、中极、关元、阴陵泉、三阴交。操作:治疗之前取出导尿管,病人多饮白开水,膀胱充盈时,仰卧,双下肢自然平放,窝下垫一薄枕,以28号15寸毫针,直刺曲骨05~1寸,使针感传至阴部;再取中极、关元直刺05~1寸;阴陵泉、三阴交直刺1寸;得气后,中极、关元一对,阴陵泉、三阴交一对,接上海产DG1A治疗仪,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针刺曲骨行平补平泻法,每5分钟行针1次,针毕嘱病人排尿,若针刺过程中病人有尿意可出针排尿,治疗每日2次。结果用本法治疗23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27岁;病程最短1天,最…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1个月。5例患者均在我省省级医院眼科确诊为“上眼睑下垂”,经西医治疗无效果,转入我科。2 治疗方法21 取穴 阳白、四白、瞳子、颊车、迎香。22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留针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针刺后,用纯艾绒做成等边三角形、花生大小的棱形体,底平上尖,以上穴位除迎香穴外,每穴灸7壮,10次为一疗程。23 注意事项 眼部施灸应用纱布保护眼睛,以防火星或艾炷损伤眼球,另外本症不宜采用瘢痕灸。3 治疗效果31 疗效标准 …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 1 990年 5月~ 2 0 0 0年 5月 ,采用耳针、体针配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急性尿潴留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60例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60例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60岁~ 91岁 ,其中 60岁~ 70岁者 30例 ,71岁~ 80岁者 2 5例 ,81岁~ 91岁者 5例 ;其原发病属心血管疾病者 1 2例 ,脑血管病者 1 8例 ,伴糖尿病者 1 4例 ,伴前列腺炎或肥大者 1 0例。治疗方法体针取穴水分、气海、中极、水道、三阴交、阴陵泉。采用 2 8号 1 .5寸毫针 ,针刺深度 0 .5~ 1寸。耳针取穴肾、膀胱、尿道 ,有心血管…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自2013年2月~2014年6月运用针刺治疗经行头痛2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8例均为门诊病例,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经行头痛的诊断依据,年龄28~4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头维、中封、阳辅、合谷、太冲。操作:选定穴及操作者常规消毒,风池,进针1~1.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分钟;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7月以来,笔者采用针刺大椎穴治愈6例因颈椎内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一、临床资料:6例病人中有男4例,女2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其中有3例属突发性眩晕,3例为渐进性眩晕。此6例患者的晕眩症状均与颈部体位变化有关。二、治疗方法:(一)取穴:以大椎穴为主,个别病例配以百会、太阳。隔日针刺。(二)操作方法:常规穴位消毒,用1.5寸毫针,进针1寸。使用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一次。三、疗效观察:3例突发性眩晕患者治疗2至3次症状均大有好转,颈部可以左右  相似文献   

14.
产后尿潴留为产科常见病 ,属中医“癃闭”范畴。笔者用针刺治疗 17例产后尿潴留患者 ,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均为初产妇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2 9岁。顺产 5例 ,会阴侧切加用产钳 12例。病程最短者 2天 ,最长者 14天。所有患者均经膀胱区按摩、热敷、导尿术及肌注新斯的明等方法无效后 ,而采用针刺治疗的。2 治疗方法  取穴 :中极 ,三阴交。  操作 :取 2 8号 2寸毫针 ,三阴交直刺 ,中极以15°角向阴部斜刺 ,得气后随证施以补泻手法 ,并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 ,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按《中华人…  相似文献   

15.
胃肠痉挛为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因饮食不慎 ,饥饱失控 ,劳作受寒受湿而诱发。症见突然腹痛、腹泻、呕吐等 ,如治疗不及时 ,容易出现其他合并症。笔者近年来采用民间沿用已久的针刺疗法 :取长强上 3穴 ,病症轻者针刺数分钟即愈 ,症情重者针刺加拔罐治疗 ,亦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的 30例患者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33岁 ,老年人发病较少。取穴 :侧卧位 ,沿长强穴上 1、2、3寸各取 1穴。穴位都应在骶椎椎骨之间。刺法 :取 1寸不锈钢毫针 ,依据患者体型胖瘦 ,直刺 6~ 8分为度。捻、转、提、插得气后留针30 min。可加用艾…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伟  唐永春 《中国针灸》2003,23(9):510-510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痄腮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 0 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本组 1 0 2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3 5例 ,女 67例 ;年龄 3~5岁 1 2例 ,6~ 1 2岁 88例 ,1 3~ 2 5岁 2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7天 ;单侧发病 76例 ,双侧或先后发病 2 6例 ;伴有一侧或两侧颌下腺炎 1 1例 ,伴有发热 73例 ,伴有睾丸肿痛 1例。取穴 :痄腮穴 (位于耳垂直下 0 3寸处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双侧痄腮穴常规消毒后 ,选用 2 6号 1 5寸毫针垂直进针 1寸 ,行强刺激捻转泻法 ,得气后 ,留针 3 0分钟 ,其间捻转行针 1次。每日治疗 1次 ,共治疗 5次。…  相似文献   

17.
夏晓红 《中国针灸》2002,22(1):37-45
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梁丘穴治疗胃肠痉挛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排除阑尾炎、胃肠穿孔等器质性疾病的胃肠痉挛患者96例 ,其中男 6 3例 ,女 33例 ;年龄 14~ 36岁 ;病程 0 5~ 12小时。方法 :患者取卧位 ,暴露双膝 ,选用 2 8号 1 5寸不锈钢毫针 ,垂直刺入梁丘穴 1寸左右 ,得气后 ,双手同时捻针 ,行大幅度快速提插捻转泻法 ,使针感尽量上行 ,连续行针 5分钟 ,留针 30分钟 ,必要时留针 45分钟 ,留针期间每 5分钟行针 1次。疗效标准 :痊愈为针刺后 30分钟内疼痛完全消失 ,显效为针刺后 30分钟内疼痛明显减轻 ,无效为针刺后 30分钟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阿是穴运动针刺疗法配合远端取穴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治疗观察落枕患者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16~30岁22例,31~49岁17例,50~59岁10例,60岁以上6例;就诊时间在1 d(24 h)以内32例,2~3 d(25~72 h)12例,3 d(72 h)以上11例。根据病程长短分为3组,均采用阿是穴运动针刺疗法配合远端取穴进行治疗。结果 55例患者经1~5次治疗,治愈55例,治愈率为100%。结论阿是穴运动针刺疗法配合远端取穴治疗落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该疗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患者4例,其中3例为外伤后单眼麻痹性外斜视,1例为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双眼同向右斜视,一般针刺2~3次,多至7次,均获治愈。兹将治法简介如下: 取穴:内关、风池、瞳子髎、睛明。方法:先取内关、风池,后取瞳子髎、睛明。均用速刺送针法,予以弱刺激。其中睛明穴针刺深度为1.5寸,留针20~30分钟,每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配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在临床中选取针刺颈部 3穴配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3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 30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8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 0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12年 ,平均 5年半。2 治疗方法穴取百劳、大杼、天柱。操作 :本组病人均在高压氧舱内接受治疗。进舱 30分钟加压到治疗压力(0 2mPa) ;然后戴面罩吸氧 ,稳压 ,开始针刺 ,百劳、大杼穴直刺 1寸 ,天柱穴向颈椎方向斜刺 0 8寸 ,捻转得气后每隔 5~ 10分钟行针 1次 ,留针 30分钟 ;起针后减压 30分钟至常压出舱。每日治疗 1次 ,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