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寻找新的抗瘤化合物,我们研究了多种新的Ⅳ价铂合物及其剂量与抗瘤作用关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又合成了8种异丙胺铂类化合物,经我室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二羟二氯二异丙胺合铂[Pt(iso-prNH_2)_2Cl_2(OH)_2]水溶性高、用量少,抑瘤率高,有效剂量范围和使肿瘤消散的剂量范围较宽,以及抗瘤谱较广,故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均广泛研究铂络合物的抗癌作用,继于顺氯氨铂(DDP)后第二代的铂类抗癌药—碳铂(Carboplatin),最近报道它具有疗效优于DDP,且肾毒性极少。另本实验室也发现Ⅵ价铂二羟基丙二酸二氨铂和二羟二氯二异丙胺铂有明显的抗癌活性,抗瘤谱广,肾毒性小,疗效不亚于DDP。同时体外研究发现二羟二氯二异丙胺铂(CHIP)的抗  相似文献   

3.
1973年Cleare及Hoeschele筛选出顺-二氨铂草酸盐和顺-二氨铂丙二酸盐。这两种化合物在一次最大耐受剂量注射后可出现很强的抗癌作用: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从93%直到所有实验小鼠肿瘤全部消退。不仅对肿瘤移植后第二天的注射组有效,而且移植后第8天注射的实验鼠同样表现明显的抗癌作用。顺-二氨铂次亚硝酸盐可使乳腺腺癌755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顺-二氯(4,5-二甲基-O-次苯基二氨-NN′)-铂可使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期延长179%,白血病L-1210小鼠的生存期延长74%。顺-二(环戊基)-二氯铂和顺-二氯-二(环己胺)铂是1972年筛选出来的,后者毒性小,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是3200毫克/公斤体重,而小剂量使用就可产生很高的疗效(一次使用12毫克/公斤,对浆细胞瘤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铂类药物-奈达铂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32  
奈达铂名为顺式-乙醇酸-二氨合铂,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铂类注射制剂,1995年6月在日本获准上市。奈达铂的英文名字为Nedaplatin,商品名为Nedaplait、Aqupla,因为其易溶于水(aqua)和铂类(platin)化合物而命名。该药已经由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国产化,商品名为捷佰舒。进入细胞后,甘醇酸脂基上的醇性氧与铂之间的键断  相似文献   

5.
环硫铂[硫酸根二氨基环已烷合铂(Ⅱ)]是山东省医科院继顺氨氯铂后合成的又一新的铂配位化合物,1984年6月14日在山东济南通过鉴定。会  相似文献   

6.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近年来研究活跃的一类新型抗瘤效应细胞,它比LAK细胞更具有抗瘤活性。另有报道,顺氯氨铂虽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药物,但患者平均生存期也仅2年左右。为此,根据某些化疗制剂能  相似文献   

7.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27例晚期大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沙利铂(艾恒,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已烷草酸铂,与顺铂结构上的差异在于顺铂的氨基被1,2-二氨环已烷基团所代替.在体外及体内的临床前研究表明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细胞株及顺铂耐药的细胞株等多种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3].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有临床用于治疗大肠癌的报道.我们采用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 (LV)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大肠癌27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碳铂(JM8)是顺铂的类似化合物,是在降低大鼠肾脏毒性,提高对几种瘤谱的抗肿瘤活性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新化合物,经研究证明,该药无明显肾脏毒性,与顺铂相比其致吐作用较轻并无高频区听力损伤。作者收治了56例经组织学和细胞学检验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4岁(35~79岁)。根据标准分级16例为局限性病变,40例有扩散病变、其中30例因高龄、或医疗条件差而未进行过化疗。另外26例中有9例对常规化疗无效。17例化疗见效后又有复发。剂量及用法:以JM8 250~400mg/m~2置于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1小时内静脉输入,每隔四周  相似文献   

9.
自氯氨铂(CDDP)应用于临床之后,癌化疗的效果明显提高,但由于其毒性反应使临床应用受限。为减轻其毒性反应,目前研究出的铂化合物已有500种以上,卡铂(carboplatin,CBDCA)是可克服CDDP缺点及提高抗癌效果的CDDP诱导体之一。本文对CBDCA的抗癌作用及其展望加以叙述。 CBDCA的药理学基础 CBDCA为Harrap等研制的第二代铂抗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69年,Rosenberg.B首次报道了顺铂(Cisplatin,DDP)的抗肿瘤疗效,由干顺铂具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和听力下降等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为了寻求具有顺铂同样疗效、而毒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在大约300种铂类化合物中,Harrap等研究出8种铂类药物,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与顺铂同样的抗瘤作用。卡铂(cis-Diammine-1,1-cyclobutanedicarboxy-late,Carboplatin,JM-8)是第一个被临床广泛接受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1981年首先在英国进入临床试验。大量的临床前资料和临床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卡铂具有顺铂同样的抗瘤谱,尤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铂的神经毒性及其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酸铂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与顺铂或卡铂不同之处在于它包含1个环状大基团(1,2-二氨基环己烷),草酸铂-DNA复合物一旦形成,对DNA修复有更大的抵抗力,能更有效的抑制DNA复制。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草酸铂对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都显示出抗瘤活性,尤其对顺铂和卡铂耐药的结直肠癌瘤株有抗瘤活性,因此被用于许多肿瘤的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更重要,以草酸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尤其是草酸铂联合5-FU/CF已经成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  相似文献   

12.
《肿瘤防治研究》1978,6(3):42-48
 喜树(G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是我国特有植物,资源丰富。Wall等于1966年从喜树中分离得抗肿瘤有效成份喜树碱(Gamptothecin,Ⅰ)在美国临床试用,认为其毒性较大。1969年他们又从喜树中分离到10-羟基喜树碱(Ⅱ)及10-甲氧基喜树碱(Ⅲ),动物筛选实验证明它们对小鼠白血病P 388等有抗瘤活性。1968年以来我们曾对喜树的抗肿瘤有效成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喜树碱有临床应用价值。以后发现10-羟基喜树碱是一个有效的抗癌药物,本文即主要介绍此药抗癌作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皋岚湘  丁华野  邓永江  刘光 《癌症》1999,18(4):465-465,467
整合蛋白(integrin)是一种特殊的细胞表面膜蛋白,为重要的细胞粘附因子[1~2].它在结构上具有多态性,由α和β二个亚单位构成异源性二聚体复合物,其不同状态的复合物可与不同的粘附蛋白结合.我们最近研究发现,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乳腺癌细胞外基质(ECM)中占较大比例,并且表达量多与患者预后好有明显关系[3].国外研究证实α-5、β-1整合蛋白是大多数细胞表面较大的FN受体,它与FN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对恶性肿瘤发生多方面的作用[1~2][4~5].但它在乳腺癌实体瘤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还不十分明确.为了进一步证明其作用和意义,我们对α-5、β-1整合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妥匹西酮(Tropistron, Ics205-930)是5-羟色胺_3(5-HT_3)受体的拮抗剂。它能阻断周围神经的5-HT_3受体,也可阻断脑组织中5-HT_3的活性,并能防止由顺铂(DDP)引起的胃肠道逆蠕动,用DDP的动物试验证明有止吐作用。它的平均血清半衰期为11.1小时。  相似文献   

15.
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Rosenberg等在实验中偶然发现顺氯铵铂(Pt(NH_3)_2CI_2)有强烈抑制细胞分裂作用,他们并于1969年报导了几种铂络合物有强烈的抗癌作用。这些金属络合物与近年来所用的其他抗癌药物相比,在结构上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且人体内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也以络合物形式存在;所以在短短的几年间,欧美各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加药物在肿瘤局部的浓度并提高其透入瘤细胞膜的速率,由静脉内发展到动脉内“顺二氯化二氨亚铂”(Cis-platinum)(以下简称“顺铂”)灌注治疗骨肿瘤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含有铂类化合物的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多数患者仍不可避免地死于该病。因此,研制一种新的,没有交叉抗药性的药物显然很有必要。2',2'-二氟脱氧胞苷(Gemcitabine)在离休肿瘤培养细胞和动物肿  相似文献   

18.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紫杉醇 (Paclitaxel、Taxol、泰素 )是新一代抗微管药物 ,作用机制独特 ,治疗指数高 ,抗瘤谱广 ,对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有明显疗效。我们自 1995年 10月至 1998年 12月采用紫杉醇(美国百时美—司贵宝公司生产 )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 2  相似文献   

19.
自1969年发现顺氯氨铂(PDD)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后,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它具有抗瘤谱广,抗癌作用强,不引起交叉耐药的特点。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临床上使用剂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其毒副作用愈引起重视。一、肾脏毒性PDD 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巳成为临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肿瘤疫苗作为一种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的手段,在其生物学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免疫佐剂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脱氧寡核苷酸(cytidine-phosphatte-guanonine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ODN)1826在白血病动物模型中的抗瘤作用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用灭活的L1210细胞和免疫佐剂皮下注射给DBA/2小鼠,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成瘤率、而且瘤块生长情况;通过病理切片了解瘤块中心及周围浸润细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灭活细胞加GpG ODN1826瘤苗可以降低小鼠成瘤率,而且成瘤小鼠瘤块有消退现象,瘤周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瘤块内肿瘤细胞坏死明显;但生存期无明显延长.结论:应用GpG ODN1826瘤苗可以加强白血病小鼠的抗瘤作用,但非荷瘤小鼠有死亡现象,需对GpG ODN1826瘤苗进行改进或筛选其他适合临床应用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