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配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前后负面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VA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00%(P〈0.05);经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结果更为明显,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耳鼻喉内镜检查时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护理内容.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组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内镜检查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内容,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激光美容术后防晒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方法收治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患者90例.按照单双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防晒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日晒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 3.33%.对照组高达3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皮肤激光美容术治疗的l患者.常规防晒护理加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日晒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过程中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两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给予常规围术期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外固定架治疗过程中,提供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满意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对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护理后,其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疾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理念联合护理查对制度对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12日期间在本院治疗的90例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护理理念联合护理查对制度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方法干预后,2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22%,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理念联合护理查对制度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1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0%,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8.2%,护理满意度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可减少神经外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将中医理论及特色技术融入老年科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老年科2022年2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融入中医理论和特色技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满意情况、护理效果、依从性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中医基础护理、中医专科护理、中医特色技术、中医健康宣教”的得分和总分,及对科室“医疗服务、科室管理、护患沟通”的满意度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总依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不大(P>0.05)。结论:中医理论及特色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科的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其满意度和依从性,促进护患和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糖尿病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入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8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防范措施,对比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仅为2.31%,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83.33%同对照组产妇的19.05%和57.1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范措施在产房助产士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整体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32例实施整体护理,以2007年1月-12月实施普通护理的肝癌介入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术前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术前存在恐惧、悲观和盲目乐观心理者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1,P〈0.05);两组对介入治疗的期盼心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护理组出院满意度达93.75%,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中药内外兼治配合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兼治配合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依那西普,每次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配合外敷中药疗法。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监测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晨僵时间及20m步行时间等方面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兼治配合依那西普治疗RA疗效优于单用依那西普,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HP 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64例 HP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和西医对症措施。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与治疗组相同成分,相同剂量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34.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选择性多,组方变化大,降低了幽门螺旋菌的耐药性,加之西药可快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但由于中医药的辨证、组方灵活程度较高,在临床诊治中缺乏统一的诊治标准,因此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安全性及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126例NSA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用补肾活髓颗粒加辨证施护)和对照组(63例,补肾活髓颗粒加普通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62例,主要表现为痤疮、多毛、声音嘶哑、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口唇和手指轻微麻木。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39.68%,对照组为58.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作好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发生率及死亡率、患者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专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单用吉非替尼,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解毒中药配合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率发生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疼痛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发生便秘人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6.78±1.05)分与对照组(7.01±0.95)分比较(t=0.159,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2.62±±0.71)分与对照组(4.68±0.84)分比较(t=2.431,P<0.05)。此外,中医护理组发生便秘率和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分别为2.78%(1/36)、5.56%(2/36)、(96.64±1.23)分、(12.36±2.31)d与对照组13.89%(5/36)、11.11%(4/36)、(90.01±2.24)分、(18.65±2.41)d比较(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便秘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血压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效果好,且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外科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随机护理组和围术期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围术期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结论:围术期护干预能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中医护理路径实施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97,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和治疗依从性,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