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成人发病屡有报道 ,但有关小儿病例报道较少 ,我院自19 91年~ 1996年收治本病 5例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并符合朱跃军等提出的诊断标准。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7~ 12岁 ;起病至确诊时间1月~ 2年。本文仅有 1例在本院首次确诊 ,余 4例均被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并间断地给强的松或强的松及丹那唑治疗 3月~ 2年不等 ,发病前 2例分别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伴发烧曾用过小儿APC、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 ,余 3例病…  相似文献   

2.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533000)刘运广杨贵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出血性疾病,本文对38例ITP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38例ITP患...  相似文献   

3.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但有关婴儿期的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报道却很少。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2年2月收治的48例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其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其特点 ,现将北京儿童医院 2 0 0 0年 1月~ 1 1月收治的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1例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1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1月先后收治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1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1] 。其中男 1 5例 ,女 1 6例 ,男∶女为 1∶1 0 7。年龄在 0~ 1 2个月之间 (平均年龄 5 56月 )。血小板平均2 4 9× 1 0 9 L (6× 1 0 9 L~ 98× 1 0 9 L)。2 .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均询…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疗效观察湖北省十堰市东汽公司中心医院(442008)孙凤兰我院从1994年起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11例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以1990年后用强的松治疗的8例急性ITP患...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婴幼儿严重者易致颅内出血,首选糖皮质激素是快速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我院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较好,现总结我院5年来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 1 991年 1 1月至 1 999年 6月 ,七年余收治了经临床及骨髓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 96例 ,其中有 47例中、重度病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 ,取得了明显临床疗效 ,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1 诊断依据 :47例均符合 1 986年杭州会议所拟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疗常规 (草案 )的诊断标准[1] 。其临床分型 ,病情分度及疗效评定标准 ,也依此为据。2 一般情况 :47例中 ,男 2 1例 ,女 2 6例。年龄为 2 61 2 岁~ 1 2岁 ,平均 5岁。病程1天~ 2年 ,其中 <6个月者 3 5例 ,为急性 ,≥ 6个月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及相关因素变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996年1月~2000年6月住院治疗ITP患儿32例,均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诊疗建议(修订草案)诊断标准。男20例,女1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5岁6个月。急性型24例,慢性型8例。分为小剂量丙球治疗组(小剂量组)12例(急性型9例,慢性型3例);标  相似文献   

9.
婴儿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指1岁以下小儿所患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年长儿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临床报道尚不多见。我们从1984.1.1~1997.1.1共收治9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60例,女32例。年龄最小43天,最大11月。入院时病程最短半天,最长64天,年龄与病程见表1,表2。表192例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年龄分布表292例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92例中足月产儿80例,早产儿10例,过期产儿2例。母亲有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疾病70例,占76.1%。出生时有羊水早破或污染,宫缩乏力滞产或急产等56例占60.9%。出生时…  相似文献   

10.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多认为与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关 ,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但副作用不可避免。我们采用强力宁治疗ITP 1 6例 ,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ITP诊断参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及诊断。自 1 994年至 2 0 0 0年共应用强力宁治疗 1 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平均 6 2岁 ;患病至诊治时间最短 8天 ,最长 3个月 ,均有典型瘀点和瘀斑 ;仅 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度 :轻度6例 ,中度 9例 ,重度 1例。2 .治疗方法 采用强力宁 (河北…  相似文献   

11.
国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贾苍松廖清奎罗春华马廉我们于1993年7月~1995年1月,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生产的经加热灭活处理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1例,...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8岁半。因反复鼻衄1年半,全身皮肤瘀斑瘀点1天,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体检:全身皮肤广泛性散在瘀斑瘀点,左上臂1年前复种卡介苗处红肿硬结约1-5cm×1-5cm×0-5cm,无溃破。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不肿大。外周血WBC为4-5×109/L,Hb为131g/L,血小板25×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18/25,产板核少见,散在血小板难见,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体液免疫正常,细胞免疫CD3为64%,CD4为40%,CD8为26%,CD4/CD8为1-5。卡介苗纯蛋白衍…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于1996年9月收治早产儿先天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母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33周加4天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300g,Apgar评分5分钟10分,因其母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授和妊娠糖尿病转儿科。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淤班等,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大约两小时后头面部皮肤出现少许针尖大小出血点,口周稍青紫。实验室检查:分娩后即刻取脐血:血小板34X10’几,血糖140mg/dl,末稍血血小板41X10’几,抗血小板抗体(定性测定…  相似文献   

14.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方法 :对 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浆内皮素进行放免分析测定。结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内皮素明显升高 ,不同程度的出血组间及急性期与恢复期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血浆内皮素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明显增高 ,同出血程重的轻度呈正相关系 ,并随着疾病的恢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方法:对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内皮素进行放免分析测定。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升高,不同程度的出血组间及急性期与恢复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内皮素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明显增高,同出血程度的轻度呈正相关性,并随着疾病的恢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巨大血小板减少症(MTCP)是一组血小板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及伴多种表现形式的疾病。其他临床所见或实验室结果还包括遗传性肾炎、神经性耳聋、白细胞含有包涵体、白内障,可能还有轻至中度出血症状或无症状。近来大多数MTCP被描述为Sebastian综合征(SS),其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及白细胞含有包涵体。此前仅报道了3例,该文报道首例美籍非洲人的SS。 病例先证者为27天男婴。其母26岁,曾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分娩时无并发症及大出血。其母妊娠期血小板数持续在10×1…  相似文献   

17.
我科近4年来采用长春新碱静脉滴注配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中药治疗了21例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可供统计的16例总结如下: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一、一般资料16例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男10例,女6例,年龄1~12岁,其中1~3岁2例,3~7岁7例,7~12岁7例,病程均大于6个月,最长4年。慢性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依据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下述六项中三项以上者即可诊断:(1)病程大于6…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淋巴细胞异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已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机制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明确。现就ITP患儿B淋巴细胞异常及可能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婴幼儿ITP有其特殊性。我院血液科自2000年8月~2002年1月期问共收治2岁以下ITP69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430030)胡群,王令仪1981年Siegel等[1]提出红细胞不仅具有呼吸功能,而且具有免疫功能,在体内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清除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