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且完全的静脉麻醉药 ,辅以小剂量的芬太尼可以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减轻由于大剂量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本组选择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观察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麻醉效果 ,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 0例ASAⅠ~Ⅱ级择期老年患者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6 5~ 78岁 ,术前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术前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麻醉诱导与维持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 0 .5mg。入室后右前臂…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颅脑手术麻醉20例,颅内血肿10例,颅内肿瘤3例,硬膜下积液7例。开放静脉后依次推注1%利多卡因1mg·kg-1,芬太尼2μg·kg-1(慢推),异丙酚3mg·kg-1(1min内推完),司可林1~2mg·kg-1。维持麻醉采用微量泵持续推注异丙酚,剂量为5~10mg·kg-1·h-1,手术结束前5~10min停止泵注异丙酚。麻醉效果满意,所有病例均在停药后5~10min后恢复呼吸,且维持SPO2在98%~100%。故异丙酚值得广泛应用于小儿颅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propofol,商品名称得普利麻Diprivan)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意识恢复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鉴于它具有较高的血浆清除率(1.3~2.21min)和较短的半衰期(35~60min),特别适用于门诊小手术麻醉,故我们对异丙酚用于短小手术麻醉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药物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监测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联合用药方案被麻醉医生应用于麻醉诱导。苯二氮卓类药物咪唑安定 (Midazolam)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临床麻醉的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将其与异丙酚 (Propofol)伍用复合诱导在临床中使用。本文仅就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复合诱导的一些问题进行综述。1 异丙酚主要的药效学与药代学特性异丙酚起效快 ,维持时间短 ,分布容积大 ,血浆浓度的下降呈三相 ,即快速分布相 (半衰期为 1.5~8min)、代谢相以及慢速再分布相 (半衰期为 5~ 12h)。异丙酚具有较强的脂溶性 …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少和恢复迅速的优点。本研究旨在了解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和过程以及恢复情况 ,并与羟丁酸钠作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 2 0 0例 ,ASAⅠ级 ,年龄 11个月~ 10周岁 ,择期行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异丙酚 (A)组和羟丁酸钠 (B)组 ,每组 10 0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 kg ,入手术室肌注氯胺酮 5mg kg。A组用氯胺酮 1~ 2mg kg、异丙酚 2mg kg ;B组用氯胺酮 1~ 2m…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联合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麻醉的烧伤病人与单纯氯胺酮麻醉烧伤病人进行临床比较 ,结果发现复合麻醉在镇静、镇痛方面能取长补短 ,且异丙酚能有效地减轻或逆转氯胺酮的心血管及精神副作用 ,临床麻醉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烧伤病人 (烧伤面积 6 %~78%) 40例 ,其中首次手术 15例 ,再次手术 2 5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3~ 4 5 (平均 2 0 .5± 14.11)岁 ,随机分为A组 (异丙酚 氯胺酮组 2 0例 )和B组(氯胺酮组 2 0例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1mg/kg ,鲁米那钠 2mg/kg。A组…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复合全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咪唑安定( Ⅰ组) 、异丙酚( Ⅱ组) 和2 药合用( Ⅲ组) 对循环指标、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Ⅰ、Ⅱ组麻醉诱导后SBP 明显下降,Ⅲ组变化不明显。麻醉维持期循环稳定。意识恢复时间Ⅱ组(5 ~13 min) 和Ⅲ组(7 ~20 min) 相近,Ⅰ组最长(35 ~80 min) 。Ⅰ组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 0 .05) ,Ⅱ、Ⅲ组则相对稳定。提示: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合用不仅有协同作用,且可取长补短,属临床可供选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广泛用于临床,因其起效迅速,麻醉效能强,麻醉深度易于控制,且可减轻气管插管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故常用于全麻诱导。1999年7月~2000年9月对30例全麻病人用异丙酚诱导,观察其对血压(BP)、心率(HR)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2,6-二异丙基苯酚)是一种乳剂,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麻醉苏醒迅速而平稳,且不良反应少,现已广泛用于麻醉诱导及维持。作者对15名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进行了临床观察。异丙酚由捷利康医药开发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Propofol)作为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诱导快,有一定镇静镇痛作用,能降低颅内压〔1〕意识恢复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本文对异丙酚和硫贲妥钠用于颅内手术时对呼吸、循环、颅内压与麻醉恢复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与麻醉方法:116例ASAⅠ~Ⅲ级颅内手术患者,年龄25~55岁,体重50~76kg,所有病例无心肺肝肾疾患,无脑脊液回流障碍,术前清醒。随机分成2组,异丙酚(P)组59例,硫贲妥钠(T)组57例。术前30min常规肌注鲁米那钠100mg,阿托品05mg。P组用异丙酚15~20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共实施人工流产210例,在征求孕妇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单用异丙酚组(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和异丙酚2~2.5mg/kg;对照组单用异丙酚2.0mg/kg诱导。待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操作,并观察镇痛效果、麻醉药物总用药量,监测诱导前、诱导后2min、手术完毕时MAP、HR、SpO2、SBP、DBP、RR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诱导后2min时,SBP、DBP、MAP、SpO2、RR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观察组无上述现象发生,且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等特点,但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不太理想,且用药量大,而联合使用芬太尼可减少异丙酚用量,临床镇痛效果优良率明显提高,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临床应用已有10余年,具有高脂溶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等特点。给药30 s即达到一定麻醉深度,作用时间4~6 min,手中酌情给予补充剂量,适用于门诊小手术的麻醉。本文通过对异丙酚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异丙酚的用药总量和麻醉前、麻醉中及苏醒时患者BP、HR的比较,探讨异丙酚不同注药速度和时机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共实施人工流产210例,在征求孕妇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单用异丙酚组(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和异丙酚2~2.5mg/kg;对照组单用异丙酚2.0mg/kg诱导。待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操作,并观察镇痛效果、麻醉药物总用药量,监测诱导前、诱导后2min、手术完毕时MAP、HR、SpO2、SBP、DBP、RR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诱导后2min时,SBP、DBP、MAP、SpO2、RR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观察组无上述现象发生,且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等特点,但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不太理想,且用药量大,而联合使用芬太尼可减少异丙酚用量,临床镇痛效果优良率明显提高,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 异丙酚具有麻醉起效快、苏醒迅速、可控性强等优点。笔者将其复合氯胺酮用于乳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以下。1 临床资料 乳癌根治手术95例,年龄35~55岁。2 麻醉方法与结果2.1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肌注鲁米那钠2mg/kg,阿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100例妊娠45~60 d的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施行单纯异丙酚麻醉,B组施行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结果 两组年龄及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诱导期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A组诱导后2 min BP下降、HR减慢、SpO2降低(P<0.01).结论 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异丙酚麻醉,且操作简便,起效迅速,呼吸、循环抑制轻,术中无知晓,术后苏醒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秦旭 《当代医学》2008,14(23):147-148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共实施人工流产210例,在征求孕妇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单用异丙酚组(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 g和异丙酚2~2.5mg/k g;对照组单用异丙酚2.0mg/k g诱导.待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操作,并观察镇痛效果、麻醉药物总用药量,监测诱导前、诱导后2min、手术完毕时MAP、HR、SpO2、SBP、DBP、RR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诱导后2min时,SBP、DBP.MAP、SpO2、RR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观察组无上述现象发生.且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等特点.但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不太理想,且用药.量大,而联合使用芬太尼可减少异丙酚用量,临床镇痛效果优良率明显提高,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它具有麻醉催眠效果好、毒性小、苏醒快、可控性强、无疼痛记忆等优点。但由于异丙酚本身的药理特性 ,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仍有轻微的抑制作用[1] ,因此 ,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时 ,应特别加强观察和护理。我院自 1999年 6月 8日至 2 0 0 1年 3月 8日 ,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共行人工流产术 112 0例 ,年龄 16~ 4 2岁 ,平均 2 8.4岁 ,停经时间 37~ 90d ,平均 5 7.8d ,手术时间 3~ 9min。其中呼吸抑制 1例 ,心率减慢 2例 ,口腔分泌物过多16例 ,术后呕吐 13例 ,头痛 8例 ,手…  相似文献   

19.
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甚为广泛。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镇静、催眠药,其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平稳,苏醒迅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儿麻醉,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组)与B组(羟丁酸钠组)接受四肢、下腹部或肛门会阴部手术的麻醉,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年龄最小为8个月,最大为13岁。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mg/kg,然后…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迅速、平稳、体内代谢快、恢复迅速的特点[13],并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中,但较少用于婴儿期麻醉[4]。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2月用异丙酚为婴儿腭裂手术诱导及维持麻醉,以期为进一步临床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