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紫外线体表局部照射对健康青年人血t-PA等活性的影响丁立新,武志耀,张旭东,黄长形,姚红(唐都医院康复医学科,唐都医院出血热实验室西安710038)关键词紫外线;健康青年人;t-PA;PAI;Plm中图号R454.2紫外线(UV)体表局部照射可激活血...  相似文献   

2.
紫外线照射治疗皮下瘀血2例丁立新,杨永辉(唐都医院康复医学科西安710038)关键词紫外线;皮下瘀血中国号R454.2我们采用强红斑量紫外线局部照射治疗2例外伤性大面积皮下瘀血,效果显著,报道如下:例1男,63岁。因间歇性头昏20年,胸闷、心慌9年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GP)灌服给药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GP(50、100mg/kg,ig)对二磷酸腺甙(ADP)、花生四烯酸(AA)及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GP(FC100、20μg/mL)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P(100、200mg/kg,ig)对大鼠实验性脑血栓、体外动脉血栓及小鼠肺血栓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绞股蓝总皂甙为一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丁立新  武志耀 《医学争鸣》1995,16(4):288-290
作以紫外(UV)(50cm,剂量为261.17mJ/cm^2,照射面积为120cm^2)局部照射9名脑血栓恢复期患左侧臂部1次,结果UV照射后2h时,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及湿、干重均较UV照前明显地缩短或减轻(P均〈0.0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较UV照前显地缩短(P〈0.01);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最大聚集率和聚集坡度较UV照前均无显性差异。实验证明,UV局部照射不能影响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5.
了解体外反搏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了2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10例非脑血栓形成患者体外反搏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及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结果:检测到脑血栓形成患者在体外反博(ECP)后,血浆t-PA活性增高伴有D-dimer含量增加;在非脑血栓形成患者有血浆t-pA活性增高无D-dimer含量变化。PAI的活性于两组中均无变化。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后,脑血栓患者血浆中t-PA水平升高,并可使纤维血块溶解。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脑血栓形成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演变规律,采用ELISA法监测3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DD)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FPA、DD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提示:脑血栓形成患者存在着持续时间较长的凝血机能亢进,其在脑血栓形成的发展和复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脑血栓形成患者存在着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可能与机体对血栓形成的应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输入治疗脑血栓50例临床观察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李振昌,牛玉凤,张有富晋城市防疫站张裴芳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输入疗法(以下简称血疗)是治疗脑血管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一年来我院采用自血回输治疗经头颅CT确诊的脑血栓患者50例,效...  相似文献   

8.
牛眼前房小梁细胞体外培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新光  李美玉 《医学争鸣》1995,16(3):236-237
牛眼前房小梁细胞体外培养的建立杨新光,李美玉,张东杲(唐都医院眼科西安710038北京医科大学北大医院眼科)关键词细胞培养;小梁网;牛眼中图号R775.2前房角小梁网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认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主要病变所在.房水流出通道的大...  相似文献   

9.
管得宁  徐运  王岚  王翀  王中原 《中国医刊》2006,41(11):48-49
目的 抗凝血素(凝血酶原)抗体IgG和IgM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中的变化及疏血通注射液的影响。方法 酶标方法测定68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抗凝血素抗体阳性表达率,68例分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与非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治疗前后测抗凝血素抗体。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明显降低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抗凝血素抗体阳性表达率(P〈0.01)。结论 抗凝血素抗体在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为抑制抗凝血素抗体的活性,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脑血栓52例疗效分析杨绍明(广东省血液中心广州510000)关键词输血.自体;脑栓塞和血栓形成/治疗;病例报告紫外线照射和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国外应用已有6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应用也逐渐增多,对许多疾病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率检测在脑血栓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对51例脑血栓患者和87例健康人做了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试验,并对脑血栓患者作了治疗前后的两项对比。结果表明脑血栓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经治疗随病情好转而降低。这说明此两项测定对脑血栓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范洪  石海香 《河北医学》1996,2(6):684-684
脑血栓160例血型调查(06100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范洪,石海香血栓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许多因素所致,一般认为血栓形成的原因是血流变化,血管壁损伤和血液成份改变三大因素[1].目前,脑血栓形成与血型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为探讨两者间的关...  相似文献   

13.
了解体外反搏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了2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10例非脑血栓形成患者体外反搏前后血浆组织型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及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结果:检测到脑血栓形成患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30例王化忠,陈习进(唐都医院急诊科)关键词脑卒中;器官;衰竭中图法分类号R743作者报道1988年~1992年间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30例,就其临床发病原因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参考Fry等[...  相似文献   

1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闻勤生,许才绂,赵国宁,施溥涛,陈颖,王庆莉(唐都医院消化内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胃粘膜;大鼠中图法分类号R36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研究多集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临床体会姚俊青,凌彼达,轩国成(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00039;河南省遂平县中医院)主题词脑栓塞和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疗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脑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  相似文献   

17.
体外反搏治疗脑血栓形成(附120例疗效分析)薛荣锦(广东新会市人民医院新会529100)我院1988~1991年9月,共收治脑血栓形成患者172例。其中120例运用体外反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全组病例神志清楚,脑脊液检查78例,...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反搏治疗脑血栓形成58例临床分析沈彭龄上海铁路局钱江疗养院3100081992年1月至1995年1月我院对脑血栓形成58例,(急性期44例,后遗症14例)进行了体外反搏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附54例临床分析)高小飞(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关键词糖尿病;脑血栓形成;预后糖尿病是脑血管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组选择1990~1993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诊断为糖尿病并脑血栓形成者54例,与非糖尿病脑血栓形成47...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王新,许才绂,赵国宁,陈岳祥,黄裕新,王庆莉(唐都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38)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肝硬变;肿瘤坏死因子α;放射免疫测定中图号R512.62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在慢性肝脏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