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80只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及68只眼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非乳化组1周后视力≥0.5者59只眼(73.7%),≤0.4者21只眼(26.3%)。超声乳化组≥0.5者54只眼(79.4%),≤0.4者14只眼(20.6%)。角膜内皮丢失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13.1%,超声乳化组13.0%。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小切口非乳化组6只眼(7.50%),超声乳化组4只眼(5.8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与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广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对80只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及68只眼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非乳化组1周后视力≥0.5者59只眼(73.7%,≤0.4者21只眼(26.3%).超声乳化组≥0.5者54只眼(79.4%,≤0.4者14只眼(20.6%).角膜内皮丢失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13.1%,超声乳化组13.0%.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小切口非乳化组6只眼(7.50%),超声乳化组4只眼(5.88%).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与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广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刘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53-153
目的 观察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县区级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对40例(46眼)施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迅速恢复,术后1周视力≥0.5者40眼占86.95%,视力≥0.8者39眼占84.7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且经济的白内障手术方法,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县区级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对40例(46眼)施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迅速恢复,术后1周视力≥0.5者40眼占86.95%,视力≥0.8者39眼占84.7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且经济的白内障手术方法,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刘旋 《中外医疗》2010,29(1):78-79
目的观察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其中5眼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摘除术,另3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眼压正常40眼(95.24%),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0.3者29眼(69.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控制眼压及提高视力,及时手术是预防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谦  陆士恒 《四川医学》2010,31(6):746-747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月我院对128例(206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术后视力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112例185眼(89.8%),数指/眼前~0.2者16例21眼(10.2%),少数出现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和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并发症经处理均消失。结论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前房稳定性好,操作更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合基层单位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角膜缘后2mm处作5.5~6.5mm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手法劈核,娩出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5以上者43眼占63.35%,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51眼82.26%.结论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易于掌握,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汉义 《广西医学》2010,32(11):1372-1373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高龄白内障患者112例(160眼),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2,无手术禁忌证,均在局麻下施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60只眼(112例)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8.8%,术后视力恢复至0.6~1.0者40眼,0.4~0.6者62眼,0.1~0.3者53眼,0.06以下5眼。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成功率高,术后视力恢复理想,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V"字形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6例(183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反"V"字形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的视力、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0.5以上者138眼,0.3-0.4者35眼,0.1-0.25者6眼,0.1以下者4眼。术中后囊膜破裂11眼,术后角膜水肿16眼,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反"V"字形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愈合快、术后反应小、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实用价值.方法对65例(78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表面麻醉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8者只18眼(23.08%),≥0.5者23只眼(29.49%),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O者22眼(28.21%),≥0.5者57眼(73.08%).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患者经济负担轻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等特点,适合各级别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李常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13-114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不同硬度晶状体核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96例(230只眼),188只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2只眼Ⅳ-Ⅴ级核,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一月矫正视力≥0.5者79.8%,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一月矫正视力≥0.5者57.1%,两组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在做好病例选择及良好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样可获得满意的视力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董凯 《中原医刊》2006,33(9):57-5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68例(179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3d视力≥0.5者占78.8%,术后1个月视力≥0.5者达91.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手术效果满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76例85眼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小切口下充分水分离白内障核后用晶状体圈匙托起晶状体核,手法碎核后摘出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观察碎核情况、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76例(85眼)术后两天最佳矫正视力≥0.5者(68眼,80%),术后一周矫正视力≥0.5者(75眼,88%),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80眼,94%).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少、角膜水肿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遂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简称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1例32眼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行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及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视力≥0.5者15眼,占46.88%;0.12~0.4者13眼(40.63%);≤0.1者5眼,(15.63%)。结论:非超小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的实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160只眼)患者,分别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对过熟期白内障及硬核性白内障更安全,更经济实用。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使用Tenon囊下麻醉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使用Tenon囊下麻醉技术作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结果:所有56例患者均可无痛下完成手术,术后1周视力(含矫正视力)0.1~0.3者18例(18眼),0.3~0.6者33例(33眼),0.6以上者5例(5眼)。随访6个月~1年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Tenon囊下麻醉技术安全、易于掌握、且麻醉效果好,适用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手术。  相似文献   

17.
侯习武 《海南医学》2008,19(2):56-57
目的 探讨硬核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48例(54眼).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0.2者5眼,0.3~0.4者12眼.0.5~1.0以上者37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吉洪宝  王成荣 《中原医刊》2003,30(19):23-24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 70例 78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 ,66例 72眼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比较分析术后视力、散光大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后视力恢复快 ,散光小 ,并发症轻 ,经济 ,易于开展 ,与常规白内障摘出术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经济、易于开展的一种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76例(689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访6~12月,平均9.5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96眼(13.93%),≥0.5者526眼(76.3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高效、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手术技术的提高,白内障复明手术日趋完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易于掌握,便于开展,而且经济有效,已在很多地区开展起来,近1年来我院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成功的基础上,运用前房内劈核技术,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更好,几乎可与超声乳化术相媲美。我院自2006年11月-2008年5月经前房内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45眼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