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缓慢细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1±1℃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对缓慢细蚤进行了菌栓形成观察及叮咬传播鼠疫的试验,结果认为缓慢细蚤不是黄胸鼠鼠疫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印鼠客蚤叮咬带菌鼠,吸入弱毒鼠疫菌后,在体内可存活30天。再叮咬时可把鼠疫菌传给健康动物。而缓慢细蚤吸入弱毒鼠疫菌后,可在蚤体内大量繁殖,并存活20天。但叮咬健康动物,不能传播鼠疫,这与印鼠客蚤不同。  相似文献   

3.
缓慢细蚤的养殖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Schonherr,1811是我国家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的主要寄生蚤。在温度为24±1℃,相对湿度为85±10%的条件下,用小白鼠饲养,完成一个世代需25~35天。孵化率为74.0%,化蛹率为62.6%,羽化率为58.8%。新羽化未吸血的成蚤其寿命最长为14天。雌雄性比为1.42:1。每只雌蚤终身产卵平均为116.8只。该蚤能吸人血,吸血率为16.25%。  相似文献   

4.
印鼠客蚤缓慢细蚤的生物学特性及鼠疫媒介效能梁云,何晋侯,张洪英,赵文红,吴明寿,胡晓玲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是我省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优势种群,为究明它们在鼠疫流行中的传播地位,我们对上述两种蚤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生物学特性一、两种蚤...  相似文献   

5.
穗缘端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穗缘端蚤中缅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在T :19± 1℃ ,RH :85 %± 5 %条件下 ,对穗缘端蚤进行集群传播、单蚤传播能力、菌栓形成及生存期限等实验 ,结果显示穗缘端蚤集群传播的传疫率为 5 4. 5 5 % ,媒介效能为 0 ,单蚤传单只动物的传疫率为 0 ,菌栓形成率为 14 . 2 9% ,供血感染蚤平均寿命为 18. 3 1d ,饥饿感染蚤平均寿命为 5 .3 7d ,说明穗缘端蚤可以参与鼠疫的传播作用 ,但不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6.
云南7种蚤类传播鼠疫几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云南家野两型鼠疫疫源地主要蚤类的媒介作用,1989~1996年我们对云南7种蚤类进行了单只传播和集群传播鼠疫的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传疫率高的蚤,单只传疫率也高,媒介作用也越大。1材料和方法1.1实验蚤种及来源 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洲眼蚤、棕形额蚤、人蚤均采自大理、剑川,在各自较适宜的温湿度下规范化传代养殖后供试。1.2鼠疫菌株1.2.1家鼠型鼠疫菌1352株分离自黄胸鼠体,甘油阴性强毒株,用于家鼠蚤、人蚤的试验。1.2.2野鼠型鼠疫菌412株分离自大绒鼠体,甘…  相似文献   

7.
印鼠客蚤各虫期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是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黄胸鼠的主要体表寄生蚤,也是鼠疫菌自然感染率最高的蚤种。以往研究证明,印鼠客蚤是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具有二次菌栓形成能力及高效能的主要媒介。为探索该蚤的规范化养殖,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于1996年对印鼠客蚤各虫期经不同温度养殖的发育和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蚤种 印鼠客蚤系1989年采自大理市黄胸鼠及褐家鼠鼠体,经实验室养殖的纯系品种。1.2 幼虫饲养基质  相似文献   

8.
报道吉林省鼠疫地区的二齿新蚤和印鼠客蚤,在感染分离自达乌尔黄鼠的鼠疫毒菌后,其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在18-20℃,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二齿新蚤的鼬疫媒介效能为0.11,媒介指数为0.01;印鼠客蚤的鼠疫媒介效能为0.24,媒介指数为0.03。结合多年的野外调查资料,认为在把达乌尔黄鼠鼠间鼠疫播散到其它啮齿类包括家栖鼠类之间的过程中,二齿新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滇闽广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与鼠体染蚤有密切关系,而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是主要传播媒介。为了解蒙自市辖区内家鼠体表印鼠客蚤、缓慢细蚤在鼠疫流行季节消长情况。笔者对2004~2013年在鼠疫监测工作中捕获活鼠体表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染蚤情况进行调查。1资料来源在2004~2013年中(2006年资料缺失),按照《云南省鼠疫防治监测方案》,根据蒙自市实际情况设置  相似文献   

10.
方叶栉眼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温度16℃、19℃,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进行了方叶栉眼蚤感染鼠疫菌后的菌栓形成能力、生存期限(寿命)及集群呆咬传播鼠疫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蚤不能形成菌栓,平均寿命44.13天,阴转率68.52% ̄76.19%,经多批次集群蚤叮咬大绒鼠不能感染鼠疫,媒介效能为零。证实方叶栉眼蚤在我省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传播媒介,即媒介蚤的地位不能成立,对鼠疫菌的种群延续没有实质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H.W. Dewhurst 《Lancet》1835,24(612):270-271
  相似文献   

1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