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控制医院制剂三痹消痛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芍和三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法能明显检出白芍和三七;芍药苷进样量在0.325—0.9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85 667.905X+5122.2621,r=0.99999(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47%(n=6)。结论所用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健脑灵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愫青  叶莹  张俊 《中国药业》2009,18(5):21-23
目的建立健脑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处方中的白芍、酸枣仁、当归、川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HPLC法能准确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进样量在0.2116~3.38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1.80%(n=6)。结论所建立的TLC法和HPLC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健脑灵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徐宏峰  张耕  程璐 《医药导报》2010,29(5):669-670
目的建立脑缺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芍药苷、大黄素、大黄酚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TLC鉴别芍药苷、大黄素、大黄酚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HPLC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11%)。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脑缺血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石斛爽目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石斛爽目软胶囊中的石斛、白芍及柴胡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能检出石斛碱、芍药苷及柴胡皂苷,芍药苷在0.597~5.629μg(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1.89%。结论 TLC法和HPLC法可快速、准确地对石斛爽目软胶囊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白灵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  程璐  张耕 《医药导报》2010,29(5):660-661
目的建立白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灵片中丹皮酚、芍药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白灵片中阿魏酸含量。结果TLC法鉴别丹皮酚、芍药苷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HPLC法平均回收率97.9%(RSD=1.2%)。结论该实验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白灵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四物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四物汤配方颗粒中的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四物汤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HPLC法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031~1.6496μg,r=1.000;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0209~0.3344μg,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6%、101.55%, 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四物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基于多指标成分TLC鉴别及HPLC法含量测定全面控制前列通瘀颗粒质量。方法:对方中虎杖、黄芪、续断、赤芍进行TLC鉴别;同时对赤芍、虎杖、续断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虎杖苷、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强;HPLC测定结果表明芍药苷、虎杖苷、川续断皂苷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30~112.70μg·ml-1(r=0.999 8)、8.60~86.20μg·ml-1(r=0.999 7)、34.70~346.90μg·m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3%(RSD=0.86%),100.43%(RSD=0.85%),98.46%(RSD=0.59%)(n=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多指标成分TLC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前列通瘀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消渴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牛膝、丹参、枸杞子、桑寄生、延胡索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81%.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消渴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消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翼  高申蓉  陈华庭 《医药导报》2008,27(4):459-460
目的 建立消炎止痛颗粒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皂角刺、天花粉、大血藤、地榆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消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与其他组分良好分离,芍药苷浓度线性范围在0.06~0.96 μg,r=0.999 9,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8.5%, RSD=1.61%(n=6). 结论 该方法 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消炎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香砂脘痛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香砂脘痛胶囊中木香、党参和郁金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砂脘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木香、党参和郁金;芍药苷在0.1296~2.0736μg范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0.81%(n=6)。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有效控制香砂脘痛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桃仁通痹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赤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丹参;芍药苷在7.17~358.59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44%)。,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该标准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鸡骨草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成志 《安徽医药》2009,13(12):1496-1498
目的建立鸡骨草胶囊的质量(白芍、人工牛黄、猪胆汁、栀子、三七等)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白芍、人工牛黄、猪胆汁、栀子、三七,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的栀子苷、芍药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白芍、人工牛黄、猪胆汁、栀子、三七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栀子苷、芍药苷分别在0.154-1.54 g(r=0.9982)和0.154-1.54 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100.1%,RSD分别为0.78%(n=5)、1.5%(n=5)。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胡敏敏  张敏娟  金卓 《安徽医药》2013,17(3):391-393
目的对生津润燥合剂进行质量标准建立。方法采用TLC对制剂中玄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HPLC对生津润燥合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TLC能检出玄参、赤芍,芍药苷在0.002~0.10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4.83%,RSD为0.79%。结论该方法可靠,易操作,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生津润燥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菌陈、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菌陈、白芍的薄层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明显,专属性好,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483~2.4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0.3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并完善阿归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白芍、黄芪、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当归和川芎进行鉴别;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TLC法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48 56~0.971 2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1.2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王美英 《安徽医药》2008,12(10):909-910
目的建立乳痹消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处方中赤芍、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痹消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CL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25~5.0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1.13%(n=6)。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乳痹消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董芳  姜翔之  陈英红 《中国药师》2012,15(6):791-793
目的:建立少腹逐瘀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赤芍、当归、川芎、延胡索、五灵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了芍药苷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赤芍等药材的特征斑点;测得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6%(n=6).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赤芍中主要有效成分芍药甙的含量为指标,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产地赤芍药中芍药甙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提示以内蒙古产的赤芍药芍药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