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青海省传染病院各5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1岁。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途径主要是经输血和性传播。10例患者中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3例(好转2例,死亡1例),肺结核3例(好转2例,死亡1例),真菌性肺炎2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细菌性肺炎2例(好转)。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临床表现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均与一般肺部感染有所不同,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对艾滋病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肾移植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2年~ 2010年肾移植后因严重肺部感染收入SICU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年期间共收治肾移植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15例,其中肾移植术后6月内12例(80.0%)、3月内9例(60.0%).15例患者中重症肺炎12例(80.0%),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6例(40.0%).按照发病地点分:院内获得性肺炎8例(53.3%),社区获得性肺炎7例(46.7%);按照致病病原体分:细菌性肺炎12例,真菌性肺炎4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病原体不明肺炎3例.12例查明病原体的肺炎患者中4例(33.3%)为多重病原体感染.经过综合治疗后13例(86.7%)痊愈,2例(13.3%)死亡.结论:早期行病原学诊断、根据病原体选择有效抗生素、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全身支持治疗、适时应用呼吸机支持纠正低氧血症是成功救治肾移植术后肺部严重感染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肺部机会性感染是导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涉及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近年来的报道显示,艾滋病病毒性肺炎的比例较高,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与治疗难度大。文章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常见的艾滋病相关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治疗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性。方法 选取巫山县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COPD患者合并细菌性肺炎74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COPD合并细菌性肺炎112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结果 观察组被检测出病原菌106株,革兰氏阴性菌(G-)占比63.21%,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9.25%)、铜绿假单胞菌(16.98%)、鲍曼不动杆菌(8.49%),真菌占比24.53%,革兰氏阳性菌(G+)占比12.26%(13株),32例混合菌感染占比30.19%。对照组被检出病原菌124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2.90%(78株),革兰氏阳性菌占比22.58%(28株),真菌占比14.52%(18株)。观察组的真菌、混合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头孢唑林、青霉素除外),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性高的药物是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呼吸道瘘患者封堵器置入前后肺部感染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呼吸道瘘并行封堵器治疗的住院患者14例, 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合并疾病、呼吸道瘘口部位、封堵器类型、置入前后胸部影像学情况、病原体检测结果、感染指标变化的情况, 比较呼吸道瘘患者封堵器置入前后对影像学及感染病原体的影响。结果 14例患者中气管食管瘘3例(21.4%), 支气管胸膜瘘11例(78.6%)(右侧9例, 左侧2例)。共置入封堵器14枚, 其中室间隔封堵器3例(21.4%), 动脉导管封堵器1例(7.1%), 房间隔封堵器10例(71.4%)。置入前肺部感染13例(92.86%), 气胸9例(64.29%), 胸腔积液10例(71.43%);置入后肺部感染好转率46.15%(6/13), 气胸好转率100%(9/9), 胸腔积液好转率100%(10/10)。置入前痰培养检出细菌3株、真菌1株,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细菌3株、真菌1株, 胸腔积液检出细菌2株、真菌2株;置入后痰培养检出细菌3株, 胸腔积液检出细菌7株, 置入封堵器前...  相似文献   

6.
苏慧勇  周俊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87-1788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136例HIV/AIDS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功能,影像学表现。结果 HIV/AIDS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类型是肺结核,共73例(占53.7%),其次是PCP33例(占22.8%)和细菌性肺炎23例(占21.3%)。其临床特点、X线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晚期的主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AIDS合并肺部感染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116例合并肺部感染的AID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最常见的是细菌性肺炎(54例,46.6%),其次是肺结核(40例,34.5%)、肺孢子菌肺炎(14例,12.1%)、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3例,2.6%)、隐球菌肺炎(2例,1.7%)、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2例,1.7%)和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0.9%)。死亡12例(10.3%),另有12例(10.3%)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结论肺部感染是AIDS的主要机会性感染,病原学的复杂性导致诊疗更加困难,影像学检查可能有助于诊断。AIDS患者如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合并其他并发症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非HIV感染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免疫损害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肺部感染的早期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1例非HIV感染ICH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多数患者(28例,54.9%)X线胸片或胸部CT表现为双肺受累,10例(19.6%)提示双肺间质性改变.24例(47.1%)检出病原体,其中13例(54.2%)为混合感染,细菌(14例)主要为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4例;真菌(11例)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假丝酵母菌;病毒(10例)为巨细胞病毒.经治疗,存活45例(88.2%),死亡4例(7.8%).结论 非HIV感染ICH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高分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早期作出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院获得性真菌性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对我院36例医院获得性真菌性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真菌培养共分离出36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8株(50.0%);曲霉菌6株(16.7%),热带念珠菌5株(13.8%);光滑念珠菌4株(11.1%);丝状真菌3株(8.3%)。治愈2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36.1%。其中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感染性休克4例,原发疾病3例。结论老年人容易发生院内真菌性肺炎,及早作痰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的真菌培养容易得到阳性结果,早期给予经验性和针对性抗真菌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病患(80周岁及以上)医院获得真菌性肺炎(HAFP)的临床。方法收集并整理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入住该院且院内感染真菌性肺炎的高龄老年病患59例(年龄8095岁,平均年龄86.7岁),依据其痰液培养结果确定具体的诊治方案并选择相应的抗细菌类药物,时时判定实际疗效。结果高龄老年病患的痰液培养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者(35例,59.3%)与光滑假丝酵母菌者(9例,15.3%)占据其中的前两位,两者的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为χ2=119.50,P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缓解AIDS患者症状,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总结85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为主,肺结核31例(36.5%),卡氏肺孢子菌肺炎28例(32.9%),细菌性肺炎13例(15.3%),口腔念珠菌感染12例(14.1%),细菌性肠炎13例(15.3%),皮肤感染者11例(12.9%);住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12例,住院死亡率为14.12%。结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种类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适时抗病毒治疗可重建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AIDS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116例AIDS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肺部单一病原感染18例(15.5%),多重感染98例(84.5%).病原体分布:细菌91例,真菌62例,结核分枝杆菌49例,肺孢子菌29例,巨细胞病毒11例.共分离出细菌95株,以链球菌属(3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及大肠埃希菌(7株)为主,存在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12株.分离出真菌68株,包括假丝酵母菌36株,青霉菌19株,曲霉菌6株,毛霉菌5株及其他2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率5.6%~50.0%,对伊曲康唑耐药率10.5%~60.0%.结论 本组AIDS患者肺部感染常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以细菌与真菌为主,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ICU患感染性肺炎的病例进行分析,了解病原体的种类、分布情况、易感人群。方法分析ICU住院病例454例,其中83例为医院感染性肺炎,感染率为18.28%。对83例感染性肺炎痰培养、血常规、X片、预后、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83例痰培养结果前三位大肠埃希菌30.1%、肺炎克雷伯菌24.1%、铜绿假单胞菌10.0%。血常规WBC10×109者38例(45.78%),治愈和好转共67例(80.72%)、死亡16例(19.28%)。结论基础疾病较严重者,或老年人及肿瘤患者,是ICU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的易感人群,对这类人群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的临床特点、类型、治疗及疗效,初步探讨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与继发性OP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7年4月我院17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2例为继发于多发性肌炎的机化性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可有发热、盗汗等,肺部闻及爆裂音;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状肺泡浸润影或线状、网格状影或结节状阴影,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弥散功能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疗效显著,而对继发于多发性肌炎的机化性肺炎的疗效欠佳.结论 机化性肺炎是一临床病理综合征,易误诊为肺部感染、肿瘤等.隐原性机化性肺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良好的效果,而继发于多发性肌炎的机化性肺炎临床表现重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ICU气管切开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1例ICU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其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 361例患者中,共有61例出现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6.9%,感染组61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5例革兰阴性菌,占76.5%,11例革兰阳性菌,占12.9%,9例真菌,占10.6%。结论 ICU气管切开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多导致呼吸急促、多痰等症状,应采取预防性护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气道湿化等,针对感染原因,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混合感染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其尚无统一认识。文章就CAP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进行综述。CAP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变异很大(2.5%~38.0%)。中国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11.5%。CAP的混合感染以细菌合并不典型病原体最为常见。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细菌为肺炎链球菌;最常见的不典型病原体国外为衣原体、中国为支原体;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为流感病毒。除具有CAP的一般特点外,混合感染的CAP患者并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在CAP经验性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中应该关注混合感染,推荐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治疗或选择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不推荐初始经验性治疗是否加用抗病毒药物。CAP混合感染与患者的死亡率无关,不会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透析技术和肾移植的发展与普及,肾脏病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与之相伴的肺部感染也日益成为临床上的突出问题。Mark等调查发现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4~16倍。Daniel等回顾性分析了334.75例肾移植病例,发现4.5%的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再次入院,而其中细菌性肺炎是肾移植患者的第一位死因。  相似文献   

18.
王秋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56-57,72
目的 探究ICU气管切开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1例ICU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其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 361例患者中,共有61例出现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6.9%,感染组61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5例革兰阴性菌,占76.5%,11例革兰阳性菌,占12.9%,9例真菌,占10.6%.结论 ICU气管切开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多导致呼吸急促、多痰等症状,应采取预防性护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气道湿化等,针对感染原因,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姚升娟  张晨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370-1371
目的提高对AIDS肺部并发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研究126例AIDS患者的肺部CT表现及进行相关致病菌检验。结果经过病原菌检测后发现肺孢子菌肺炎(PCP)82例,真菌性肺炎3例,肺结核15例,细菌性肺炎4例,病毒性肺炎2例,卡波济氏肉瘤1例,各类肺炎的CT表现均有自身特点。结论胸部CT检查可以为发现艾滋病相关性肺部疾病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减少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高龄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病房收治的年龄>80岁的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组与HCAP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预后。结果:165例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中,HCAP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19.9±12.3)d]显著长于CAP组[(14.6±7.4)d](P<0.05),且病死率显著高于后者(22.9%比7.3%,P<0.05)。2组患者症状不典型,有基础疾病者142例(86.1%)。2组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HCAP组患者入院时的肺炎严重度指数(PSI)显著高于CAP组(125.2±27.1比116.8±25.8,P<0.05),PSI评分Ⅴ级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后者(38.6%比23.2%,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