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膏摩结合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用膏摩结合推拿法,对照组患者用单纯推拿法进行对照治疗,以5次为观察疗程。结果:第1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颈项痛主症积分及临床综合证候总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膏摩结合推拿法对于颈项痛主症及临床综合证候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推拿法,且起效较单纯推拿法更快。膏摩结合推拿法与单纯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颈康灵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推拿结合药物颈康灵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结合药物颈复康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颈康灵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火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波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10-311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配合"鳯"字保健操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纳入试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上加用"鳯"字保健操护理,并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时以及治疗后分别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比较,以及疗效分析。结果:试验完成良好,治疗后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鳯"字保健操配合常规护理能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热敏灸与艾柱灸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艾柱灸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对照组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PQ、McGil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NPQ、McGil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可以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采用葛根汤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罗索洛芬钠分散片合附桂骨痛颗粒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6%(95%CI=91.20%~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95%CI=74.81%~94.4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996 9,P=0.046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罗索洛芬钠分散片合附桂骨痛颗粒,其收益为OR=0.09(95%CI=0.01~0.76),NNT=7(95%CI=4.21~26.8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5例,治疗组115例给予我院中药制剂颈椎通络止痛胶囊口服治疗,同时给予颈椎牵引及系统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115例给予颈复康颗粒口服,同时配合牵引及实施骨科常规护理。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4%和98.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3.5%和8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通络止痛胶囊配合颈椎牵引及系统完善的综合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明显疗效且安全,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型颈椎病患者1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针刀结合水针和水针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6.15%,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刀结合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水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3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0.2%,治疗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缓解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腰痛Ⅱ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2例,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颈腰痛Ⅱ号进行治疗,对照组200例采用颈复康冲剂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腰痛Ⅱ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减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采用葛根汤加减联合中药外敷,对照组36例口服采用塞来昔布,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汤加减联合中药外敷能缓解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总体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颈痛康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120例合格爱试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治疗组口服颈痛康胶囊,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连续治疗30天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4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痛康胶囊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疗效,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安全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五步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取自创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4次后,观察2组ADL评分和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3.3%(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创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法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牵引治疗。治疗14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对疼痛及综合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颈椎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改善(P<0.01),而且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改善颈椎疼痛及症状优于单纯牵引治疗(P<0.01)。结论: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祛痛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祛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自制祛痛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低于观察组(93.33%)(P〈0.05);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颈部不适、头痛、视物模糊、倦怠乏力、健忘、步态不稳、舌暗、舌苔白及脉沉细等症状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祛痛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祛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临床症状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强化围刺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颈椎病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常规针刺31例,口服药物29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强化围刺法,对照组采用药物、常规针刺法,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在治疗组中寻找出最佳的治疗分型和治疗时机。结果:颈部强化围刺法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和常规针刺疗法,其临床基本治愈率分别为69.17%、38.33%,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78.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针刺时机上,2周以内疗效与2周以上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上5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辨证分型上积劳损伤型疗效高于肝肾亏虚型(P〈0.05);颈部强化围刺法对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疗效最好。结论:颈部强化围刺法治疗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整复手法治疗,治疗10次结束及2个月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6.7%和66.7%,对照组分别为10.0%和4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复发率10.0%(2/20),优于对照组的75.0%(9/12)(P<0.05)。结论: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理疗与健康教育综合治疗高校学生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4名高校学生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名,治疗组予推拿、牵引、理疗与健康教育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及外敷关节止痛膏治疗.两组均治疗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疼痛McGill评分(short 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各有2例病例脱落;两组疼痛SF-MPQ评分、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推拿、牵引、理疗与健康教育综合治疗高校学生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黎文杰  赵旭敬  梁斌清 《河北中医》2013,(11):1663-1664,1668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51例以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即刻症状评分、长期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即刻症状评分、长期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壮医经筋疗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