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报告泛发性色素异常症1例。患者女,23岁。18年前出现泛发性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性斑疹,以躯干及面部为著。诊断为泛发性色素异常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在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5例确诊为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结果:皮损主要分布于躯干及四肢,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与色素减退斑,色素沉着斑为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疹,并间杂以类似大小的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斑,皮疹表面无鳞屑、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病理改变为色素沉着斑区基底层及棘层下部细胞内含有较多黑素颗粒,色素减退斑区黑素颗粒明显减少或缺如,而黑素细胞数量并未减少。患者中2例身材矮小,1例伴有耳聋、癫痫等症状。5例患者均未见头发、牙齿、指甲及粘膜损害。结论: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其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遗传性泛发性皮肤色素异常症及家系调查.患者男,18岁.因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18年就诊.头面部、躯干、四肢和手足背面弥漫性密集分布褐色色素沉着斑,其间夹杂大量色素脱失斑,牙龈和足跖部少量褐色色素沉着斑.色素沉着处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层色素增加,黑素细胞数目正常;色素减退处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层色素减少,黑素细胞数目亦正常.  相似文献   

4.
20甲营养不良并发白癜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20甲发育不良55年,伴全身多处色素脱失斑10年。指/趾甲完全萎缩变形,甲板变薄并凹凸不平,呈粉红色,伴纵沟形成,甲床无明显翼状胬肉样改变。全身皮肤多处泛发性色素脱失斑,界清,形态不规则,呈片状对称性分布。诊断:20甲营养不良;白癜风。  相似文献   

5.
作者任意选择17例泛发性、5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病期3周~18年,给口服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7例曾用Psoralen治疗无效。类固醇激素包括强的松龙、倍他米松、醋酸副米松(Paramethasone acetate)和甲基强的松龙。除1例2岁男孩首次剂量半片/日,维持剂量隔天半片外,首次剂量均为3~5片/日,在3个月内逐渐减少到维持剂量1~0.5片/日。给上述治疗时不用其它药,6个月以后评价疗效:6例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至少有一片皮损的75%以上恢复色素;2例泛发性和1例局限性患者,有25~75%的色素恢复;5例泛发性和1例局限性患者的色素恢复小于25%,  相似文献   

6.
色素性扁平苔藓病因不明,病程较长,部分和药物使用有关[1].皮损可局部分布或泛发全身,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笔者在门诊见到1例由于药物引起的泛发性色素性扁平苔藓,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斑和斑片,伴有唇黏膜损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全身泛发性色素性斑片2周伴瘙痒求治.该患者2月前因结核在我单位结核门诊治疗,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治疗,1周后面部出现红褐色斑块,渐延及全身,并伴有轻度瘙痒.结核门诊医生考虑到药物引起的反应,遂停止结核病的治疗,给予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及外用药治疗,2天后瘙痒减轻,皮损逐步消退,不留痕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8年2月本科收治的13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临床均表现为全身泛发性红斑及小脓疱,伴发热.去除可能的病因并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患儿15天内均痊愈.结论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多由药物引起,特征性表现为发热和泛发性小脓疱,去除诱因和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该病好发于亚洲东部.早期研究认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该病的一个亚型.近年随着对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报告2例中年女性患者,分别于8年或16年前于背部出现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其中1例皮损多年未发展;另一例范围逐渐扩大,近年来色素沉着斑有融合倾向。两例患者皮损分局限,界限清楚,皮损无鳞屑,无萎缩,未见毛细血管扩张。病理示表皮局部轻度萎缩,基底层细胞不同程度色素增加,灶性液化变性伴色素失禁,真皮无特殊改变。结晶紫、刚果红染色均阴性。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符合“限局性色素异常症”,本2例患者为国内首报病例,该病病因不清,临床特点不同于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治疗目前尚无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颈部、躯干、四肢色素沉着1年,头面部皮肤增厚及泛发性丘疹伴剧烈瘙痒6个月,于2012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呈绒毛状或乳头瘤状增生,无不适感。6个月前头面部出现米粒大小的肤色及淡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丘疹逐渐增大并进行性增多,头面部皮肤逐渐增厚。曾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色素性皮炎、痒疹,给予口服西替利嗪、泼尼松,皮损好转,  相似文献   

20.
泛发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universalis,DU)临床上少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以颈部、躯干、四肢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9年就诊。患者于9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色素沉着斑,呈淡褐色,其间有大小不等色素减退斑,表面无脱屑,无瘙痒、无疼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