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成药》2016,(12)
目的研究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中绿原酸、异绿原酸B、芹菜素含有量的变异规律。方法收集23份种源,考察其农艺性状(叶长、宽及其比例,块根纵、横径及其比例,茎粗,块根质量)。HPLC法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分析其与海拔、经纬度、农艺性状、种源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各种源间绿原酸、异绿原酸B、芹菜素含有量均有显著差异,湖南、四川产者相对较高,其变异规律较一致,与块根纵横径比呈正相关关系,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与叶、茎农艺性状以及经纬度的相关性较低。23个种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结论以绿原酸、异绿原酸B、芹菜素含有量为目标筛选土圞儿时,应优先考虑低海拔、高块根纵横径比的湖南与四川种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商陆种质资源利用与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主分布区商陆野生种质资源23份,考察其经纬度、海拔、农艺性状,用热浸法测定块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用HPLC-ELSD法测定块根商陆皂苷甲含量,用DPS 6.55,Excel 2003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商陆不同种源间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福建、广西种源生长势好,植株高大,茎粗,叶片大而多狭长,块根产量高;不同种源间水溶性浸出物、商陆皂苷甲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个成分变异规律相似,与种源地、经纬度、海拔、农艺性状存在相关性,其中陕西、浙江种源含量较高;与株高、茎粗、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块根纵径、块根横径、块根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根形指数、纬度、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与叶形指数、经度相关性较低;12个生长与成分性状指标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611 9%;23个种源可划分为5类。结论:高纬度、高海拔种植商陆有利于块根中水溶性浸出物与商陆皂苷甲含量积累;共筛选出5个农艺性状优良种源与4个高成分含量优良种源,可作为高产、优质商陆品种选育备选种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金樱子种质资源利用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重庆、湖南、陕西、广东、安徽、江西等省金樱子野生种质资源20份,考察经纬度、海拔、农艺性状指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果实多糖含量,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用DPS 9.0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源金樱子间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浙江种源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多糖含量与农艺性状、生境因子间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与叶长宽比、果实纵横径比、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横径呈显著负相关,与果实单重、果肉重、纬度相关性较低;10个生长与成分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4.69%;20个种源可划分为5类,其中类群Ⅰ植株叶片与果实狭长,多糖含量较高,类群Ⅳ与类群Ⅴ植株叶片大而宽厚,果实大而狭长,果肉重指标高。结论:共筛选出5个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种质与4个高多糖含量种质,可作为高产、优质金樱子新品种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1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var chinensis(Franch.)Hara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有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该植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考察样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长宽比)。DPS7.05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7个产地(浙江、云南、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18批样品的农艺性状与重楼皂苷含有量有所差异,其中浙江、云南、广西产者含有量较高,江西、湖北产者较低。重楼总皂苷含有量与茎粗和叶长宽比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宽呈负相关,与经纬度相关性较低。各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农艺性状良好,重楼总皂苷含有量较高。结论以重楼总皂苷含有量为目标筛选七叶一枝花时,应优先考虑浙江泰顺、磐安、庆元、湖南永顺种源。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9,(7)
目的测定6省13个产地颠茄草Atropa belladonna L.中莨菪碱、总生物碱,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法测定全草总生物碱含有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莨菪碱含有量,考察其与产地经纬度、海拔的相关性,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总生物碱在0.02~0.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101.85%,RSD 1.09%;莨菪碱在5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98%,RSD 1.64%,与株高、主茎粗、分蘖数、叶长、叶宽、叶柄长、鲜重呈正相关关系,与叶长宽比、纬度、海拔呈负相关关系;13批样品分为4个类群。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颠茄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不同种源玉竹多糖含量比较及分析,为玉竹种质资源利用与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主分布区玉竹野生种质资源21份,考察农艺性状、经纬度与海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Excel,SPSS,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供试玉竹种源间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湖南与四川种源多糖含量较高,其次为浙江种源;多糖含量与叶宽、根状茎直径、海拔相关性较低,在叶大而狭长,茎较粗,果实较大的低经纬度种源中较高;12个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44%;21个种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植株较高大,茎较粗,果实大,叶片较多而狭长或宽厚,根状茎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共筛选出8个优良种源,良种选育时,可优先在湖南与四川平昌种源中选择,其次为浙江临安、浙江磐安与吉林抚松种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铁皮石斛优良种源杂交F_1代苗期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变异规律,早期选择F_1代优良家系。方法:利用4个种源26个优良亲本设计得到26个交配组合,用苯酚-硫酸法与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测定F_1代苗期总多糖与总生物碱含量,结合前期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运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优良家系。结果:不同交配组合间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半同胞家系间多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全同胞家系内多糖与生物碱变异显著小于半同胞家系;铁皮石斛苗期叶片数量与多糖含量,叶长宽比、根冠比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6个交配组合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Ⅱ植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铁皮石斛F_1代优良家系选择时,应同时重视父母本的选择,在全同胞家系间选择比半同胞家系能获得更好的遗传增益与家系内稳定性;结合前期农艺性状成果,筛选出6个苗期优良家系(66×9,68×2,91×69,66×65,69×91,66×17),表现出苗高,茎粗且分枝少,叶片大而狭长,根系较发达,多糖含量高等特点,为后期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2)
目的测定9省市19个产地野马追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中金丝桃苷、醇溶性浸出物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用热浸法测定野马追中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野马追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 2%醋酸水;体积流量1. 0 m 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26℃。并考察其与生长性状、生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用SPSS23. 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金丝桃苷在0. 010 9~0. 065 4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9. 49%~101. 61%,RSD1. 67%~2. 21%。醇溶性浸出物、金丝桃苷含有量与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经度间呈正相关,与纬度呈负相关; 19个产地野马追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以江苏、浙江种质为主,该类群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叶片大而多狭长,醇溶性浸出物与金丝桃苷含有量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野马追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汪书丽  肖建华  罗建  吉哈利 《中草药》2024,55(10):3469-3476
目的 对喜马拉雅紫茉莉不同居群进行形态学研究,揭示其表型变异特征,为其种质收集、利用和保护、品种选育等提供依据,并探讨其种下分类问题。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对28个野生居群叶、花的18个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 1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2.06%~51.01%,花梗长变异最大,雄蕊数目变异最小。各性状在不同居群间、不同省区间差异均极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叶长宽比、叶形、花梗长、叶长、总苞裂片宽、叶柄长、花梗及总苞腺毛黏性7个性状是造成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喜马拉雅紫茉莉多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经度和海拔对性状的影响较大;聚类结果显示,28个居群可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各居群的地域分布和地理距离并无关联。结论 喜马拉雅紫茉莉在叶和花的形态上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种质资源的保存要依据变异规律进行广泛的采样。目前用于喜马拉雅紫茉莉种下等级分类鉴定的性状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贵州栽培太子参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为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太子参2个优良种源的80份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种质间和群体内表型特点的研究。结果:2个栽培种源的太子参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2446~2.0560之间,变异系数在13.22%~59.24%之间;叶干重及叶片数与块根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6个主成分因子反映了23个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76.47%;基于各种质间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可把2个种源的80份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增产潜力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为高产选育目标的最优亲本材料,第Ⅲ类群为药材一等商品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结论:贵州栽培太子参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第Ⅱ类群和第Ⅲ类群为贵州太子参杂交育种提供了良好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